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重建】社工隊助春田街居民爭權益 突被撤換疑有政治因素

撰文:何潔泓
出版:更新:

每當重建,直屬發展局的「市區更新基金」(基金會)都會公開招標,聘用社工隊服務街坊。紅磡春田街正處於市建局出價收購的階段,基金會在沒有諮詢居民下更換服務兩年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社工隊。資深社工指,局方一般不會在重建未完成前更換隊伍,以免交接狀態中斷雙方長期建立的互信關係。有街坊懷疑此舉源於重建期間「社工讓居民知道太多爭取權益的資訊」。

紅磡春田街正處於市建局出價收購的階段,基金會在沒有諮詢居民下更換服務兩年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社工隊。(馬熙烈攝)

由社工隊協調    春田街街坊曾向市建局「成功爭取」

一般重建項目長達5至6年,街坊和業主面對的處境包括:刊憲後人口凍結、應對安置及賠償政策、尋覓搬遷選址、申請公屋上樓等。社工隊負責協助處理各種問題。

2012年10月,基金會委任「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到觀塘、紅磡和大角咀等地,協助受重建影響居民,合約期至2016月12月底。基金會回覆記者查詢,確認將更換社工隊。有行內社工表示,局方從未在重建完結前更換隊伍。

「關注舊區住屋權益社工聯席」召集人王琼澧做過10年重建社工隊,他表示春田街的例子十分特別,街坊在重建過程中成功爭取兩項訴求,包括首次爭取到市建局在城規會通過規劃藍圖前出價收購、以及局方結合該樓宇市價(即殼價)及以「同區七年樓齡」市值減去「殼價」的差額(即自住居所津貼)出價。(市建局曾提出先出殼價、待項目獲城規會通過後再補津貼)。

一般重建項目長達5至6年,街坊和業主面對多種處境,社工隊負責協助居民處理問題。(袁智仁攝)

前重建社工:換社工沒有先例   破壞街坊及社工信任

5月初,居民自發成立「鶴園春田商住大聯盟」,聯合立法會申訴部和區議員,向市建局爭取訴求,期間社工隊擔任協調與聯絡工作。王琼澧指,居民成功向市建局爭取的例子少之有少,有街坊懷疑「成功爭取」惹來局方不滿繼而撤換社工,亦屬合理。

他批評此舉令基金會的獨立性大受動搖。2011年前,社工隊由市建局直接撥款,街坊便認為兩者是「自己人」,普遍不信任社工。2011年,直屬發展局而獨立於市建局的「市區更新基金」成立,部門直接聘用社工隊,增加居民與社工之間的信任基礎。

王琼澧認為,基金會今次沒有諮詢及通知居民,自行更換社工隊,完全破壞基金會的獨立性,更會影響日後社工落區時「被信任的可能」。他建議基金會決定前應與當區居民及組織溝通。

關注組寫了數封推薦信,讚揚社工服務質素,希望保留社工隊。(受訪者提供)

街坊:已跟社工建立關係  撤換疑涉因政治因素  

在春田街住了30年的汪先生對撤換決定表示失望,他批評基金會事前沒有諮詢居民,又指不少住戶滿意該社工隊的服務,不願更換人手。

早前,關注組寫了數封推薦信,讚揚社工服務質素,他們又多次致電基金會,可惜一直未獲實際回覆。汪先生憤怒地說:「重建已令居民承受好大壓力,市區更新強調居民參與,但決定撤換之前,有沒有問過我們意見?基本的準則何在?」

他強調居民作為服務使用者,是首當其衝面臨影響的一群,「基金會理應聆聽街坊需要,由居民參與評選過程。重建區有好多老人家,他們很難重新適應一段關係。如今要換人,接手的社工隊要花大量時間重新家訪,逐家逐戶了解處境,就算了解到民情,也未必建立到信任,關係是講求人夾人的。」

春田街街坊李太表示,她曾向市建局職員查問重建項目的進展,職員對於她得知項目正待城規會通過,便回話「你聽社工隊講?」,於是她懷疑更換社工隊與政治因素相關,源於「局方覺得居民知得太多」。記者曾向「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社工隊查詢,他們表示暫沒回應。

街坊汪先生強調居民作為服務使用者,是首當其衝面臨影響的一群,基金會理應聆聽街坊需要。(馬熙烈攝)

發展局轄下基金會:沒有政治因素 公開招標為了引入競爭

記者曾向基金會行政總裁黃錦文查詢,他回應撤換決定「絕對沒有」涉及政治因素,並解釋公開招標才可引入專業競爭。

對於「評選過程沒有參考該區居民意見」的批評,黃錦文否認並表示基金會有參考機構年報、服務往績,和服務使用者的意見。他繼而指出一個實際困難,「如果過份以『居民意見』作標準,其實不必公開招標,因為不少申請團體都沒有重建服務經驗,沒有街坊意見可被參考。」

至於「撤換使街坊需要重新適應」的批評,黃錦文點出社福機構的矛盾之處。他反指機構所入的標書,佈滿不同重建項目,如果他們中標,其實自身的加入,都會撤走舊人。因而認為機構自己都覺得撤換社工的做法「沒有問題」。對於有居民批評基金會「沒有諮詢街坊意見」,他回應將會積極改善。

12月12日,關注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及邵家臻亦將與基金會主席及行政總裁會面,繼續跟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