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尺/釵】空手道、琉球古武道、華南武術的防身利器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在《忍者龜》當中,Raphael(紅色)所執的兵器像三叉短棒,跟之前介紹過的江戶捕快兵器「十手」有點相似,卻又少了一邊護手。其實那是始於東南亞,立於華南,成於沖繩的民間兵器——鐵尺、「釵」。

 

形狀變化:

這是鐵尺/釵。(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G5fOwa)
這是江戶時代的十手。(圖片擷取自樂天:http://bit.ly/2onLPoX)

「鐵尺」,又名「筆架叉」或「浪人叉」,在沖繩、日本稱為「釵」(和製漢字,日文「さい」,音"sai",大「嘥」鬼)。形狀如一支短棒,持柄處前端有兩根支鉤作為護手,具檔格、扣鎖、刺擊之用。其形制是長約一尺五寸的鐵棒,在與持柄(Tsuka)連接處(Moto)裝有護手(yoko),可用來格擋或架住刀劍的劈擊。另外鐵尺的柄末設有錘頭(Tsukagashira),與中刺(Saki)、護手尖端(Tseume)、棒身(Monouchi)都為鐵尺的常用攻擊部位。

鐵尺經常被誤以為是另一種日本兵器「十手」。十手是江戶時代「町奉行」(地方警察)的常備武器,為執法者所佩帶,也即是日本警棍的前身。它的外形雖然像是缺了一邊支鉤的鐵尺,但其護手長度通常較短,應用手法亦截然不同。例如鐵尺設計上更便於旋轉,利於正反兩用。

 

尺身扁平的鐵尺。(圖片擷取自:scimg.cn)

鐵尺之所以被稱為「鐵尺」,是因為古代的鐵尺中柄是扁平的,用法近似於鞭鐧,以擊破對方兵刃為主。經過長期的發展,鐵尺的中柄出現過各種形狀,包括:六棱形、八棱形、四棱形,最終才成為今天普遍所見到下粗上細的圓柱狀,其應用手法亦變得十分多樣。

 

陰陽釵。(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FkgDUE)

除了常見護手向前的鐵尺造型外,亦有護手一上一下,製成「卍」字形的「陰陽釵」。

鐵尺的歷史:

鐵尺最初來自於印度佛教及印度教的短柄三叉戟(Trishula),然後隨著佛教傳播,流傳至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再流入古代中國。在印尼稱之為"Chabang",在馬拉稱之為"Tekpi"。雖然有說法指鐵尺是由中國發明,但有證據指出蘇門答臘的Tekpi比中國的鐵尺更早應用。

鐵尺大概在唐宋時期流入中國,其後成為中國傳統兵器之一,尤其流存於華南武術之間。傳聞福建少林便以「鐵尺功」作為看家功法之一,流行在華南廣東、福建、客家潮汕、湖南株洲一帶。

及至16世紀左右,鐵尺伴隨華南武術傳入琉球國,成為當地武術兵器之一。除了民間鍛鍊外,釵亦被琉球王朝的「大築」(警察組織)攜帶在腰間,用於緝拿、制服犯人或引導群眾。雖然釵通常為雙手使用,但據說當時傳統的配備方式是同時攜上三釵。(原因會在下文說明。)後來亦隨著空手道的發展,成為空手道的演練兵器之一,並廣為空手道習者所傳習。

時至今日,在空手道以外,還有許多沖繩古武道保存了不少釵的應用技術,亦有「北谷屋良の釵」、「浜比嘉の釵」等,以創造者姓名或地方名而命名的釵型。

 

鐵尺的用法:

(圖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IcVNnS)

釵在使用上基本上以2支1對,左右手各持一支。有別於短棒類兵器,鐵尺的把持操控上更多地用到手臂肌肉、手指肌肉。鐵尺的基本持握方式有4種:拳握式(左上)、扣指式(右上)、防守式(左下)、倒持式(非正統)。

 

以鐵尺擋架砍擊的手法。(影片來自:NTUCH臺大長洪,YouTube)
以護手進行刺擊。(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trDl7H)

不單像刀劍般握住釵柄以釵身進行攻防,還可以收回釵,附著在手臂上使用,用柄頭像出拳般作出攻擊。除此以外,不得不提釵的刺擊技術。除了一般以中刺向前刺擊外,更能夠在以棒身打擊或擋格後,以護手順勢刺擊。另外,護手亦具有勾抓、扣住對方兵器的作用。

上文提及過傳統的配備方式是以三把釵為一組,原因是釵有時會作為投擲兵器使用,即使一柄擲出,仍留有雙釵使用。由於釵的功用在於制服犯人,所以在沖繩古武道的投擲技術中,一般會以腿部作為投擊目標。在短距離投擲中,會握着手柄擲出。為了提高命中範圍,甚少護手垂直地投出,而是護手斜向或水平地擲出,那麼即使刺擊不中對手腿部,亦有機會以護手刺中。在中遠距離投擲,會手持中刺末端投出。

在空手道中,釵的基本技術包括「受け」、「突き」、「打ち」、「打ち落とす」、「引っ掛ける」、「貫く」等。在永春白鶴門的鐵尺應用中,有「打」(揮)、「砍」(劈)、「彈」、「挑」、「刺」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