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布頓展覽】好奇進入異想世界 在怪誕城遇見柏鳥小姐

撰文:佘漢姬
出版:更新:

《幻海奇緣》、《嘩鬼家族》、《怪誕城之夜》、《無頭谷》、《魔街理髮師》、《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一部部奇情怪異的作品,讓我們在光影間窺探添布頓這位大導演的內心世界。為期80天的添布頓藝術展覽明日(11月5日)正式展開,點滴累積添布頓過往40年創作生涯的種種,讓我們在此初嘗當中味道。

添布頓首次訪港,為香港帶來超過500件作品。
鬼才,是世人加諸添布頓身上的名號。

黑白色的起源故事

添布頓的電影、畫作、衣着打扮以至行事作風,都有種灰暗詭譎的格調,卻不失黑色幽默。怪雞個性從小培養,小時候的添布頓愛看日本怪獸電影,愛看黑白獵奇恐怖片,8厘米影片是家中必備。別人視超人為偶像,添布頓崇拜恐怖片演員Vincent Price。Price為添布頓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他於1993年離世,幸好小迷弟添布頓趕得上跟他來了一場世紀合作──Prince是《幻海奇緣》(Edward Scissorhands)裏的發明家。

添布頓早期的影片充滿實驗性,並且以黑白作基調,因為他認為黑白是最原始、最直接的顏色,回歸電影的本質。展覽中可看到年輕的添布頓主演看似家庭錄像的短片,重覆一些不明所以又荒誕的行為。

展覽放棄用年期劃分,反而着重作品對添布頓的意義。
你能認出展示台上的角色來自哪一部電影嗎?
很多作品沒有命題,讓看的人自行詮釋眼前的怪物到底是甚麼。
電影只是添布頓創作的其中一個手法,展內能看到他更廣闊的世界觀。

死亡、縫線、怪物、小丑

添布頓經常被比類為哥德風格(Gothic),有可能跟他偏愛超自然又黑暗的幻想有關。在500件展出作品入面,不難發現死亡與滑稽總是一起出現──情侶擁有彼此就是把對方吃掉,雙目無神的藍色女孩展現微笑,無機的物件拼湊成新生的生命等等。人物身上不斷出現的縫線,添布頓解釋:「人會遇到痛苦的事情形成傷口,只要縫補起來,就可以活下去。」

怪物與小丑在展品中佔極高比例。正如前文所說,添布頓鍾愛怪獸電影,他筆下的許多怪物,都是源自身邊的人和事,再扭曲誇大某些特質。而小丑則是他最慣用的邪惡恐怖象徵,口中長滿尖牙。添布頓對小丑有種執着:「因為他們夠危險。」

死亡的氣息無處不在。
遊走不同的城市,添布頓在酒店字條上隨筆畫出對那個地方的感受。

被誤解的局外人

曾經,添布頓屬於小眾,愛他的人愛特立獨行。他告訴記者,事實上在創作的道路上只有那麼一位美術老師對他講過鼓勵的說話,其餘時間都是靠自己說服自己不言放棄。同住的祖母幫他收好零零落落的畫作,無聲地支持。然而祖母對作品的理解有限,無法排解添布頓作為創作人或者青少年的孤獨感。度過了一個不甚愉快的童年,添布頓往往在作品加插寂寞的局外人,投射自己的影子。

三十多年前,他投身動畫界,迪士尼是理所當然的選擇。那時候的迪士尼死守九大名師的守則,作品大多近似《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記》等經典動畫,對於添布頓充滿特色的畫風不屑一顧。添布頓起初跟隨那些守則(展覽也有數幅他當時的畫作),後來他花了許多心血完成以自己死去的小狗為原型的初版《怪誕復活狗》,上司看後不但沒有覺得驚為天人,反而炒退了這位年輕的鬼才。這麼多年後談起這段往事,添布頓依然忍不住搖頭。

這一幕之所以經典,因為它表現了不被理解的無奈。
一張餐巾一份報紙,都能成為畫布。
添布頓深受Vincent Price的美學影響。(網上圖片)
不被社會接納的圈外人,總是添布頓作品的主角。(網上圖片)
添布頓說:「創作的媒體形式不重要,重要是你不斷嘗試,不要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