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據報本周五發行首批超長期特別國債 官媒:需及早發行並用好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彭博》引述消息指,內地計劃於本周五,發行第一批超長期特別國債,具體而言,計劃至11月底前,完成發行3000億元人幣(下同)20年期、6000億元30年期和1000億元50年期的特別國債。

外電消息今早指出,中國財政部將於今日(13日)召開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動員部署會議。

官媒《經濟日報》: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

內地官方媒體《經濟日報》發文稱,今年經濟實現良好開局,但同時還要看到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靠前發力,把政策工具用足用好,特別是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

按照部署,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在做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前期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應儘早啟動發行工作,及時分配、下達資金。

內地官方媒體《經濟日報》發文稱,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靠前發力,把政策工具用足用好,特別是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資料圖片)

債券資金規模龐大 投向專案要加強審核把關

此外,一季度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小於往年,其中有地方專案建設資金需求、債券市場利率等因素影響。要更好發揮專項債擴投資、補短板作用,還必須加快發行使用進度。當前投資增長仍面臨一定壓力,應統籌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萬億元增發國債、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政策工具,各類資金形成合力,促進投資合理增長。

報道續指,靠前發力,還要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擴投資方面,債券資金規模龐大,投向專案要加強審核把關、提高品質,規範、安全、高效使用資金,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充分發揮補短板、惠民生作用。通過優化調整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專案資本金範圍,也可以更好發揮專項債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