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劇透】《你的名字。》反思  日本真的「東京至上」?

撰文:劉健華
出版:更新:
《你的名字。》的背景畫得極之細緻,是電影大獲好評的原因之一。
漫畫家江川達也在電視節目批評《你的名字。》,隨即引來很多迴響,不少人也覺得他只是嘩眾取寵,甚至是出於妒忌心。(電視截圖)

《你的名字。》在日本已經上映了12個星期,票房仍然是第一位,累積票房達到184.9億日圓(約13.3億港元),有望於今年內突破200億日圓票房紀錄;電影好評如潮,除了作畫精美、愛情故事真摰動人,導演新海誠對日本傳統文化如口嚼酒、組紐的歌頌也獲得好評。但無論多完美的東西,都一定有人找毛病,尤其在這網絡年代,《你的名字。》在壓倒性好評之下,總有人覺得不是味兒。

著名漫畫家江川達也上月於一電視節目中狠狠批評《你的名字。》,說:「從專業人士角度來看,完全不覺得有趣。」被觀眾甚至其他漫畫家猛烈反擊。始終電影好看與否完全是主觀角度,但一則對《你的名字。》的批判卻引起不少日本人反思,就是戲中是否存在「東京至上主義」的問題。

以下含少量劇透

《你的名字。》女主角三葉居於日本中部岐阜縣一虛構城巿糸守町,爸爸身為町長的她卻與當地很多青少年一樣,對首都東京充滿憧憬,尤其當糸守町連一間咖啡店都沒有,三葉與她的同學也幻想着可以到新宿的咖啡店飲即沖咖啡而不是販賣機的罐裝咖啡,最後三葉的夢想成真了,她竟然與一個東京男學生調換了身體,可以親身體驗夢幻一般的東京生活,包括去新宿吃好好味的熱香餅,在東京就連做兼職也開心過人。

在東京連做兼職也開心,因為有漂亮的姐姐,又可隨時周圍去拍拖。

有評論者以「東京至上主義」批評新海誠於戲中所詮釋的日本:居於偏遠地區的日本人視東京為聖地,人人幻想着可以離開「鄉下」到東京居住,偏遠城巿的價值被貶低,評論者舉例說三葉明明可以選擇到附近的名古屋就職,但最後幾個居於糸守町的主角都來到東京生活,彷彿日本就只得東京一個大城巿,其餘城巿都只是像糸守町一樣是「鄉下」。而事實上東京也並非夢想中的烏托邦,極度擠迫的生活空間、壓力大得透不過氣的工作環境,對於《你的名字。》將東京描繪成夢幻國度,評論者只覺得「很討厭」。

三葉(左)與同學們在家鄉的生活絕非不愉快,但他們偏偏對能夠去東京生活有近乎偏見的幻想,令某些觀眾覺得不滿。

不少網民也贊同該評論者的觀點,認為電影不應鼓吹年輕人只視家鄉為「田舍」,東京才是人人應該去的大都會,但自從5年前的311大地震後,日本人的安全感受到極大震撼,尤其居於偏遠地區,對東京都有着更大憧憬,有網民指電影中的「東京至上主義」不是新海誠的偏見,而是現實中的真正社會問題,當鄉郊城巿發展未能接軌,年輕人受潮流文化等影響湧到東京工作已是大勢所趨,所造成的社會問題更是政府機關應該反思。身處香港這國際大都會的我們未必感同身受,但內地其實也有無數人為生活離鄉別井,不過他們尋找的可能不是甚麼夢想烏托邦,只是一餐溫飽而已。

離鄉別井到大城巿工作的不止日本人,春節期間在內地大城巿的車站,也有大量急着回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