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賢.評十年奪獎】時代逼出來的電影

撰文:張秀賢
出版:更新:
《十年》榮獲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符祥定攝)

先利益申報:五部最佳電影之中,我沒有看過《智取威虎山》和《葉問3》,其他三部都看過,當然還有看過其他電影。

《十年》拿最佳電影,我是有點意外的,我本以為應該是《踏血尋梅》。如果論電影的拍攝手法或故事敍述,《踏》確實是比《十》為優秀,但頒給《十年》,我想意義卻是大過一切,客觀就是鼓勵電影應有更多的突破空間。當然「最佳電影」本身本就無客觀標準,喜好、口味因人而異,本身並沒有誰對誰錯。這個結果,很難說沒有情緒在當中,不過藝術就是這樣的一回事,我個人不喜歡信息太過鮮明的電影,並不代表其他人的想法,《十年》獲獎,對我或對香港來說都是一個可喜之事。

原來我曾做了為《十年》資料搜集的訪問

記得2014年11月左右(即雨傘運動期間),本身答應了Breakazine進行一個關於香港未來的訪問,那訪問就在立法會飯煲底進行的。當時訪問加插了一個環節,是《十年》策劃人伍嘉良跟我做的訪問,問我對未來十年香港的想像,例如覺得香港十年後怎樣,抗爭會如何發生,我在十年後會在做什麼等等,原來我當時答了十年後,香港應該要談2047的問題。直至去年看過百老匯電影中心的放映場,才知道原來當時的訪問就是關於《十年》的一次資料搜集。

《十年》之中,我最喜愛的是《本地蛋》,故事結構相對完整,動情之餘亦能說理,手法亦較為純熟。《自焚者》固然震撼,的確是反映當下香港某一部分人的想法。我較不喜愛的是《方言》,故事結構實在過於鬆散,在20分鐘之間一時用詞彙為主線,一時就用事件為主線,有點「到喉唔到肺」的感覺。沒錯,《十年》在整個鋪排上,真的是近年香港電影少有,更是首部獲獎的獨立電影,對整個電影發展必定有一個鼓舞作用。《十年》獲獎,很難獲得廣泛的認同,但至少他們夠膽嘗試,亦令其他有心的電影人願意投身這類的製作。

獨立製作電影《十年》獲金像獎「最佳電影」,演員游學修在台上說:「祝《十年》和香港的十年好運。」(黃國立攝)

由隱喻變明目張膽 時代逼出來的政治電影

製作這些電影可憐的地方,就是現時的大電影製作公司,並不願意投資這些電影,明知很大機會賺錢和獲取名聲也不會投資。原因為何,大家心裏有數。《十年》的製作費只有數十萬元,但錄得600萬的票房,實為「刀仔鋸大樹」的典範。當然票房相比其他商業電影是小巫見大巫,但在獨立電影成績已經是非常出色。《十年》為香港電影帶來的突破,應該會永載史冊。

近年的香港影視作品開始由一種隱喻,變得更為鮮明、清楚。過往的《大時代》、《天與地》為政治隱喻電視劇的表表者,近年《選戰》、《十年》,以至《選老頂》(《選老坐》)都開始將政治毫不保留地表達出來。在這個時代之中,隱喻、打擦邊球可能已經隨時招至封殺之禍,倒不如放膽地把政治信息和不滿完完全全表達出來,《十年》實屬這種處處擠壓的年代的一個代表作。

在我角度而言,我這年最喜歡的電影固然是《踏血尋梅》,但《十年》獲獎也絕對有其時代意義。對上一次這麼大的爭議,應該就是《千言萬語》獲最佳電影的那屆,也有相當的時代意義(記錄了1970-80年代的基層運動)。然而,如果要這類作品在往後有所進步,就更應該勇於批評當中的問題。錦上添花的已經大有人在,此刻更需要的就是健康、放盡的批評。代表香港政治情況的電影,絕對不應只有《十年》,香港是值得擁有更多《十年》這類作品,還是比《十年》更優秀的作品。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