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航空樞紐地位不能單靠「0+7」
有消息指港府即將公布抵港人士檢疫「0+7」安排,但各方對於此舉可否振興香港航空業以至整體經濟仍有許多憂慮。有意見稱業界未必能夠及時重建航班運力,也有人指本港對海外旅客的吸引力恐怕亦已經大不如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幹事沃爾什(Willie Walsh)早前更加在一個會議上點名批評,中國嚴格執行「清零」政策會摧毀香港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地位。
航空樞紐無疑是香港的重要定位。《基本法》第128條規定政府「應提供條件和採取措施,以保持香港的國際和區域航空中心的地位」,而到去年國家「十四五」規劃也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連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七一」講話亦指出中央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
新加坡靠放寬檢疫反超香港
可惜近年香港相關表現確實愈來愈差。根據航空分析機構Sobie Aviation,亞洲各個主要機場2022年第二季客流量最多的是新加坡樟宜機場,而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不僅無法進入頭十名內,比起2019年同期數字的萎縮情況亦是最為嚴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趁勢宣布啟動機場改建計劃,彭博新聞更高度評價它有望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機場模板。
其實直到2019年上半年,樟宜機場每月旅客數量依然略低於赤鱲角機場,而在疫情以後這個數字才逐漸地超越香港,去年初更變成接近兩倍。至於拉大真正兩者距離的轉折點,則是新加坡從2021年9月起逐步容許來自不同地區的已接種疫苗旅客免隔離入境。近幾月兩個機場的旅客人數差額已高達七、八倍甚至逾十倍之多,正好引證了放寬入境檢疫要求有助於吸引旅客。
同時我們又得看到,樟宜機場近來雖在每月旅客人數反超同期香港表現,可是它的年度旅客總數較諸疫情以前尚有極大差距。樟宜機場2019年旅客總人流量約為6,830萬人次,近兩年半間合計數字還不到它的一半,足見現時新加坡完全談不上重拾疫情人流、超越疫前表現或者搶走香港生意。港方自然亦無需要為此妄自菲薄,只需專心做好份內之事即可。
通關難以獨力支持長遠發展
再者除了放寬旅客檢疫要求之外,要振興香港航空業顯然還有更多事情得做。舉例來說,有本地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間流失大量僱員,當中以外籍機師、空中服務員情況尤其嚴重,導致現下無法快速補充招聘替補人員。而造成這種情況的遠因,無疑包括當局過去欠缺發展長遠產業政策視野,不重視培訓本地機師與其他航空界從業員,才會落得陷入今日窘局。
另外,航空業顧問公司Skytrax自1999年開始進行全球機場顧客滿意度調查,並且據此評選全球最佳世界機場排名。赤鱲角機場於2011年以前曾多次奪得首位桂冠,豈料此後榜上位置節節下跌,今年更加跌出首十位外淪為第20位。有關調查內容涵蓋機場的硬件配套與制度標準,反映旅客們老早就對香港機場這些方面的表現有所不滿,並非始於新冠病毒疫情。
正如另一家航空分析公司Cirium所指出的,新港雙方都有從「沙士」恢復過來的經驗,新加坡機場單純是在短期內領先,加上香港機場近年改建工程明年便會完工,未來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香港若能適時調整入境限制措施,並且積極改善昔日在產業政策與其他制度上的短板,維持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以支持整體經濟的復甦絕對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