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甩教仔學】要小孩「爭崩頭」 家長的三大詭辯

撰文:任建峰
出版:更新:

在入正題前,這篇文只會討論小孩在各種比賽內受壓要「贏」的情況。
其他與功課、補習、課外活動、學校與家庭教學等有關的大議題(或在這些大範圍下的更具體議題),
我將來有機會再逐一討論。

做細路嘅唔係應該開開心心渡過童年?到底家長有咩理由要仔女爭崩頭?(iStock)

上星期,我憶述在一場兒子曾參與的朗誦比賽中見到父母只求得勝、不理小孩感受的各種醜態。其實,這種父母在不少三、四十歲中產人士圈子都會不時遇到、或至少聽過朋友提起。當大家與這種父母討論為何要這樣好勝、要小孩在各種比賽「爭餐飽」時,通常都會有幾種較籠統的答案。

【相關文章:《一場朗誦比賽 讓我看到醜態盡現的父母》】

 答辯(一)

「我們都不想,但香港教育制度要我們這樣做。」

不少好勝父母都喜歡把責任推給香港的教育制度,說是其高壓本質令到家長壓力大及覺得需要靠各種比賽獎項去令小孩在眾人中突圍而出。

這種邏輯有兩大問題。首先,如果這真的是教育制度的問題,為何好勝父母這個現象,同樣會在教育制度較為低壓的西方國家出現?不少香港父母以為,西方的父母是不會這樣好勝、是對小孩鬆散的。在一些香港父母較喜歡要他們小孩去「鬥」的東西上(如朗誦、音樂、作文、畫畫等),不少西方父母的確未必會那麼着重。

不過,無論是歐美或澳紐,如果大家在星期六早上去到各社區的運動場,你都會見到一些超級「肉緊」的父母在旁呼呼喝喝,責罵小孩運動表現不合格,不少小孩亦同樣地會因此痛哭,與我上星期形容那些情境不相伯仲。同樣地,如果好勝地理由只是源於教育制度,為何還會有華人移民西方後,仍然會推小孩去好像十項全能那樣出去各樣比賽(至少我媽媽生前的澳洲華人朋友中都有部分是這樣)?

第二,其實現在香港各種課外活動的各種比賽已經十分泛濫。為何會有那麼多比賽?就是因為父母對這些比賽有「需求」。但既然有那麼多比賽、有那麼多獎,其實就算小孩「贏」了不同的比賽都已經意義不大,因為各個獎都已經是花多眼亂。既然如此,逼小孩求勝又怎會幫到他們突出呢?

西方國家的父母對子女課外活動表現同樣肉緊,只是「鬥」的東西未必是朗誦、音樂、畫畫等。(Getty Images)

 答辯(二)

「我們都不想,個個父母都是這樣,我們不能不跟。」

這個論點與以上的那種「突出」心態剛剛相反,就是既然個個父母都是這樣要小孩去「鬥」,如果自己都不推小孩去好勝就好像會好「蝕底」。論點潛在的「給你小孩『贏』了又如何」問題我已在以上提過。

但更重要的是,誰說人人這樣做,我就一定要這樣做?如果是「不想」的,即表示大家都覺得這樣給壓力小孩、讓他們不開心、使他們好勇鬥狠或信心全失(或兩樣同時發生)的風氣是不可取的。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跟?不跟又如何?難道會好像北韓人在金正日死時不「跟大隊」痛哭的後果那樣嚴重?既然不是,但作為父母還去跟一股自己都覺得是不好的風氣,我們又為小孩帶來什麼訊息、什麼價值觀?

 答辯(三)

「其實,讓孩子早一點知道這個世界競爭有幾大、有幾殘酷是好事。」

在大約十九世紀前,小孩應該有童年時光這個概念根本不存在。因此,窮的小孩就要像成年人那樣出來工作,較富有的小孩就從小已經要在行為上學到像成年紳士淑女一樣,沒有童年可言。但隨着人類文明在這一、兩百年的進步,人類就逐漸發現小孩有個較簡單、較天真童年的重要性,因而逐漸改變我們怎樣栽培小孩的作風。

然而,如果我們要小孩在年幼時就已經要他們像成年人那樣「爭崩頭」,我們其實是否變相褫奪了他們的童年?再者,如果我們在小孩年幼時就已經向他們灌輸只許勝、不許敗、一切都要去「鬥」的心態,我們其實是在培育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還是一個只懂功利及一切以勝負衡量的無情機器?我們真的想小孩覺得弱肉強食是必然、是沒有問題的嗎?

還有,其實小孩是否需要「由細鬥到大」才會在成長後有競爭力?我不是專家,我沒有客觀答案。我只知道的是,在我工作生涯遇過處事最有幹勁的律師,當你與他們談起童年時,原來他們不少都是在鄉郊過着鬆散、無憂無慮童年的。我見不到他們的童年會教他們不懂得何謂競爭。

 總結 

「爭崩頭」真的是為小孩好嗎?

公道一點說,我相信當某些父母要迫小孩出去各種比賽「爭崩頭」求勝時,他們都是想小孩好。但我就對這是否真的是對小孩「好」有很大的懷疑。又或者,這根本就是一個價值觀問題:我們究竟想小孩長大成為開心、快樂、善良人,還是一切只看重功利、勝負的「成功」人士?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或團體,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