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心》 「大人」的成長小說

撰文:何鳳儀
出版:更新:
《心》 作者:董啟章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我一直以為,董啟章是一個明白「細路」的作家。他描畫青春的困惑、掙扎、苦澀、汗水、暴力、肉體、曖昧、美;在創作內外,正面回應天星、利東街、反高鐵。從沒有想過,置身於彷彿進入了「細路」時代的場景下,混雜着自我懷疑、疾病煎熬和身邊的死亡,有人在承受如此痛苦。

等了五年,董未有交出《學習年代》下篇,卻寫了自白書《心》,似在交代尚未完成、甚至無法完成的原因。《心》的第一人稱主角作家D遇上女子こころ(日文「心」),在帶她求醫的過程中,自己也變成病人。

「去年年底那場運動之後」,D有感「大人」要不成為時代進步的路障而理應被剷除,要不就是紛紛放下身段,宣示對「細路」的感恩和服從「細路」的帶領。至於寫作,隨着現實轉向,原本的構思已經站不住腳,D既不願意服從新的定義,但又沒有把握能讓他的定義傳達於人,所以那個計劃中的小說便變成極其虛妄的東西,無法按原定的志向寫出來。

相比起捕捉民間情緒來借題發揮,原來在高呼全民覺醒、集體朝同一個方向走之時,要做到真正的獨立自主而為自己和世界負責,才最艱難。

小說尾聲,D病得雙腿乏力,在公園見少年把球誤踢到他身旁,D知道若腿還可以,便會把球踢回去;現在坐着不去幫忙,擔心少年會覺得他自私。D內心糾結之時,身旁的こころ說:「每個人都有自己行動或不行動的理由。」奮身為世界撥亂反正時,不要忘記人本身是複雜的,表裏不一、前後矛盾可能是自我內在的交戰,每個生命各自有其痛苦和難處。依然很想續《學習年代》下篇,但寫或不寫,董啟章也有自己的理由;只願他健康安好。

如果你覺得世界被一分為二,而自己也快被這兩個世界撕開兩半;又或者怯於眼前的時代,無法應對新的現實,而失去立足點和方向感,這本書可以充當一扇窗引進陽光,讓你在自我摧毀自我修復之後,回來給隱隱作痛的心一絲溫暖。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