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子宮頸癌可靠抹片檢查預防 一文了解婦科檢查6大步驟

撰文:醫護隨筆
出版:更新:

體檢有助了解身體狀況,尤其不少婦科病初期病徵不明顯,須依靠定期的身體檢查才可診斷出來,如子宮頸癌、乳癌。因此,婦科檢查並不能「有事鍾無艷」,理論上女性在發育完成後就開始可接受體檢,有了性行為後就更應定期進行。
不過,對甚少進行婦科檢查的人來說,檢查或多或少有些許陌生,甚至可怕。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就撰文講解婦科檢查的項目及其用途,並提醒檢查前後的注意事項,希望可以釋除疑慮。
撰文: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

隨着身體完成發育,女性器宮開始正式派上用場,亦因而增加患婦科病的可能性。(Priscilla Du Preez/unsplash)

女性由青春期至更年期,除了每月都來探訪的「月經」外,體內還會出現不同的生理改變,有機會演化成疾病,所以就算未有任何病徵,一般都會建議女士們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好讓有問題時可及早查出,作進一步治療。

25歲後定期婦科檢查

婦科檢查主要圍繞一些與女性特徵有關的疾病,如子宮頸癌、乳癌和良性婦科腫瘤(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這些疾病在病發初期毫無徵狀,因此女性只要在約18歲發育期完成或開始進行有規律的性行為後,已可接受婦科檢查,而在踏入25歲後,更應定期做婦科檢查呢!

一般來說,建議女士們每年都接受一次婦科檢查,如未能做到,最低限度亦應最少三年做一次婦科檢查及子宮頸抹片。

婦科檢查做什麼?

一般來說,婦科檢查會包括一般身體檢查、乳房觸診、腹部檢查、陰道檢查(子宮頸抹片)及盆腔超聲波等項目。

婦科檢查相關流程如下(按圖):

+4

1. 醫生問診:包括以往病歷(如婦科病、懷孕歷史)、過敏歷史、家族病史、有否打算懷孕及避孕的相關方法、月經週期等2. 身體檢查:量度身高、體重、血壓、檢查有否貧血及甲狀腺毛病表徵
3. 乳房觸診:醫生會系統地觸摸檢查兩邊乳房及腋下,一般是以手指向下按乳房及打圈向外,以檢查有否可觸摸到的硬塊或淋巴腫脹,有需要會安排轉介至乳腺外科醫生或放射診斷科作乳房超聲波或乳房造影檢查
4. 腹部檢查:看看腹部是否有可以觸摸得到的腫瘤,通常是體積較大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或癌症引致的腹水
5. 子宮頸抹片(適用於已有性行為的女士):醫生會使用俗稱「鴨咀鉗」的儀器輕輕地打開陰道,以檢視子宮頸,然後再會用細小的掃於從子宮頸刷出細胞進行檢測,過程只需幾分鐘,其間不會感疼痛,只有輕微的不適
6. 盆腔超聲波:可經腹部(如不能做陰道超聲波)或陰道(適用於已有性行為的女士)進行盆腔超聲波,以檢查子宮及卵巢,看看有沒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

另外,如果於問診中,醫生發現女士有染上性病的可能(例如有多個性伴侶、沒有安全性行為措施、有異常陰道分泌物等),會建議再進行性病篩查,並會於陰道抽取分泌物及抽血進行化驗。

至於打算懷孕的女士,醫生可能會建議接受孕前檢查,包括多種檢查項目,其中較普遍的有乙型肝炎、地中海貧血、德國麻疹、類猴型Rh(D)因子、梅毒及愛滋病等,以上疾病都是可經過血液化驗得出結果。

已經發生性行為的女性患上個別婦科問題的機會較大,因此建議接受更詳細的婦科檢查,而有異常性生活的人士更應接受性病篩查。(Becca Tapert/unsplash)

抹片檢查預防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常見癌症之一,亦是導致死亡的第九位癌症,在早期階段通常是無症狀,不過如能及早發現和治療,其實可以預防八至九成的子宮頸癌發病,子宮頸抹片檢查就是其中一種檢查方法。

醫生一般建議25歲至64歲間曾有性行為的婦女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但如性接觸在25歲前開始,也建議提早接受檢查。如果第一次檢測結果正常,應在12個月後安排進行第二次測試;如果第二次測試也正常,則可至少每3年重複測試。

宜在經期過後才檢查

由於女性的賀爾蒙在月經前會偏高,身體狀況與平常的有點不同,如乳房可能會脹大、卵巢有生理性囊腫等,影響檢查的準確性,因此最好於經期過後才接受檢查;於檢查的日子亦宜穿著鬆身、易穿脱的衣服。

檢查後,如有異常,醫生都會作出講解,例如:有什麼異常?有什麼病徵?會否影響生育?是否需要治療?有何治療方法?如何跟進情況?如果還有任何疑問,記得要主動詢問醫生啦!

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撰稿人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子宮肌腺瘤】子宮增大或致月經量增、便秘 嚴重可令懷孕率大減

子宮肌腺瘤病徵(01製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