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深度】傳媒別「傳毒」——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污名化!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確診、隔離、口罩、廁紙、消毒水、毒王、毒后、播毒、邊爐家族、麻雀家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發展至今,人們時刻被這些關鍵詞組成的信息包圍著。然而,一些報道中的字眼,卻早已超出新聞用語「樸素修辭」的規範,雖達到引人注意的目的,卻間接將患者污名化——而患者,也只是不小心感染病毒的你我他。疫症當前,把疾病污名化,不僅僅會傷害患者,也會阻礙疫情防控,還會加深社會負面情緒、造成對立——而傳媒,究竟應該如何對社會恐慌負責?又該怎樣扮演大眾心理的「疫苗」角色?

疫情需要嚴肅報道

而非添油加醋

有這樣一些標題,總是能夠在信息海洋中「脫穎而出」:

《隱形「毒王」!一家11口打邊爐疑齊染疫 衞生署:隔離難阻蔓延》
《「福建毒王」瞞旅行史 累四千人遭隔離》
《韓國確診病例增至763宗 61歲 「毒后」被揭曾去大型汗蒸幕》
《【新冠肺炎.韓國》「新天地教」播毒掌舵人李萬熙跪地道歉》

一時間,「毒王」和「乜乜家族」成為了確診者和聚集性感染的代名詞。

疫情發展至今,人們時刻被這些關鍵詞組成的報道信息包圍著。(資料圖片)

以《鍾南山指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24天 或出現「毒王」》報道為例,根據一般讀者的理解,或會以為「毒王」一詞是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的用字,但細閱內文,鍾南山所言是不排除出現「超級傳播者」而非「毒王」,而前者明顯比後者更加學術、精準。儘管報道也有解釋,指「毒王」是比一般感染者更容易感染他人的「超級傳播者」的俗稱,但這樣的「俗稱」或許會在不知不覺加深確診者的「原罪」,有些報道甚至輔以「播毒」作描述,也難免給人以「主動傳播病毒」之感。

可是,被感染者並不是病毒本身,更不是罪惡的象徵,但我們卻在報道中,「傳播」著這樣的「毒」與「惡」。

香港心理學會前會長、臨床心理學博士張傳義表示,傳媒用什麼字眼或言語去描述事件,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讀者的情緒,當公共衛生危機本身就催生社會恐慌,而「毒王、毒后」這樣的字眼,無疑更易令人產生負面聯想,例如時刻憂慮「我身邊呢位係咪毒王」,因而變得不安和恐懼。但他也指出,只要在表達上有一個「度」,就算產生適度的憂慮也不一定是壞事,例如「邊爐家族」或「麻雀家族」的存在,會令人們提高警覺、約束自己,從而減少聚餐和集體活動,這變相也有助疫情的防控。

臨床心理學博士張傳義表示,傳媒用什麼字眼或言語去描述事件,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讀者的情緒。(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問題是,「提醒警惕」和「加劇恐慌」之間,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傳媒想透過報道「警戒世人」之前,或許應先「警戒自己」,盡量避免在人命攸關的疫症報道中「添油加醋」。

危機下的「提議設定」

應是社會心理的疫苗

傳媒「警戒自己」之後,對新聞報道的操作就會有了新的焦點——即調整新聞的「議題設定」。那麼,疫症當前,傳媒的「議題設定」中,又該強調什麼內容呢?

張傳義認為,人們之所以產生恐慌情緒,主要源於沒有充分掌握相關知識和資訊:「面對不透明,就一定會有猜測——而這時產生的猜測通常都是比事實更加負面的程度,變成自己嚇自己。」例如一個月前的「搶購物資潮」,就是典型的、受傳媒報道影響的「危機恐慌心理」——「有的人本身不怕的,但媒體報導很多哪裡搶光了哪裡貨架空了,加上群組裡的消息轉發,就容易引起搶貨囤貨恐慌。有趣的是,你可以看到很多人轉發搶物資的新聞,但解釋物資穩定的新聞卻沒什麼傳播量,媒體對此的報導相對較少,傳播也會少,恐慌感自然就出來了。」

一個月前的「搶購物資潮」,就是典型的、受傳媒報道影響的「危機恐慌心理」。(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近期的「檢疫設施反對潮」也如是——強制檢疫的流程具體怎樣操作?附近居民會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影響背後的科學性是什麼、不合理又在哪裡?——張傳義表示,這類信息之所以沒能在社會中被廣泛討論,一來源於政府發放的資訊不足,二來在於傳媒的報道不夠持平。他所說的「持平」,無關觀點立場的呈現,而是客觀內容的選取,例如大部分報道都只見瘋搶而不見補貨,明顯在營造「供應不足」的氛圍,受眾就難免產生驚慌;但如果能在報道後追問超市貨源是否充足、供給是否穩定,或者在確診者行蹤後諮詢專家附近居民應該如何科學防疫,受眾相對也會淡定一些。

無可否認,傳媒判斷新聞價值的主要元素是報道的「異常性」,一般相信越不平常的新聞,就越有新聞價值,所以「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社會新聞也是負面居多。然而,在公共衛生危機之下,張傳義認為,傳媒面對社會的緊張、恐懼、慌亂等情緒時,更需要找出情緒從何而來、如何紓解,若只有現象而沒有解釋或補充說明,等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變相形成信息傳播中的另一種不透明。例如,當傳媒一味強化民眾對疾病、患者、疫情的刻板印象,而沒有以全面、科學、負責的資訊疏導恐慌,其實是在渲染負面情緒,或會加深社會對立。

近期的「檢疫設施反對潮」在社會中被廣泛討論,影響背後的科學性是什麼、不合理又在哪裡?(資料圖片)

以《「死線」前萬人衝關逼爆深圳灣》這樣的新聞標題為例,在「死線」、「萬人」、「衝關」、「逼爆」等等字眼的刺激下,民眾無疑會更加恐慌,甚至以為疫情如此還堅持過關是在「找死」。「你看到很少有解釋為何這些人一定要冒險,是否不得已而為之?有無報道說,這些人每天會自己開車避開人流到口岸,防護措施也更全面、比一般人更到位?」誠如張傳義所言,傳媒應該找出現象的癥結所在,才是疏導社會情緒的良劑。

HIV病毒(艾滋病病毒)在早年也是慘遭污名化的代表,但在大眾傳媒不斷地介紹、科普其有限的傳播途徑和意外遭感染的各種案例故事,已經將疾病去污,更將患者拯救出大眾聯想的負面形象中。媒體的力量比想象中要強大,在疾病去污化和社會危機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擔社會責任。

更多《香港01》深度報道文章:

【深度】迫「口交」、摑32巴、10童圍毆——童黨欺凌誰之過?

【區議會.深度】公園命名鬧劇之外 還有哪些「騎呢」動議?

【新冠肺炎.深度】「佛系」檢疫頻鬧笑話 星台韓靠腦又靠嚇

【新冠肺炎.深度】檢疫設施反反反不完 揭港府社會三大落後

【新冠肺炎.深度】停課不停學的成敗關鍵

【肺炎.深度】為求「革命」 不惜攬炒 就可犧牲基層利益?

【武漢肺炎.深度】接回滯留湖北港人的幾點思考

【肺炎.深度】澳門連續13日無新增個案 抗疫神話這樣煉成的

【武漢肺炎.深度】「盲搶」背後 謠言滿天飛的反思

【肺炎口罩.深度】「口罩荒」這堂經濟課 港府完美示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