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凝視死亡的公開課】深度探索生命必經之路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鼠年伊始,正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在一眾常見的新年賀詞中,我們時常聽到「五福臨門」四字。那麼,五福是什麼?依次是「壽」、「富」、「康寧」、「好德」,看起來都是好東西,其中第五福的「考終命」乃「善終」之意。同樣是好東西,但可能它和一般讀者預期的「好東西」有所不同。今次評介的書《凝視死亡的公開課》(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 Bereavement)是一部從社會學角度研究臨終和死亡、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書。封面書腰部份特別強調是「美國大學生死教育課程經典」,於全球長銷三十年。與臨終和死亡相關的實務部份不難想像,但理論部份,即使讀者全無社會學理論基礎,依然不難理解其內容,因為本書資料非常翔實、解說清晰易明。一般讀者只要有足夠耐性,也可明白包括社會學在內不同學科的研究方法,並協助大家加深對社會心理的了解。
撰文:程兆成

死亡教育只會教導學生認識和探討死亡,從死看死,生死教育則教導學生先了解死亡,然後反思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因題制宜 多角度研究死亡

本書採用不同的方法研究臨終和死亡:當討論不同文化時,作者採用人類學(學科重點有二:闡明人類的「自然」根源,以及蛻變的過程與動力;解釋人類社會中的歧異現象)的方法;當運用心理學研究時,則有一定的社會心理學傾向;當有需要,又適時滲入哲學方法研究;同時以生物學方法研究人體在結構與功能方面的醫學問題;並透過生物學和社會學,分別研究與死因有關的醫學問題中的基因與環境因素。

綜上所述,本書除社會學外,涉及的學科與研究方法眾多,如果想洞悉本書的理論架構,可以詳閱第一章。筆者認為,任何人只要有興趣了解本書兩個重點:社會如何理解臨終和死亡以及社會如何解釋人們對死亡的反應,就會對本書感興趣。況且,死亡學的課題內容可比前述涵蓋的更寬闊。

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主任梁美儀教授在其文章《從垂死到復活——當代文化中死亡的歷程》(收錄於2005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一書)中指出:「在學術界,死亡成為一個跨學科、跨文化的研究課題:死亡學(Thanatology)跨越了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哲學、藝術、歷史、文化研究、醫學、護理、宗教、神學、法律等學科的壁壘,成為一個獨立的課題。 」

談死亡的書,好像讓人感到陌生,但讀者或許聽過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版的《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和舞台劇作品《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後者曾被本港中英劇團改編為舞台劇《相約星期二》,觀眾反應熱烈,至今公演共二十一場。如果你唯一接觸過與「死」有關的讀物是聞一多的新詩《死水》(雖然據許子東教授語:該作品重點是作醜怪審美,對美醜顛覆和批評政治等,重點並非談「死」) ,你更要好好閱讀這本書,雖然除卻28頁的參考資料,仍有574頁之多,但會令你大開眼界。

本書雖名為「公開課」,但大抵是指該中文版距英文初版面世已三十多年,並出版至第八版,集結了兩位作者八十年的教學經驗及研究成果,而不是在網絡或手機應用程式上瀏覽預先錄影的大學公開課的紙本作品。

書的封底文字將本書歸納為「一本關於死亡的百科全書」,指這部作品「廣泛涵蓋社會死亡學的諸多課題,以大量案例說明個人如何從社會和心理層面應對臨終、死亡和喪慟,具備學術及實用性」。如果比較若干相同主題的香港書籍,無論內容的寬度和深度,筆者認為都是當之無愧。例如相比通識教育叢書《凝視死亡——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後者因是學術研討會論文結集,學術味太濃,除於結尾有已故哲學系陳特教授於臨終前撰寫的切身體驗外,如果並非追求學術深度或相關專業的讀者,對該書未必有興趣和觸動。

從小到大,幾乎沒有人教我們什麼是死亡,如何面對死亡。(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段落分明 兼具理論和實務

相反,本書在每個章節的主要內容外,都有「他人的故事」、「智慧箴言」、「不同文化中的死亡」、「實際問題」,並有漫畫穿插其中,變相具透氣頁效果,令認知不會只流於理論、數據、配圖和圖表,讓一般讀者看到多層次、深入和廣泛的探討。此外,每個章節開首都有清晰的導言,結尾時附結論,每章文字中也段落分明,有清晰的標題,可惜欠缺彩圖。

