7大高危因素令BB出現士多啤梨痣 醫生:小心影響視力發育

撰文:黃慧雯
出版:更新:

孩子出生,父母除了緊張嬰兒的健康狀況外,同時亦十分緊張孩子面上可有些礙眼的色素胎記等,擔心影響長相外觀。當中的「嬰兒血管瘤」又稱「士多啤梨痣」,是BB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和血管性胎記,發生於1至2%的BB身上,而女嬰較男嬰多三倍機會患上。

皮膚科專科醫生區志森表示,「大部分士多啤梨痣患者只長有一個血管瘤,佔六成分佈於頭頸位置。根據生長於皮膚的深度,可分為淺表型、深層型和混合型。」

淺表型——佔所有個案約六成,外觀呈鮮亮紅色的斑塊,表面有如士多啤梨。

深層型——表面較光滑,呈現淡藍色或紫色。

混合型——同時有上述兩者的特徵。

「嬰兒血管瘤」又稱「士多啤梨痣」,是BB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和血管性胎記。(受訪者提供)

士多啤梨痣的高危因素包括:

1.早產及出生體重較輕的嬰兒

2.女嬰較男嬰多三倍機會

3.高齡懷孕

4.媽媽曾接受不育治療

5.多胞胎

6.媽媽有妊娠毒血症

7.懷孕時前置胎盤

臨床上亦可憑血管瘤的分佈位置和形態,分為局部型、分節型或多發型:

局部型——即血管瘤只生長於一個小區域

分節型——影響較大片皮膚或呈條狀分佈,這類型較常出現其他先天結構缺憾,影響包括腦部、血管、心臟、眼睛和骨骼等。

多發型——分佈多個身體位置,如有多過五個血管瘤則較大機會有內臟血管瘤的發生。

大部分士多啤梨痣可憑臨床特徵診斷出來,只有少數需要用組織活檢來排除其他病變。如醫生懷疑有相關的器官異常,或有內在器官血管瘤的可能,就會安排進一步檢查,例如用磁力共振或超聲波檢查腦部、心臟和腹部等。

「有兩成士多啤梨痣血管瘤於出生時已經存在,其餘的亦會在數星期內出現。血管瘤隨後進入生長期,出生後頭五個月生長速度最快,到一歲時一般會停止生長,然後進入漫長的退化期。」區志森醫生表示,「當中有五成會在5歲前消失,九成會在9歲前消失。部分會留下疤痕、皮膚萎縮、脂肪纖維化、色素減退或血管擴張等痕跡。」

但他提醒,視乎長出士多啤梨痣的位置,有機會出現不同併發症:

1.約15%的士多啤梨痣血管瘤會發生潰瘍,較常發生於血管瘤的生長期,如生長在鼻尖、頸、會陰和經常磨擦的位置就較易受影響,不單引致痛楚和流血,而且更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2.眼部周邊的血管瘤可引致弱視、散光、斜視,甚至視覺神經受壓等。

3.如發生於外耳、鼻、嘴唇或其周邊位置,長遠有機會影響外觀。

4.頭部的血管瘤康復後有機會留下疤痕,影響頭髮生長。

5.如血管瘤發生於下巴、前頸和耳前等鬍子位置,則有機會引致到氣管阻塞。

(photo AC)

大部分血管瘤並不需要治療,但如出現併發症、影響面部重要器官或有影響外觀的風險,便需要接受治療。「例如,出現潰瘍情況就應讓醫生檢查,傷口感染便需服用抗生素治療,亦要學習在家護理傷口。口服β受體阻斷劑Propanolol屬一線藥物,開始服用時需要留院密切監察血壓、心跳、血糖,和 有沒有氣管收縮的情況,之後醫生可於門診小心調校劑量,療程一般為6至12個月。」區醫生說。

一些細薄的表淺層血管瘤可考慮用外用Timolol藥水治療。口服類固醇因副作用較大,現在亦有其他口服藥物選擇,所以只有特殊的情況才會應用。手術較常用於處理殘存的疤痕和作整形改善外觀;脈衝染料激光則可處理潰瘍情況或血管瘤消散後殘存的微血管增生。

「處理嬰兒血管瘤需要耐性,鼓勵家長和醫生定期溝通,依情況變化,配合適當的跟進治療,減少對BB的長遠影響。」區醫生表示。

皮膚科專科醫生區志森。(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