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日與夜.盧均宜】球場的重要--為香港培育更多「250球員」

撰文:曾柏熊
出版:更新:

忠誠、一生一隊,願意將職業生涯黃金階段完全貢獻在一支球隊的球員,在現今商業足球世界愈見罕有;
為傑志效力第10季,周六(15/10)將以大戰南華的「香港打吡」戲碼,迎接他為球隊上陣250場紀錄的盧均宜,卻是其中之一。
身為擁有自家訓練場的體院末代生,到職業生涯大多數時間都要跟所有球隊一樣「打遊擊」,去年終於重新享用到球會的訓練基地,均宜認為傑志在成績以外求進步的理念,一直是他對這裡充滿歸屬感的原因。
上陣紀錄對均宜或許只是數字一個,但其實他更希望的,是新一代球員能夠擁有昔日他們初接觸足球訓練時的青訓條件,建立更多針對青訓甚至職業球隊專用的球場,為香港球壇培育更多個「250球員」。
攝影:曾梓洋、黃永俊、曾柏熊

港超 傑志 Vs 南華
15/10(六)17:30 旺角大球場 票價$100,$30

為同一支球隊效力10年,這一種忠誠,本身已是項難得的成就。
無論在球會還是香港隊,這10年來盧均宜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主力。
小時候在體院受訓時,我們亦不過逢星期六、日每課練3小時,時數不會比現在的青年球員多﹔然而,當時的體院有3個真草球場予足球隊專用,訓練不受打擾,內容充實又多元化。而且若自覺訓練未夠,亦可在日常操練的前後時間額外使用球場加操,不怕被康文署阿姐驅趕。我想這就是不少人評論上一代球員比當代球員基本功紮實的一大原因。
盧均宜——傑志隊長
盧均宜在梨木樹邨成長,一條往日並無足球場的公共屋邨。

2000年,香港足球「冰河時代」的初期,卻是盧均宜出道的日子。當時只有15歲的他,因為1998年體院剔走足球部而只好跟隨教練拉隊過戶香港流浪(現理文流浪)青年軍,很快亦被安排跟隨一隊操練。8月14日,盧均宜首次在甲組後備上陣,即取得入球,對手正正是升班不久的傑志,他亦從未想過,往後這間當時不過屬小型班球會,日後竟然會發展成本地班霸,並跟他的職業生涯結下了如此密不可分的關係。

本周的「香港打吡」,正是均宜第250場為傑志上陣的比賽。

父親鼓勵均宜踢足球,甚至要求他引球在走廊穿梭練習,不知不覺便成就這位當代本地一線球星的基礎。

足球非社區主流 父親卻成啟蒙老師

盧均宜成長於梨木樹邨,這條公共屋邨直至近年開始重建後才興建了一個硬地球場,這裏成長的青少年都偏向打籃球為主。然而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卻培養出一位後來的香港足球先生;盧均宜的父親是當中的關鍵人物。「我爸爸雖然沒有受過足球訓練或踢比賽,但他是一個很喜歡足球的人,很多時下班之後可以連飯也不吃就拉着我去邨外的街場跟隊,所以我年紀很小已經常踢足球。」盧均宜說。

自小讀書成績欠佳,卻顯露出不俗的足球天賦,均宜的父親卻沒有單單以學業成績去判斷兒子的成就,反而樂於鼓勵他為喜歡的事努力。有時候,父親會叫均宜到屋邨走廊盡頭,用作通風的磚牆前那片公共空間練「斬波」,踢得高過圍攔和完成某指定數目才可回家吃飯;又試過在均宜繫上健身負重用的鉛袋,叫他在走廊練習控球和扭過鄰居的化寶盆,增強靈活度與速度等等。均宜不但從中換取了比讀書成績更大的成功感,亦為他與父親皆從未預計過的職業足球事業埋下基礎。

社區的環境,並無影響均宜對足球的興趣。

體院有固定場地 訓練質量足定下良好基礎

場地因素並非孩子建立足球興趣的阻礙,卻是受訓後能夠達至什麼水準,甚至決定是否投身職業的一大原因。成長於沒有足球場的梨木樹邨,均宜與他的朋友只好經常在屋邨的空地「偷偷」踢波,劃地為界、燈柱當門柱,卻因為球技未精,不時將足球踢出馬路滾出山坡,或者直射入旁邊大樓的住宅內,而遭報警投訴。想到真正的球場踢波嗎?可以的,要麼在人腳充足時拉隊落山到葵芳林士德跟隊;要麼,投考青年軍!

