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深度】當「反對內地醫護援港」 究竟「反對」什麼?

撰文:羅嶼
出版:更新:

《香港商報》早前(7月21日)轉載內地公眾號「碩鳴灼見」的文章,當中引述消息稱特首林鄭月娥鑑於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已向中央請求醫療援助,而上海等地更有醫務人員已經接到指令,整裝待發。消息一出,旋即引發不少爭議,有人以香港醫護人手充足為由反對,也有人認為兩地醫療用語有別恐怕造成混亂;中聯辦則反駁稱,這些奇談怪論充斥「傲慢和偏見」,令人「震驚及不恥」。平情而論,當港人反對內地醫護馳援,反對的究竟是什麼?當中有哪些是基於事實而衍生的憂慮,有哪些是源於誤解而產生的恐懼,又有哪些是冠冕堂皇的政治炒作?

誰在大做文章?

「馳援」消息還未經官方核實,就引起本港社會普遍反感。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指公立醫院醫生以英文書寫病歷,而大陸醫護講普通話及寫簡體字,認為雙方難以合作。香港護士協會亦發聲明,指國內醫護人員不符合本港法例和專業守則,且無法保障能夠提供適合香港專業標準的護理服務。有網民甚至發起轉載「拒絕接受內地醫護治療」聲明的行動。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指公立醫院醫生以英文書寫病歷,而大陸醫護講普通話及寫簡體字,認為雙方難以合作。(資料圖片)

然而,平情而論,兩地醫療系統固有不同,但用常理論斷,語言根本不應構成問題。中國曾對逾百個國家及世衛組織、非盟等國際組織提供緊急援助,此前也曾派出醫療隊伍馳援疫情嚴重地如伊朗、塞爾維亞、意大利、柬埔寨等國;因此,有理由相信,無論是對話還是書寫,理應能夠順利溝通,那些所謂的香港與內地的簡繁體之差別,就更不應被搬上枱面講。

對於業界提出的內地醫護來港的現行法例,香港醫護固須取得執業資格;不過,根據《醫生註冊條例》第29(a)條,所有在香港服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可以豁免註冊,而在其服務於或擔任指明職位或崗位時,須當作註冊醫生;另據《護士註冊條例》第26條,以護士身份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務的人,以及以忽視身份由政府全職僱用以履行其職責的人,可以在豁免註冊的情況下仍然被視為註冊護士或登記護士。所以,假如香港疫情進一步惡化,港府大可根據《基本法》第14條,向中央人民請求駐軍救助災害,而香港駐軍便可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派出部隊協助救援,當中包括毋須在港註冊也可執業的醫護人手。

民建聯及工聯會與中聯辦副主任何靖會面,,盼中央能夠施以援手支援全面檢測。(民建聯提供)

爭議聲中,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工聯會會長吳秋北等人與中聯辦副主任何靖會面,盼中央能夠施以援手;工聯會副理事長麥美娟還指出社會應放下政治偏見及在防疫工作上的保護主義。特首林鄭月娥上周也在總結過去一個月抗疫工作的文章中提及事件,批評「別有用心」的人藉此散播謠言,又指有人聲稱內地醫護會藉治療把港人基因樣本送回內地是「抹黑中央和破壞特區和中央的關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被記者問題香港是否需要中央提供協助時,則稱「醫療人員方面絕對唔係我哋嘅議題,大家不須在這方面過分擔憂」。

不難看出,無論泛民抑或建制,或多或少都就「中央馳援」大做文章,令問題失了焦點,不但未能客觀因應香港疫情所需而請求「內援」,甚至藉此炒作至政治對抗的層面。至於特區政府,例如張建宗斷言香港毋須內地協助、又叫港人毋須過分擔憂,這般曖昧不明的態度,似是折射出他也對內地醫療有所顧忌,不禁令人懷疑連當局都不願接這個燙手山芋——但就算是燙手山芋,也是關乎公共衛生危機的大事,難道可因為棘手就不聽、不看、不去做?

張建宗曾指出香港毋須內地協助、又叫港人毋須過分擔憂。(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他們擔心什麼?

問題是,當公共衛生問題再次「不小心」落入政治表態怪圈,所有信息似乎都可被套用至各方陣營。例如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便對《香港01》表示,自己與護協不支持內地醫護來港,並非所謂的「民主派站隊」,而是另有擔憂及考量。他解釋,護協之所以提出內地醫護來港執業需要「有效證明」,並不是不了解個別醫護可獲「豁免註冊」的安排,而是擔心一旦港府未有制訂妥善的分工制度就貿然引入內地醫護,或會造成大眾疑惑、引起混亂。

所以李國麟建議:「如果請內地護士來幫手,統一作為獲得認證豁免的護士,僅在政府新開的醫院、如方艙等臨時醫院中工作,公眾就會知道這間醫院採用的是非本地的護士。」這樣一來,在面對未知的醫療事故或權責問題時,就會比較清晰,容易管理。

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便對《香港01》表示,自己與護協不支持內地醫護來港,並非所謂的「民主派站隊」,而是另有擔憂及考量。(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對於「陸港醫護水平參差論」,李國麟嚴肅指出,他與護協未有尊己卑人之意。他自言無權評價內地護士的醫療水平,但知道內地派往各地支援的醫護隊伍都是優秀人選。不過,他也提到,各地醫療體系的考核和工作準則不一,即使是香港護士到內地支援,也須經過評定,所以如果當局請求內地醫護援港,也應該提供法律解釋、訂明服務標準,方能消弭差異。

李國麟亦認為,香港護士人手向來不足,但當務之急是醫院的硬件設備越來越緊張,不少病人確診之後還要留在家中輪候病床,所以不是請了外援就萬事大吉,還須好好思考如何善用現有資源。例如利用「公私營合作」,當位於亞洲博覽館的「港版方艙」啟用後,可先調動公立醫院的兩萬多名護士,再考慮私家醫院的三萬多名護士支援。

+3

其實,在《香港商報》轉載有關消息當天,內地《財新網》就引述上海衛健委宣傳處人員表示,未曾聽過有關消息。鑑於全球疫情持續,而香港第三波爆發仍未有放緩跡象,香港到底需否內地醫護「馳援」,目前實在難有定論,相關討論最多只算是「未雨綢繆」,但社會對內地的誤解和偏見,卻可見一斑。

相關文章︰

新冠肺炎|亞博方艙醫院今接收患者設500病床 醫護每日視像問診

新冠肺炎・圖話|亞博「方艙醫院」啟用 收無病徵或病徵輕微病人

新冠肺炎|內地建檢測及方艙醫院支援隊 7名先遣隊員明天抵港

新冠肺炎|亞博館方艙醫院初期僅設5浴室 9名醫生照顧500名病人

如欲瀏覽更多深度報道,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

224期《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BNO擴權突顯英國偽善 雙重國籍港人須二擇其一?

【立法會】「和理非」告別議會 民主派「前浪」為「溫和」辯

【港版納指】 恒生科技指數獨欠港資蹤影 港科企何以難崛起?

【科技.未來】 希望、天問、毅力相繼升空 火星探索競賽正式打響

最「香港」的香港導演 許鞍華:精誠創作,能屈能伸

疫後夜晚城市醒來 夜生活拉動中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