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獎】逝去聲譽如何留得住?小規模換血難收整頓效果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韋斯特貝里坦言,性醜聞曝光後,瑞典學院的形象嚴重受損,學院已經採取實際行動推動改革,但是改革速度緩慢,需要再多一點時間。如何解決學院內部的矛盾,挽回公眾對文學獎的信心?他稱,學院已提出要求院士弗羅斯滕松主動請辭,正等待對方回覆。與此同時,院方正補充新成員,或舉辦多些公開活動,以重塑正面形象。撰文:甄梓鈴

承接上文:【文學獎】醜聞過後 瑞典學院何去何從

截至10月底,瑞典學院先後任命了三名新院士,盼重建聲望。不過,「新學院」成員Maria質疑,除非老院士考慮離開位置,否則即使新院士加入,預計整頓效果不大。她沒有公開點名,但提到醜聞發生時,部分老院士未盡責任去處理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增加瑞典學院的運作透明度,為何要由這18人定義何謂好的文學作品?讀者有權表達意見,表達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風雨中的文學獎

瑞典學院鬧出過不少風風雨雨、是是非非。1989年,印度裔英國小說家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著作《撒旦詩篇》攻擊伊斯蘭教,遭當時的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下達追殺令。瑞典學院拒絕介入政治及譴責伊朗,一名院士因不滿學院的態度,宣布不再參與學院事務。

印度裔英國小說家拉什迪(Salman Rushdie)。(視覺中國)

近期一點的爭議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莫言的官方背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讓不少知識分子質疑他的政治立場,認為他不是合適的獲獎者。2016年,瑞典學院以「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創造出新的詩意表達」為由,宣布美國殿堂級歌手Bob Dylan獲獎,有人認為歌詞不屬於文學範疇,也有人認為把文學獎頒給音樂家的決定是蔑視作家。由於Bob Dylan遲遲不回應獲獎通知,韋斯特貝里曾公開批評對方「不禮貌和傲慢」。至於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年年成為文學獎熱門人選,卻年年選不中,不少人將此當為茶餘飯後的笑談。

縱然是非這麼多,韋斯特貝里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前景依然充滿信心,他深信整頓過後,一切便能恢復正常,文學獎會繼續辦下去,「明年我們可能選出兩位得獎者,就算今年停頒獎項,我們無時不刻都在工作,為明年做好準備。」

日本殿堂級作家村上春樹提名諾獎多年卻未有獲獎,被戲稱是「倒灶大熱」。(視覺中國)

可是,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缺席,有人另起爐灶,會否擔心諾獎地位被取替?韋斯特貝里毫不猶豫地說,任何人都可以成立一個新機構,就像「新學院」頒發他們心目中的文學獎。他強調,雖然近年愈來愈多同類的文學獎在各地出現,但不會影響諾貝爾文學獎的榮譽和聲望,「我們不可能被取代」。

瑞典學院大樓的另一側,是諾貝爾博物館的入口處。適逢諾貝爾獎結果剛出爐,博物館擺放了六個電子展板,分別介紹新一屆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獎或醫學獎、和平獎及經濟學獎得主的資料,唯獨文學獎的展板一片空白。

想起了那群學生,再過幾天便要到博物館參觀,看見這個畫面,他們一定充滿好奇,向老師問個究竟。老師該如何向他們解釋瑞典學院的種種問題?學院僵化的體制又該如何改革?文學獎今後該如何走下去?

上文節錄自第135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29日)《跟着瑞典人上一堂「諾貝爾課」醜聞過後 文學獎何去何從》。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