11歲時,均宜參加了足總的暑期足球訓練計劃,亦與朋友參加其他盃賽,但其實均宜一直都堅稱自己絕非圈子裡最厲害的人物,及至加入體院,都是因為有朋友獲招攬,繼而向教練推薦他才帶點幸運成為了「末代」體院青年軍。當時的體院並無年齡梯隊之分,只粗糙地分為「大細仔」兩組,屬「細仔」的均宜只需要逢周六、日歸隊操練,每天操練3小時,訓練時數不會比現今絕多數球會青年軍多,依然足夠練得一身令不少人認為比當代青年球員紥實得多的基本功,均宜認為場地上的優勢是當中的關鍵原因:「當時的體院有3個真草球場予足球隊專用,訓練不受打擾之下可作的內容很充實而且多元化,訓練的實際質量其實比現今還要『打遊擊』的球會青年軍充實,所以我一直都認為擁有一個固定的專用訓練場對青年球員成長確實非常重要。」

均宜認為小時候的自己並非朋友圈、以至體院隊友中最出色的球員,但由於可以在專用的球場訓練,令他依然磨練出出色的基本功。

「打游擊」令球員意興闌珊

好景不常,1998年遇上體院足球部關門,令均宜「提前畢業」,只好跟隨教練拉隊過戶流浪,15歲,拿着1500元月薪提早踏入職業球壇。薪金問題是其次,每每當均宜回想往日,能夠捱過了這段生涯換取了更充足的上陣經驗,才能成就今日身價「幾級跳」、駕着跑車出入傑志訓練的本地一線球星。這段日子最令均宜不適應的,反而是要走出支援充足的體院,一嘗「打遊擊」訓練的香港現實生態,「每天放學後要出入各區的球場訓練,所浪費的時間絕對是對精神和狀態的煎熬,當時球隊的內部競爭巨大,每隊同一位置可有很多選擇,但薪酬回報卻又不高,令很多比我更有天份的球員都選擇放棄」。

幸運的是,均宜擁有一個無限支持他的父親,本身是的士司機的他每天在均宜放學後都會載他到各球場訓練,令「打遊擊」對他的影響比其他隊友輕鬆得多;然而緊接十多年無論在流浪、傑志還是香港隊,沒有專用球場所引伸的問題,依然令他對「職業球員」的身份感到難堪;均宜便語帶怒氣地說:「沒有自己的場地,我們想多練一點都不可能,這些年來,無論在球會還是香港隊練習,很多時只要場地夠鐘,康文署的阿姐就會不管你在做什麼,二話不說地走出球場拿起我們的皮球,大叫夠鐘,呼喝我們走;又或者有些公眾,看到我們在訓練亦照樣在場邊踢波,甚至見我們空出半場,就直接踩進來,其實都很影響我們集中訓練,也很不尊重我們的職業。」

這個情況,一直至去年賽馬會傑志中心啟用,均宜方在17年的職業生涯以來,首次感受到「職業球員」訓練的模式。然而,這得來不易的一切,卻隨時再成泡影。

「打遊擊」訓練環境所引伸的問題,令很多比均宜更有天份的球員意興闌珊,從而令香港浪費了太多足球人才。
均宜小時候踢波的空地,今日依然是梨木樹邨小朋友享受足球的地方。

反思250場里程碑    望助球壇培養更多新血

不知不覺,2007年加盟傑志的盧均宜即將為球會上陣第250場比賽,不得不提,均宜首場為傑志上陣,以及為球隊射入第一球,當時的對手同樣是南華,這場對決,彷彿是他職業生涯的宿命。但其實,均宜其實試過跟南華走得很近,幾近加盟,最後卻因為他對南華的一些看法而作罷。「無可否認,南華是香港最有影響力的球會,能夠加盟的都一定是香港最好的球員,而我當時認為自己未有這水準,所以我選擇留在傑志。即使當時我在球壇的資歷不淺,卻未曾擁有過任何獎項,但我相信,傑志是不單一支只求勝利與榮譽的球會,而各方面皆會追求進步,目標終會達成。結果在2010年,教練甘巴爾將控球在腳的足球哲學引入球隊以至香港,我亦被改造成右閘,事業有突破,最終更能一嘗捧盃的滋味。去年傑志更加成功建立了供球隊、青訓和香港隊用的訓練基地,改變了香港歷年來的生態,證明我的選擇沒有錯。」盧均宜說。

對一個經已嘗盡本地榮譽的球員來說,250場紀錄的確是錦上添花,然而均宜更希望的,其實是看到年輕一代在更優厚的場地條件下受訓,就像他小時候在體院出身般,為香港未來培養更多有力接棒球員。盧均宜說:「我還有半年便修畢亞洲足協B級教練牌照,而且這幾年來我已經開始協助傑志的青訓工作,甚至指導過12、13歲的鄭展龍和顏卓彬,現在看到兩位初現接棒的潛能,並升上一隊成為隊友,其實很有滿足感。令我想到,即使未來掛靴了,我也想一直留在這個崗位,貢獻香港足球。」

由往日的「神童」,變成為球壇發掘更多神童,盧均宜這個名字,早已是當代香港足球重要部份。

傑志對南華當日,旺角大球場將會發售「KYLO250」的紀念tee〈售價:$165〉,紀念均宜職業生涯重要的一日。
250場紀錄,確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數字。在這個日子中反思,均宜更希望見到香港球壇有更多球員接捧,這也是他下一個努力的目標。
位於石門的傑志訓練基地,去年才啟用,但政府卻有意收回起屋。(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