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施政報告建設「香港抗戰紀念館」意義重大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施政報告不遺餘力建立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市民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會將其職能擴大至涵蓋愛國主義教育,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協調特區政府部門和非特區政府機構推動國民教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內容對接,在不同層面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來稿作者:龍子明

康文署會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專責策劃及舉辦推廣中華文化和歷史的活動,明年起舉辦「中華文化節」。此外,特區政府會設立博物館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涵蓋國家歷史、政治、經濟發展和文化等領域。專館落成前,康文署會在現有的博物館內設立專廳。

特區政府會於明年設立「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由「香港海防博物館」改設而成,重點介紹抗戰歷史,提升民族自信和愛國精神;並與深圳市文物局合作,展覽介紹港深兩地共同抗戰的事蹟。

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抗戰紀念館」意義重大,香港在抗戰中凝聚的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本土記憶,正是香港精神的核心,是香港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日軍侵略香港時,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縱隊港島獨立大隊和全港熱血青年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我們現在的和平。施政報告重視抗戰歷史和本地愛國教育,引導青年人真正瞭解國家和民族由苦難到輝煌的歷史,港人要真實客觀瞭解抗戰歷史,才能避免被外國勢力「洗腦」和誤導,施政報告將愛國主義教育做得更好。本人完全支持建立「一國兩制」特色的「香港抗戰紀念館」,讓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得以薪火相傳。

目前部分香港抗戰史料分佈於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設有與抗日戰爭有關的展覽;去年揭幕、由民間籌備的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常設展覽包括東江縱隊與港九大隊的抗戰歷史,暫未有由特區政府主導、以香港抗戰史為主題的紀念館。

2022年9月,由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羅家大屋」改建而成的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舉行揭幕典禮。羅家大屋曾是港九大隊抗日時期的活動基地。2017年,「香港抗日一家人」羅家後人將祖宅以1港元租金的價格永久租出,用以建成香港自己的抗戰紀念館。不過沙頭角抗戰紀念館是由民間籌備的,香港暫時還沒有由特區政府主導、以香港抗戰史為主題的紀念館。政府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抗戰紀念館」,終於有了一個政府的「香港抗戰紀念館」。紀念館陳列內容應該包括中國抗日戰爭、太平洋戰爭、日軍佔領香港、抗日戰爭對香港社會發展影響、香港在國家安全中的定位等專門固定場館。

在日軍占領香港期間,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多個地點抗擊日軍及營救盟軍,抗戰遺蹟遍佈全港多區,特區政府應積極在香港推動抗日戰爭歷史的教育,例如將抗戰遺址列為法定遺蹟、設立遺址名錄、豎立抗日英烈紀念碑、組織專題展覽及導賞團等。此舉可讓港人更瞭解抗日歷史和抗戰英烈的貢獻及愛國情操,提升港人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明白捍衛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珍惜在國家支持下本港所享有的繁榮安定。

不忘歷史,才能謀劃新篇。施政報告建設「香港抗戰紀念館」,為本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一個新的基地,可讓港人更瞭解抗日歷史和抗戰英烈的貢獻及愛國情操,提升港人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明白捍衛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珍惜在國家支持下本港所享有的繁榮安定。香港青年感受先烈浴血奮鬥,抗擊日本侵略的歷史,通過鮮明的歷史教育,培育青少年的家國情懷,樹立服務香港報效國家的志向。

作者龍子明是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兼永遠會長。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