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龍13】親子跑手.共同興趣 與子同樂

撰文:區嘉俊
出版:更新:

跑步是運動,也是連結。
透過跑步,我們認識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個故事。於是,《香港01》忽發奇想,何不把訪問用接龍的方式,將大家連結起來?逢星期日出現在「跑手接龍」的受訪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每個故事,記者整理訪問資料後,會以受訪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
在這個充滿未知數的連結裏,你會成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嗎?今天第13期,承接上一期主角、鐵人跑手Leanne,今期是她三項鐵人港隊教練之妻Karen。

由2000至2016年我參加了16次渣打10公里賽,當中6次奪冠,只欠一屆便連續17年參賽。我是很外向的人,當年懷着大兒子也堅持參加比賽。但這次經驗讓我學懂身懷六甲,比賽中必受影響。因此懷着細兒子時,便讓參賽紀錄斷纜。

跑山也是他們的親子活動。(受訪者提供)

成為母親不單沒有結束我的運動生涯,反而引領我走到另一境地。無論跑步還是三鐵成績,產後仍有所突破。這歸功於我的丈夫,三項鐵人港隊教練--溫樹華。十幾年前剛接觸三鐵時,他已是我的教練,在他教導下產後仍能刷新個人最佳記錄。不過,我說的另一境地不是指成績,是指運動成為我們一家的親子活動。

母子攜手衝線獲得第一名。(受訪者提供)

我們的親子形式比較特別,因為丈夫是2014年最佳教練大奬得主,我是香港第一個華裔女鐵人,10歲的兒子是小鐵人,4歲的兒子也在學習游泳,所以運動是我們共同語言。逢星期三晚,我倆便和大兒子一起去沙田運動場練跑。我們練間竭跑,兒子跟隨教練學習,操練過後便和隊友一起吃飯。他和我的隊友很相熟,尤其是愛打遊戲機的男生更是投契。星期四晩是也是親子時間,我們跟隨同一個教練和課程習泳。有練習當然也有比賽,剛過去的復活節,我便和兒子參加2公里的親子賽並奪得冠軍。至於小兒子呢?他最愛踏着家明哥哥送的Strider和我去買雪糕!

父親教導兒子的方法是先培養興趣,不重視成績。(受訪者提供)

我是對兒子有期望的母親,希望透過運動他們學懂堅持,不輕言放棄。有一次大兒子參加兩鐵比賽,開跑時摔在地上,一眾跑手在他身邊跑過。我也叫他起身繼續跑,最終他順利完成比賽。這次經歷該敎懂他勝負不是重點,盡力才是。至於運動的小孩有什麼特點呢?大概是比較獨立和健康,因為自小已要自己收拾行李,忘了帶便要自己面對後果。例如他試過忘記攜帶泳褲,只能在池邊操練體能。另外,在賽道上遇到問題,也只能獨自面對。這種要在短時間內作決定的獨立思考,大概是香港小孩所需。

小兒子兩歳時,家明教室的家明sir贈他一輛Strider。(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