源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大學課堂教學資料的《凝視死亡的公開課》行文兼具感性和理性,內容理論、實務兼備。同為死亡學著作,前述中大的作品,作為大學通識教育叢書和開香港風氣之先,成熟程度有局限,但勝在內容背景有香港元素,易引起共鳴;而若以讓讀者了解不同文化群體的喪葬習俗而論,「公開課」內容跨度之博大,涉及的文化、州份、部落之多,令人咋舌,又非中大作品可比擬。

兩位作者——美國社會學教授邁可.雷明(Michael R. Leming)和喬治.狄金森(George E. Dickinson)最初預設的讀者是修讀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護理學、社會工作、肌動學、宗教學、老人學、健康科學、家庭研究、公共衛生、哲學和教育學的大學生,甚至將本書定位為醫學、護理學、殯葬學、社會工作、兒童醫療、個人諮詢與教牧諮詢的專業用書。而相信大部份人和筆者一樣與書中描述相同:「從小到大,幾乎沒有人教我們什麼是『死亡』,如何面對『死亡』」,只要有這方面的需要和興趣,都可以一讀此書。

關注死亡的意義和死亡相關的行為,也是本書的重要論述之一。除前述跨越多種文化、多個學科,亦包含社會死亡學跨領域的主要研究,協助讀者檢視對死亡的感受和反應。

墳場也可成為深度旅遊的景點。(資料圖片/潘思穎攝)

而且,本書在提及如何處理重要「他人」(一般指家庭成員或師長)的亡故外,甚至包括為寵物作安寧。在第十一章關於死亡行業的「實際問題」則提到墓園為旅遊業注入生機,可為正向深度遊轉型的本地旅遊業帶來啟示。例如,跑馬地香港墳場與共濟會有關,香港著名歷史學者丁新豹博士也曾著文論及(參見《香港歷史散步》增訂版),可視作富於潛力的本地深度遊景點。

西方死亡學VS華人生死學

本書雖是西方死亡學重要著作,但對今日華人世界的其中一個重要意義是,將西方的死亡學的內容過渡成由已故台灣傅偉勳教授於1993年提倡的華人生死學——從死亡的意義反過來彰顯生命的意義,並由此確立死亡的尊嚴。

以上兩者的關係可根據香港生死學協會副會長、美國死亡教育及輔導學會認可死亡學 (Fellow in Thanatology)院士梁梓敦於《生死教育是什麼?》(參見《生死教育講呢啲》)一文的說法:「生死教育(生死學)與死亡教育(死亡學)有相同內容。因此要了解生死教育包含什麼題材,就必須要先認識死亡學。」

該文亦澄清了生死教育(生死學)與死亡教育(死亡學)的異同、側重點:「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在題材和內容上是一樣的,但在教育的角度上有很大分別。死亡教育只會教導學生認識和探討死亡,從死看死。但生死教育則教導學生先了解死亡,然後反思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死看生才是生死教育的最終方向。」

以筆者所知,在香港的大學本科生課程(例如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以及勞工及福利局提倡但尚未深入社區的長者學苑課程都包含生死學元素。教育局委託香港教育大學的「協助中/小學規劃生命教育計劃」課程與教師專業進修課程則側重生命教育,而生死教育只是生命教育其中一個主題。

唯香港的成人教育課程往往忽視個人成長部份,不過,陳曉蕾撰的《生死學堂》及前述的《生死教育講呢啲》兩書可作為一定補充,其寫作風格和內容也適合一般讀者。

最後,總結二戰經驗而起的《世界人權宣言》對人性的尊重和保障,或許是下一個八十年人類面對科學、科技與政治環境挑戰下,對人的生與死的尊嚴的最終保障。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作者為邁可.雷明、喬治.狄金森。(資料圖片)

《凝視死亡的公開課》(Understanding dying, Death, & Bereavement)作者:邁可.雷明(Michael R. Leming)、喬治.狄金森(George E. Dickinson)
譯者:龐洋、周豔
出版社:木馬文化(台北)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相關文章︰

【紓緩治療.二】單靠社區難成事 生死教育被忽視

【生死教育.上】照顧患病丈夫上寶貴一課 喪親者期望認識生死

【生死教育.下】有心人搞生死交流團 台灣真的比香港進步?

【葬禮人生.五】人無法學會不悲傷  政府忽視喪親輔導

更多《香港01》周報書評:

【書評.張岪與木心】死亡的序曲與終章

【書評.考工記】走進古宅探索記憶 以小人物一生記錄城市變遷

【書評.給孩子的港臺散文】老少咸宜的人間煙火

【書評.伊斯蘭式幸福】日本女作家筆下伊斯蘭 陰影下的幸福日常

【書評.划向北方的女性】樂齡女性如何安度黃昏歲月

上文節錄自第20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3月9日)《《凝視死亡的公開課》 深度探索生命必經之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