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兩會|北都對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產業升級至關重要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周厚立

走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今年全國兩會的召開意義重大。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表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糧食產量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對諸多挑戰,更出現新的機遇。從國際看,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政治紛爭和軍事衝突多點爆發,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從國內看,社會預期逐步改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政策空間仍然較足,支撐高品質發展的要素條件不斷集聚增多。

回望2023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化危機、闖難關、應變局,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2%,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過30%,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深刻總結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五個必須」規律性認識,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今年以來,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到推動新能源高品質發展,圍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黨中央接連作出新部署新要求。

筆者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關於促進香港北部都會區創新科技發展的提案》,指出目前香港正積極發展新優勢產業,創新科技可為香港帶來新產業和帶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從而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筆者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加快建設北都,包括在政策上拆牆鬆綁發展跨境創科產業;以先行先試方式探索港深商業和民生合作等。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開發布5周年,而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是香港與深圳的連結視窗,也是香港對接大灣區建設的橋樑。北都是影響本港未來幾十年的大型發展項目,對推動本港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至關重要,必須集合政府、發展商和其他土地持有者的力量,加快發展進度。北都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新格局,未來北部都會區之重要將並不局限於香港,憑藉其在整個深港、大灣區的中心地段,相信北都未來將成為整個大灣區重要的「大灣區新都會區」。

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潛力以至連接與內地城市的重要性,時至今天已經毋庸多言。目前每月北上深圳的人次逾500萬,消費額逾30億元人民幣,深圳試行「即買即退稅」以吸引更多香港遊客。

特區政府去年發表《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並列出未來十年的發展里程碑。如何滿足頂尖人才對住房、交通、醫療、教育、文化的需求,是吸納並留住人才的有效方法。筆者一直關注北都發展,需要以前瞻破格的新思維配合「北部都會區」高質量發展,特區政府可進一步簡化行政程式,以新思維、新政策、新速度,積極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培養並挽留不同方面的人才在港發展,並善用自身的國際化優勢,積極延攬海內外科研人才、研發團隊、及各類型專才等來港,盡快為高端的科技人才推行創新靈活的出入境制度以及稅收制度,以吸引及便利人員往來。

作者周厚立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