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撥款.一】競爭當道研究先行 教資會撥款機制問題叢生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世界變遷急遽,每個社會在不同時代都有需要面對及解決的問題,而大學作為授業解惑、研究創新的場所,自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偏偏在陷於各種社會問題的香港,不少院校為了追求「國際化」,紛紛投身出版及排名遊戲,資源的傾斜與競爭令學者難以履行公共知識份子應有的責任與義務。在不少人眼中,大學作為高等學府,本應有着高尚的靈魂及使命,為何會出現如斯狀況?大學管治問題叢生,一切要從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撥款政策說起。

「從政府角度而言,教資會是一個很聰明的設計,因為你找不到人算帳。」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葉蔭聰毫不猶豫地說。眼見近年不少學系傳出裁員消息,加上「重研輕教」、「重理輕文」及盲目追求國際排名的批評屢見不鮮,葉蔭聰坦言,縱然各項因由不盡相同,但矛頭均指向教資會為大學佈下的競爭遊戲。

成立於1965年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屬非法定的諮詢組織,政府以整筆撥款形式,由教資會根據院校的指示學額指標、所需的教學及研究資源,向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提供為期三年的經常性補助金。

這筆補助金中,研究用途撥款根據各院校申請研資局研究用途補助金的結果釐定,其餘按院校研究評審工作(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表現發放 :前者教資會於九年內(由2012/13學年起)把研究用途撥款的50%,以更具競爭性的方法分配予大學;後者透過研究評審工作,由學科小組專家評估大學研究表現及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成本再作批撥。

在2016/17至2018/19學年三年期中,教資會建議撥出535.571億元作經常補助金,即平均每年約179億元,研究用途撥款則每年約為43億元。現時,這筆補助金平均佔每所院校整體收入逾40%,研究用途撥款更佔經常補助金高達四分之一,對院校而言,研究表現及RAE結果不容忽視。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葉蔭聰指,現行制度下很難兼顧教學與研究。(余俊亮攝)

研究追求卓越 教學只談保證?

葉蔭聰說,大學教研人員大致可分為三層:上層是已獲終身合約的教授,中間是在「終身軌」(tenure track)奔馳的助理教授,餘下是在「終身軌」以外的講師。為了催谷研究,本港高校近年採用「3+3」合約制度聘請助理教授或以上職位,提供兩份三年制合約,除非在六年的「試用期」內成功通過評審取得終身合約(tenure),即所謂「實任」(substantiation),否則便要另謀高就。

「助理教授本應負擔最多的教學工作,卻為個人升遷和保障飯碗着想,而這與他們的研究出品有莫大關係。」大部分院校會視乎期刊論文出版數目及級數,以及有否爭取競逐研究撥款,決定教研人員去向。在現行制度下,助理教授承受很大研究壓力,因為這不單影響他們的去留,還主宰日後在學術界的沉浮。葉蔭聰在學術界打滾逾廿載,曾出任導師、講師等職位,2014年才躋身助理教授之列,他很了解這種掙扎,而自己也將在兩年後約滿,眼見嶺大去年只有四人取得實任,面對僧多粥少的情況,他預言自己攀不過這座大山。

學術研究究竟是為社會帶來知性資源,還是為國際排名服務?(余俊亮攝)

葉蔭聰指,教資會着眼於研究,卻只以質量保證的方式監管教學質素,「他們會想一些便於管理的方法,部門要解釋每學期的課程創新或學生的課程檢討,變相製造許多文件,去證明自己質素是有保障。教學質素如何透過文件保證?其實不是那麼容易。」反觀研究可以不斷用數字量化,從RAE定期用星級評審文章、期刊的排名,到資助金的多寡等等,比較無處不在,研究自然成為大學兵家必爭之地。

自1993年起,教資會每六年進行一次RAE,以衡量院校研究表現。在2014年的研究評審工作中,評審採用國際基準,以研究成果(80%)、外部競逐性的研究經費及聲譽項目(合共20%)為基礎:研究成果包括期刊論文等可供評級的著作;外部競逐性的研究經費指透過競逐形式從教資會、研資局等其他部門而取得的研究經費;聲譽項目包括研究獎項及學術期刊編輯工作等。

在整體補助金制度下,各院校有權自行分配撥款,因此或有學校選擇削減人手,再用省下來的錢重金禮聘已有卓越研究在手的教授,加強院校的研究表現,從而增加獲取更多經費的籌碼。

「RAE本非用來衡量個人,但無可否認的是,每個老師的研究能力及出版會直接影響學科的RAE成績,最後是大學的總體成績,所以大學會用此方法去評核每一個老師。」葉蔭聰嗟嘆,當RAE原意被歪曲,許多時候助理教授為了完成學系的「指標」,只好減免教學的負擔或申請研究休假,將教學工作外判予講師,才可留有時間進行研究「跑數」。他猶豫一會兒補充:「但其實不可以說是『指標』,因為大家連指標是什麼也不清楚,那個要求永遠講不清、甚至碰不到。」他舉例說,學校希望你能出一本書,本來聯絡大學出版社便可,但後來會希望你找海外出版社,之後演變成要美國十大出版社,再要求明年出兩本書,漫無止境地推高要求。由此而衍生大量講師職位,兼職、半職、全職等名目層出不窮,院校可彈性處理教學需要,當資源緊絀、需要開源節流時,他們便首當其衝。

教資會認為由於資源有限,因此要把有限的撥款分配給最具潛質和最優秀的研究項目。圖為教資會主席唐家成。(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大學教育 名不副實?

大學也是社會的縮影,競爭無處不在。除了教資會撥作研究用途的經常補助金,大學亦會以競逐形式向研資局申請撥款。教資會認為,由於資源有限,而研究經費的多寡是促成卓越研究的因素之一,因此要適時優化撥款機制,把有限的撥款分配給最具潛質和最優秀的研究項目,此舉令原本撥予大學的核心撥款日益縮少,需透過競逐方式取回,造成今天高教界競爭無處不在,院校把大量資源投放於研究活動而忽略教學。

教學與研究是高等教育界的兩項主要使命,但教學似乎未能佔據重要位置。在嶺大任教了16年個年頭的葉蔭聰,以自己所任教的文研為例,近年取錄學生的公開試成績漸入佳境,但他們在大學的學術表現大不如前,有少部分學生希望畢業後進入研究院,但其實力有不逮。 他認為這些問題是本科教育難以諉過的:「我們或者有意無意花了很多時間做研究搞出版,與學生少了密集的交流,就此我們要負許多責任。」

葉蔭聰指,申請資助的難度很難一概而論,但諷刺的是申請並非全為了錢,學者未能申請,更可能影響升遷。他解釋,行內有說法是申請資助旨在「成功申請」:「成功申請與否有着零與一之間的差別,所以你最好申請一個較小的(金額),機會較大,申請大金額未必獲批,更有可能影響你的審批機會。」所以現在許多人文社科學者為求「成功」而傾向申請小型資助,象徵意義大於一切。

上文節錄自第129期《香港01》周報(2018年9月17日)《競爭當道 研究先行 大學撥款機制問題叢生》。

相關文章:【大學撥款.二】院校競爭無處不在 人文理工貧富懸殊【大學撥款.三】財政削減 學院政策研究苟延殘喘【大學撥款.四】講師地位「高危」 奢談社會參與【大學撥款.五】大學排名贏了數字 輸掉靈魂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