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扶林法式秘境】百年傳教士靜休地 演藝開放伯大尼古蹟校園

撰文:曾雪雯
出版:更新:

香港演藝學院將於下月3日(周日)舉行35周年開放日。屆時公眾可免費參觀演藝灣仔本部及薄扶林伯大尼古蹟校園,欣賞近過百項學生表演及講座。其中,由香港法定古蹟「伯大尼修院」改建而成的伯大尼古蹟校園是一大亮點。當年,伯大尼修院曾讓數千名異國傳教士靜養,其後輾轉成為演藝學院的電影電視學院校舍,更曾成為香港電影《星願》的取景地。市民下月將可免費一睹這藏於港島山上的法式秘境。

伯大尼修院擁有144年歷史,其法式典雅建築曾成為香港電影《星願》取景地。(香港政府圖片)

擁144年歷史 曾為患病傳教士靜養地

伯大尼修院擁有144年歷史。翻查古跡辦報告,伯大尼修院由法國天主教會「巴黎外方傳教會」(The Missions Etrangeres de Paris)於1875年建成,為傳教會在遠東地區第一所療養院。伯大尼修院主要作用是讓患病或過勞的異國傳教士休養,故花崗石門楣上,以拉丁文經文刻上《若望福音》的一句:「Domine, ecce quemamas infirmatur. Jn III.」(主啊!請看你所鍾愛的人病了!)

而伯大尼修院毗鄰的「納匝肋修院」 (今為香港大學宿舍「大學堂」)則為傳教士靜修之地。兩者分別照顧法國傳教士的身心健康,以便其康復後,轉往中國、日本、泰國、越南等地東亞國家傳教。至1974年修院關閉時,修院曾接待約6,0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傳教士。當中大部分傳教士在康復後,回到各自的教區工作,但亦有約101名患病傳教士在此悄然離世,葬於伯大尼修院內的墓地。

伯大尼修院內的小教堂(Chapel)為香港唯一新哥德式(Neo-Gothic)教堂,吸引不少新人借用場地結婚。(香港演藝學院網頁圖片)
+1

中共建國後被禁傳教 曾成神職人員避難所

伯大尼修院除了提供清幽臨海療養服務外,亦曾成為神職人員的避難所。50年代,中國大陸和亞洲其他國家因政權更替,而禁止天主教神職人員傳道,伯大尼修院遂成為他們被逐後的臨時避難所。據古跡辦資料,1951年間伯大尼修院接待了70名傳教士,其中63人來自中國。

隨東亞局勢轉變及教會發展,伯大尼修院逐漸淡出東亞地區的傳道中心角色。1974年修院關閉,翌年售予置地集團,原先埋於修院的教士遺體則被遷往柴灣天主教墳場。其後,政府取得伯大尼業權,1978年至1997年再曾租予香港大學出版社。至2002年,港府決定斥資修復伯大尼修院,並將毗連的舊牛奶公司牛棚租予香港演藝學院,成為第二校舍。

伯大尼修院位於薄扶林道,白色歐陸建築背靠太平山,環境清幽。(香港演藝學院網頁圖片)

香港唯一新哥德式教堂 失八名門徒雕像

伯大尼修院建築風格亦甚具特色。修院設計布局對稱,四面均有外廊。而修院小教堂拱形圓頂由細長哥德式支柱支撐,更是香港唯一以新哥德式風格(Neo-Gothic)建成的教堂。

不過,當年這座小教堂亦有一段插曲。小教堂內原有十九塊彩繪玻璃窗及十二門徒雕像,據傳隨教會撤離時悉數搬走,下落不明。最終,修復小組花三年時間憑資料及舊照片,僅尋回九塊彩繪玻璃窗及四座門徒雕像(聖馬太、聖多馬、聖保羅及聖彼得)。伯大尼修院於2006年完成復修,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奬的榮譽獎。

目前,小教堂成為不少新人結婚勝地及電影拍攝地,而市民平日亦需預約購票入內參觀。而演藝開放日當日,市民則可免費到演藝學院伯大尼古蹟校園,更可在典雅莊嚴的古蹟內欣賞演藝學生表演,包括無伴奏合唱、爵士舞及踢躂舞等表演。

香港演藝學院開放日詳情
日期:2019年3月3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地點:灣仔告士打道1號香港演藝學院 / 薄扶林道139號伯大尼修院
費用:免費
詳情可參閱節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