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點論政|察覺學童自殺訊號 避免悲劇發生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生命可貴。然而,查看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的資料便會發現,在2012年有20名19歲或以下的青少年自殺身亡。到了2022年,這個數字跳升接近一倍到39人。另一方面,光是今年7月到10月底,便已有大約18名學生自殺死亡或企圖自殺,情況叫人既心痛又憂慮。

來稿作者:劉仲恒

自殺不是買棵蔥那樣的小事,是件大事。所以,想自殺的青少年一般會經歷一段相當長的考慮時間,也自然會在那段時間內發出不少痛苦的訊號。如果我們及早發現這些訊號並提供援助,便很有可能避免悲劇的發生。筆者想說的是,自殺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在學童身邊的家長、老師和同輩朋友身處的位置非常關鍵。一旦他們察覺到任何危險的自殺訊號,便絕不可掉以輕心,更不可承諾要保守秘密,而應該馬上尋求協助。當學校和社區裡所有的成年人和同輩學童都提高警覺,把自殺訊號當作優先事項處理並採取適當的行動時,我們就可以有效地改善目前讓人擔憂的學童自殺問題。

自殺個案很少是事前毫無徵兆的,大多數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都會表現出某些相當明顯的行為,這些行為顯示了他們想自殺的想法,這些便是筆者所說的危險訊號。有些學童揚言要自殺,會說「我想死了算了」、「我希望能睡著,再也不用醒來」這類的話。有青少年會把自殺的計劃寫下來,現在通訊發達,他們也可能會把計劃在線上貼文或者告訴朋友。還有,如果你發現身邊的學童在行為、衣著外表、思想等方面有明顯的變化時,又或者發現他們注重對身後事的安排,例如寫遺囑和贈送財產時,就要馬上提高警惕,避免他們做出任何不可逆轉的行為。還有,以往有自殺行為「前科」的,也算是高危人士。

無可否認,有些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可能不願意直接接受協助。但是,身邊的家長、教師和同輩仍然必須在察覺危險訊號後,立刻採取行動以確保學童的人身安全。身邊的人發現自殺訊號後,先要保持冷靜,要對發出訊號的人表示關心,而不是要指責他們。我們要細心聆聽,叫他放心,告訴他身邊願意幫助他的人很多。讓他知道,引發想自殺的那些痛苦感覺只是短暫的,遲早都會散去,不會是永遠的。

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千萬不要同意為青少年的自殺想法保密。發出訊號的學童可能叫你不要告訴別人,但是我們應該盡快向老師、學校社工、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或家長尋求協助,這樣做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在學校方面,在識別有較高自殺風險或者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後,要優先為他們提供及時和適當的介入。如果由學校轉介給醫院或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他們也應該優先處理。

作者劉仲恒是放射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公共衞生碩士、團結香港基金顧問。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