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香港私人博物館 似去朋友屋企一樣自在

撰文:梁展峰
出版:更新:
從前的導賞員像老師訓話,把展覧內容巨細無遺地背誦給你。新時代的導賞員樂意交談,會把你的提問聯繫到不同展品,介紹照片拍攝背後的經過。不斷的提問,讓你發現更多有關相片、攝影師和攝影機的故事。
梁展峰
想到香港的公營博物館每當有名作展出時,總會人人去自拍打卡,擠得水泄不通。怕多人,原來還有私人博物館可以去!(F11 Photographic Museum Facebook)

看得太多荷里活愛情電影,總愛幻想自己是男主角,與伴侶漫步博物館,望下展品,徐徐坐下來談天說地。但想到香港的公營博物館每當有名作展出時,總會人人去自拍打卡,擠得水洩不通。怕多人,原來還有私人博物館可以去!

舊居改造博物館 與導賞員互動漫舞

前幾天,逛過一間在跑馬地一條街上的私人攝影博物館,藏在住宅夾雜光鮮的雜貨小店之間,古老大宅不足四層樓高,鶴立雞群,其中一棟給髹上淡黃色,又有新潮設計的玻璃大門,看上去精神又溫暖。

這間博物館由舊居改成,空間當然不大,不過把展覧廳設計成客廳,就是私人博物館的親和力。沿路一級級踏上翻新了的木樓梯,完全感到館主投放的心血。高大書櫃裏放滿攝影書,梳化對着的大電視,播放着攝影師的訪問,讓你坐下看書,再走去看牆上展品,徘徊其中,有點像參觀朋友的客廳般一樣的自在。

博物館藏在住宅夾雜光鮮的雜貨小店之間,古老大宅不足四層樓高,髹上淡黃色,又有新潮計設的玻璃大門,看上去精神又溫暖。(F11 Photographic Museum Facebook)

這次我參觀時,有兩個展覽:一是戰地攝影師 Paolo Pellegrin 受委託拍攝荷里活名星的生活照,二是館藏精選的 Leica 相機,從早期到近來的代表性型號、限量版和皇室專用版都有展出。館內空間精心設計,展品精緻,放着展出的攝影作品,銀色古典歐陸名貴相機的巨型模型閃亮地面向大門,有點時尚概念店的格局。重點是人流不多,真的可讓我靜靜地漫步博物館。

私人博物館的展覧特色,一般是文字闡述特別少,而導賞員的介紹和與觀眾的互動則是風格所在。對展品及展題早有認識的觀眾,可看得更投入專心。如我這類求知慾高的觀眾,就得大方使用導賞服務。從前的導賞員像老師訓話,把展覧內容巨細無遺地背誦給你。新時代的導賞員樂意交談,會把你的提問聯繫到不同展品,介紹照片拍攝背後的經過。不斷的提問,讓你發現更多有關相片、攝影師和攝影機的故事。

【迫完文化博物館 跟着莫奈去日本】

發展中的私人博物館群 商學並行適應市場

從前西方的收藏家,多是帝王和貴族,把手上的奇珍異品、文物和書籍局部開放予公眾觀摩和研究,促成博物館文化。十八世紀末公營博物館開始盛行,體現國家文化身分,同時成為國家教化人民的社會基建之一。今天的收藏家不只去拍賣會,更會組成雅集,連繫交流。

在香港,歷史悠久的有敏求精舍和香港收藏家協會等,成員有時會向公營博物館借出或捐出藏品,通過常設展館或不定期專題展覧,公諸同好,以私人藏品反映時代文化。這些年,香港的收藏家不只自己辦展覽,更自己開設博物館。有些是展示藝術珍品,如兩依藏博物館、一新美術館和 F11 攝影博物館,同時亦有些展示生活文化,如銀の文房具、舊課本展示館和即影即有相機博物館。

私人博物館的展覧特色,一般是文字闡述是特別少,而導賞員的介紹和與觀眾的互動則是風格所在。(F11 Photographic Museum Facebook)

私人博物館要自負盈虧,當然要商業學術並行。但知易行難,每年四、五個展覽,加上基本開銷,年花過百萬是可以想像。私營博物館單靠賣書、賣票未必能夠收支平衡,但賣得多限量版 T-shirt 和紀念品,博物館卻會變成設計概念店。商學並行,至今都是各大博物館的重要課題。於是在靠社會名人賢達交出真金百銀的贊助外,運作上亦有相應變化——有聯館合作的巡迴展、特許經營海外專題分館和冠名項目等不同節目形式,同時減低開支和拓展觀眾。

香港的私人博物館只十多間,只是發展階段。期待未來私人與公營博物館可平行發展,為歷史文化提供多角度的闡釋,讓大眾能對各歷史文化有多元的理解。

戰地攝影師Paolo Pellegrin受委託拍攝荷里活名星生活照的展覽。(F11 Photographic Museum Facebook)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