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曾俊華參選,民主派300+的力量何在?

撰文:陳家洛
出版:更新:
執筆之際,曾俊華已辭職準備入閘,葉劉淑儀又即將宣布參選並自信夠提名入閘,林鄭不去馬的話,那就是等於讓曾俊華順利地勝出,他不用民主派協助,「造王」戲碼就可免則免了,民主派300+的力量可謂到此為止。
陳家洛

梁振英上周五突然宣布不會尋求連任,令兩日後發生的選舉委員會的選舉增添一些話題。我沒有水晶球去預知選舉結果,但特別留意到評論家的兩點觀察:

第一,因梁振英不連任的消息令香港人高興,連帶20多萬選民也可能鬆了一口氣,因而壓低投票意欲;
第二,ABC的拉票策略因走掉了C而頓時失去支撐點,對民主派的選情不利。

求變之勢已成 投票率史上最高

任何分析必須基於一些假設,判斷才有其邏輯,以為梁振英不連任的消息會影響投票率乃至投票結果,是「心戰捆綁選戰」的分析方法。問題在於,基於「小圏子」的本質,我們一直沒法有效地接觸不同界别共20多萬的選民,從而嘗試了解他們的態度和訴求。大家唯有基於「建制」Vs「民主」的分界線,然後憑一些觀察和局限的消息以估量各路人馬動員的後果。

上星期在本欄提出了「憤怒的人民」對朝野的政治特權階級說「我們受夠了你們的爛show!」香港人,不管政治傾向是黃是藍,今次選舉正好突出要變的「集體意志」,即使在梁振英不連任的消息之前,搶灘求變之勢已成,既然民主派要「乘勢而上」,保皇的也沒理由放棄行使特權吧!

所以,選舉當天截至下午5時半,還有4小時才結束,但投票人數和投票率已經超越上屆,選民求變之心沒有受梁振英已宣布不連任的消息影響,過往不熱衷參與的選民,成為「首投族」,推高了投票率,最終有46%,超過10萬選民參與。

評論家此中還有一個變調,認為如果梁振英保持備戰狀態,倒梁氣氛可以令投票率更高了。歷史無回頭路,這個猜想只是一種不能證明的個人意見,大家不必認真。

醫學界「真普選醫生聯盟」、衛生服務界「衛·真普30」、工程界「進步工程」及建測規園界「Covision16」等「民主300+」的候選團隊,於選前一周聯合宣傳,批評特首梁振英為連任,不惜利用司法程序,試圖褫奪民選議員資格。(黃雲娜攝)

防範「沒有梁振英的梁振英路線」 民主派選委能達共識

在整體結果方面,民主派的300+選委目標已經達成,事態發展同樣否定了文首引述一些評論家的說法,即ABC的拉票策略因走掉了C而頓時失去支撐點,因而對民主派的選情不利。即使在民主派「超額報名」的高等教育界和社會福利界,建制精英也無緣晉身選委。這兩個界别的民主派選民,連同其他專業界別的同路人,應該不會天真的以為「振英一走,天下太平」!見過黑暗的人民,首先是防範黑暗重臨,即是所謂「沒有梁振英的梁振英路線」,會由下任特首所遵循。從民調結果清晰可見,市民不能接受負責政改、對梁振英有讚無彈的林鄭月娥,以及一直對23條立法念念不忘的葉劉淑儀。我相信民主派選委在這個問題上容易達致共識。

民主派提出「要換人亦要換制度」,是基本的常識,只不過嗌完口號之後,選委之中最多人跟從的卻是「隨機應變」的思維方式,而不是採取進攻的策略來撼動人大831框架。這是因為小圈子權力遊戲的先天局限,民主陣營可以表達政改立場,卻不能影響大局。

在明年3月的特首選舉,候選人取得601票就可以當選,在1200人小圏子之中民主派的300+其實依舊相當被動,而今屆既不願意再推薦民主派的候選人以免「倒票落海」,他們的所謂影響力,關鍵已經不是在於可否建立團結統一的談判定位,而是在於建制派本身內部的撕裂有多嚴重,給予民主派有可乘之機的空間。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正式辭職。(資料圖片)

民主派300+影響力 視乎林鄭月娥參選意向

執筆之際,曾俊華已辭職準備入閘,葉劉淑儀又即將宣布參選並自信夠提名入閘,林鄭不去馬的話,那就等於讓曾俊華順利勝出,他不用民主派協助,「造王」戲碼就可免則免了,民主派300+的力量可謂到此為止。

如果林鄭月娥又加入的話,部分想像可以「造王」的民主派應該會「順應民情」靠攏曾俊華多些,雙方也許會討價還價一番,民主派要換制度的話,曾俊華即使未能在政改問題上「還價」說服民主派,他已經可以化身成為lesser evil of the three,與及在不觸及北京神經的範疇外,對不同的專業界别讓步,乃至吸納溫和民主派成為競選幕僚,用來分化民主陣營,又可以推高自己的民望,屆時民主派300+只可能各自演譯「階段性的成果」了。

無論如何,一眾建制選委分批上深圳「領旨」,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忽發奇想,若民主派300+獲邀上京「交流」的話,更可以低成本地助北京屬意的人選化險為夷!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