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自發關注保安權益 嶺大學生:想改變中介剝削嘅制度

撰文:周咏詩
出版:更新:

2014年,龍衛保安公司拖欠嶺南大學保安工友的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學生自發組成勞工關注組(下稱勞關),介入事件,幫工友爭取權益。現時就讀大學三年級的Apple於半年前因一個勞動調查加入勞工關注組。大部分大學生上莊、拍拖、做part-time,但卻有學生關注大學裡的清潔及保安工友,向校方據理力爭。組織成立三年,Apple直言外判商對工友的剝削依然存在,學生與校方溝通時又會產生種種矛盾。「學校將保安和清潔服務外判,同時將保障工人權益的責任外判了。」

知悉基層保安苦況 毅然加入關注組

Apple未加入勞關前先幫忙做勞動調查,在調查中了解到不同保安的生活狀況,「做勞動調查前,我並不知道一個家庭最少需要幾多錢才可以維持生活。直至調查時聽到不同保安工友的分享,我才知道他們現在的人工不足以養家中老幼。」Apple說保安工友覺得現在百物騰貴,有時如非病重也不會請假。聽到這些保安工友的故事,Apple憶起自己父親曾經也是保安,當時年幼的她抱怨父親不讓她參加學校收費幾十元的大埔海濱公園遊,她只能參加一些免費的課外活動。

Apple覺得「工資不僅是一個數字,不僅是換取貨物的代幣,更加代表一份尊嚴。」,這些基層勞工不但有經濟負擔,在金錢掛帥的香港中更要背負「賺不到錢就是失敗」的心理壓力。所以她毅然加入勞關,為基層工友爭取應有的權益。

為工友爭取生活工資是勞工關注組的目標之一。(周咏詩攝)

外判制度下的種種不公

加入勞關後,Apple接觸到更多工友,有人怕說出自己的不公待遇會被公司秋後算賬,但「有些工友也會覺得『東家唔打打西家』,外面有很多工作機會,即使被解僱也無所謂。」即使工友有這樣的看法,她覺得仍然不能讓剝削事件不了了之,「我們不只希望處理一兩件剝削事件,而是透過介入這些事,從而改變制度。」

即使龍衛不再是學校外判商,標書列明入標最低條件,Apple坦言依然見到外判商對工友的不公平待遇。「不久前,學校收到某教學大樓的廁所衛生情況差劣的投訴,沒有了解清楚事情就順應外判商要求不跟清潔工友續約。」勞工關注組同學了解情況後,發現那棟教學大樓清潔的人手嚴重不足,十多個廁所加上數十個課室和辦公室只是由三個工友清潔,「其實廁所衛生情況差不是工友偷懶,而是根本『清唔切』。」勞關再向校方反映情況,他們才和清潔工友再續約。

「龍衛和新外判商交接的時間是凌晨十二點,當時夜更保安的工作時間是晚上十一點至早上七點十五分,但十二點至七點十五分的薪金,他們一直沒有收到。」基層保安向主管反映,主管卻一直沒有處理,薪金拖欠足足三年。最後勞關的同學介入,新外判商才肯補回欠薪給夜更保安。

清潔工友休息室內的雪櫃、飲水機也是學生會的同學替他們爭取的(周咏詩攝)

大學成爭取勞工權益的理想環境

「我們為工友爭取權益,不單因為我們跟他們關係好,而是我們覺得大學是一個理想的環境讓我們關注勞工權益。這裡有一班受過教育的學生,大家也認同社會要進步。學校高層曾經說過『不敢作非主流的決定,八大當中有七間都沿用外判制度,不跟隨市場、不跟隨主流的路很難走。』但我們明明看到外判商對工人的剝削,是否要繼續沿用這個制度呢?」Apple更覺得學校是一個教育學生的場所,而嶺大提倡的博雅教育不單在課程上,更加是指培育學生的思維,當學生提倡進步,學校卻極力制止學生。

勞關同學之前手寫的英文稿,希望讓更多同學包括交換生認識勞工議題。

校方仍不了解基層工友情況

看到種種不公,令Apple開始覺得不單單是無良外判商,而是外判制度的漏洞容許外判商剝削工人權益,並且開始思考直接聘用在嶺大實行直接聘用工友的可能性。

根據數據,現時八大中只有中大會直接聘用保安員,薪酬也是資助大學中最高的。Apple因此向學校提出做一個有關直接聘用是否適合嶺南大學的研究,「 學校高層一來就說外國已經有成千上萬的研究證明外判制好有效率,又說現在的工友過得很愉快想不到理由開始這種研究。但他說的例子都是外國例子,而不是針對嶺南的情況。」提起過往與校方溝通的過程,Apple更覺得對方不了解基層工友的情況。

勞關除了關注校內工友,還會參與勞工權益的遊行。(受訪者提供)

勞關在2016年做了一項勞動調查,發現嶺大工友的薪酬排八大之中的「尾二」,但校方代表在調查結果發佈時卻說「嶺大工友的待遇在八大之中數一數二」。Apple直言「他完全沒有了解過我們的調查結果,我們一早已經邀請校方到調查結果發佈會,他們卻在最後才出現。」

外判商和學校都聲稱和工友有定期開會溝通,「其實那些會議不過是公司向員工講述一些工作上的安排,是一個由上而下的溝通方式,和我們提出的四方會談(包括學生、外判商、學校和工友)有很大分別,現存的會議並不是一個平等而且有效的溝通渠道。」

Apple跟記者提起最近忙於寫關於勞工權益的文章,抽出私人時間做勞關的工作,因為她覺得日後投身社會,難以再像現在般爭取工人權益,「在社會,大家都對效益至上的一套習以為常,不會再思考勞工權益等等的議題。在學校,我們可以有空間思考。」她希望勞工關注組除了幫助工友爭取權益,也希望鼓勵工友發聲,「長遠而言當然希望工友和學生一起發聲,力量會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