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開發停不了 萬億「銀彈」隨時候命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一眾投資者準備開發北極地區,據估計,未來15年北極地區基建投資需求總額將達一萬億美金。(路透社)

全球暖化令北極大規模融冰,再加上氣候現象「北極震盪」,令香港經歷了59年以來最寒冷的一天。不過,當大家在寒風中不知所措時,一眾投資者經已磨拳擦掌,準備捉緊北極融冰這個史無前例的機會,大肆開發該區。

 

據投資顧問公司Guggenheim Partners估計,未來15年北極地區基建投資需求總額將達一萬億美金。對投資者來說,北極融冰意味着地球多了一個全新的、未經開發的海洋,充斥着大量天然資源供捕魚業、能源業、航運業和科技產業發展,當中航運和能源業最能受惠。

 

4年後北極貨運量達6400萬噸

 

所謂北極地區,主要指北極圈(北緯66度33分)以北區域,分別屬於美國、俄羅斯、加拿大、丹麥、芬蘭、挪威、瑞典、冰島等8國。

 

據研究觀測,北冰洋的冰面面積在過去30年的夏季減少了40%,預計最快30年,覆蓋北極的冰雪就會在夏季完全融解。到時候,貨船就能夠經北極航道(亦稱北方海航道)穿梭。以韓國至紐約為例,原本航線要經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整條航線長達12,000 公里,不過只要經北極行駛,航程就大大縮減至5000公里,少了一半有多。

預計最快30年,覆蓋北極的冰雪就會在夏季完全融解。(路透社)

俄羅斯政府數據顯示,近年夏季通過北極航道的船量和貨運量持續增加,預計2020年經北極航道的貨運總量會達6,400萬噸,2030年將達到8,500萬噸。Guggenheim Partners預計於2030年,25%亞歐之間的貨櫃運輸,將會採用北極航道。航道變更,將令北極地區港口、海關等沿岸基礎設施的需求大增。

 

北極能源「藍海戰」恐上演

 

除了縮減航道距離,北極地區能源資源亦十分豐富,據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北極地區的天然氣和石油未開採儲量,分別佔全球未開採儲量的30%和 13%,而且北冰洋不少地區水深不超過50米,十分有利於大規模開採,令北極能源的開發成本再進一步下降。北極八國近年都爭相取消深海勘探禁令、批出鑽探許可,與國際油氣公司合作,開發北極這個能源「藍海」。

 

為免這一波北極地區「淘金熱」為地球帶來不可挽回的影響,國際組織近年草擬了不少指引,例如在剛過去的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就提出了一個「北極投資議定書」(Arctic Investment Protocol),提出北極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指引。然而,指引屬「自願參與」性質,保護北極地區的效果成疑。

 

所以,當你還在被窩中慨嘆今年天氣為什麼這麼冷的時候,不要忘記,北極地區正在被加速開發、繼續融冰;但諷刺的是,未來日子,更冷的冬天恐怕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