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DSE報道:批判「無政治立場」狀元,真的有必要嗎?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我並不是說,這種新聞角度完全沒有理由存在。問題是,多位成績優異的同學中,總有人回應得體,甚至顯示自己對時事有豐富的知識,另外則有人對社會事務不甚了了。作為傳媒和公眾,我們有沒有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對社會缺乏關注的那幾位身上,拿他們出來批判一番?事實上,我有點疑惑,以前的狀元們真的不一樣嗎?於是,我到 Wise News 搜尋了2003年——即七一大遊行那一年,有關中學高考和會考放榜報道……
李立峯
今屆DSE狀元之一黃灝森,被記者問及對立法會選舉和梁振英連任的看法,他都說自己無政治立場。(江智騫攝)

早前講過,傳媒報道中學公開試放榜時,習慣聚焦在狀元身上(【傳媒熱捧DSE狀元反擊「贏在起跑線」 效果適得其反】)。近幾年,坊間又流行評論狀元們的政治社會意識,當中出現了一種 stereotypical image,就是成績非常好、卻對時事完全冷漠的高材生。有人形容他們「高分低能」,而這已不算是坊間對他們最壞的形容詞了。

這次DSE放榜,就有一位同學被套進這形象中。記者問他對立法會選舉有什麼看法、對醫委會改革和梁振英連任有什麼立場,他都是說自己無政治立場。這位同學和記者的對話在網上被廣傳,我看的是《蘋果》即時新聞的版本,網上批評之聲四起。

聚焦並批判「不關心社會」的狀元 意義何在

這裏,先搞清楚一個道理,為什麼媒體要追問狀元們對社會和政治的看法?我的理解是,這種報道當然談不上必要,我們甚至可以退一步說,根本不必要聚焦在狀元身上;但傳媒既然決定了追訪他們,而他們是教育體制內的贏家,老土地說,他們就是未來的社會棟樑,看看未來社會棟樑怎樣看這個社會,也無可厚非。

所以,我並不是說,這種新聞角度完全沒有理由存在。問題是,多位成績優異的同學中,總有人回應得體,甚至顯示自己對時事有豐富的知識,另外則有人對社會事務不甚了了。作為傳媒和公眾,我們有沒有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對社會缺乏關注的那幾位身上,拿他們出來批判一番?

上世代狀元更關心政治?

事實上,我有點疑惑,以前的狀元們真的不一樣嗎?於是,我到 Wise News 搜尋了2003年——即七一大遊行那一年,有關中學高考和會考放榜報道。《明報》當年有一篇報道,標題為「3高考狀元齊轟23條立法草率」;《星島日報》一篇報道的標題是「談廿三條:『應立法卻非現在』,女狀元關心政治不是書呆子」。

只看標題,似乎引證了現在的同學的社會意識較薄弱,可是,只要進一步看內容,卻不盡然。《星島》報道提到,高考狀元們「逾半曾出席」七一遊行,換言之,還是有近一半沒有去,但報道卻只把焦點放在有去遊行的狀元,卻不談沒去遊行的。

同年8月,會考放榜,《星島日報》一篇報道的標題是「誰是新財爺考起狀元」,讀其內容,卻無強烈批評該狀元的意味。報道說,該同學「笑着解釋是由於自己早前外遊,近日才回港,故不太清楚政壇新情況。」文章下一段立即轉向同校的另一名同學。

即時報道+網上輿論 single out且放大單一例子

也許有人會說,以前和現在的分別在比例:以前不懂時事的狀元比例低,現在比例高,大家批評的,是這個比例的改變及其帶出的現象。但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從來沒有人有數據證明這是事實。回看今年的放榜報道,有趣的是,如果大家有看放榜翌日的《蘋果》和《明報》報道,就會發現,其實很多狀元對社會還是有看法的,不是說他們對時事的評論一定很深入,但至少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前一天在網上被批評的那位同學,在翌日《蘋果》的報道中,只佔文章末的一小段。

換句話說,就算是《蘋果》自己,當有充足時間整理和編輯新聞材料時,還是沒有 single out 那位不停說自己沒有政治立場的同學。那位同學「唔好彩」,之前一天在網上即時新聞和網民熱議的世界裏,已經被 single out。

當然,我也希望,那位同學將來可以多關心社會,關心政治。但社會是否應該對作為個體的狀元,寬容一點?我們在看即時新聞時,回應是否應該謹慎一點?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