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周】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逾200年 為世界帶來了甚麼?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1815年4月5日,印尼松巴哇島的坦博拉火山大爆發。這是人類有紀錄以來最大型的火山爆發之一,死傷者無數。不過,今天的話題除了自然災害外,還有更意想不到的結論,例如你知道今天單車的發明,是因這次火山爆發而來的嗎?

坦博拉火山今天仍是活火山,但活動已沈寂下來一陣子。(網絡圖片)

天災帶來的災害確實可怕,但坦博拉火山的爆發卻同時衍生了影響深遠的人文與科技成就。美國《紐約時報》回顧這段歷史時稱這為「改變了人類歷史200年的大爆發」。若沒有這場爆發,人類會是得到更多,還是失去更多?

坦博拉火山海拔高度達到2850米,火山口直徑達6至7公里,是印度尼西亞群島中最高的山峰之一。200年前今天,坦博拉火山發生大爆發,威力達到火山爆發指數(VEI)的第二高七級。人類有記錄史上僅發生過6次如此規模的爆發,堪稱災難。

  近十年萬人死亡的大慘劇

沒有人得知這次爆發的實際情景,因能近距離目賭爆發瞬間的人都被即時襲來的飛石砸死或泥石流淹沒。但在遠處的人紀錄了這恐怖一刻:火焰從頂峰冒出、大地開始震動、突然爆炸聲震耳欲聾、遠在數千公里外都能聽到。爆炸持續了數天、火山灰從天空擴散、有如魔爪的向遠處不停伸延。

即時的影響至今未有定讞,據說當年仍是荷屬東印度群島的印尼受到毀滅性的破壞,最少有逾萬人即時死亡。但隨着火山灰逐漸擴散,阻擋了陽光造成氣候變化,帶來全球性影響,最終造成近十萬人死亡。

  無夏之年 全球溫度下降天氣反常

1816年被稱為「無夏之年」,被懷疑是因坦博拉火山爆發所致。火山灰造成的巨大雲層蔓延全球,讓全年的氣溫下降。美國東北部與加拿大6月竟下起雪,賓夕凡尼亞州到7月仍可見河水結冰;歐洲則出現暴雨水災,天氣反常造成農作物嚴重失收,適逢拿破崙戰爭結束人民生活雪上加霜,多個地區出現糧食不足和餓荒。英國人稱1816年是「凍死之年」、德國人說1817年是「乞丐之年」,火山爆發的影響此續了往後數年。

1816年歐洲的天氣出現反常,大部份區域平均溫度都下降。(網絡圖片)

  百無聊賴生出《科學怪人》

但是,天災的破壞亦帶來了人文進步。1816年5月時年19歲英國作家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前往瑞士度假,但因天氣反常連日降雨關係無法外出。在百無聊賴下眾人決定以寫作打法時間,結果雪萊寫出了她的代表作《科學怪人》;影響了她的私人醫生約翰•波里道利(John Polidori),讓他在3年後寫成了短篇小說《吸血鬼》;兩部作品在文學界扮演重要角色,影響至今。

而火山灰籠罩的天色亦成為藝術家的題材,稀薄的火山灰令黃昏天色更漂亮,黃紅色的景象刺激了當時歐洲藝術家,繪成了多張精彩作畫。如英國風景畫大師特納(J.M.W. Turner)捕捉了當年的景色,繪成了作品《奇切斯特運河》。他後來根據所見所聞,繪成了多幅火山爆發的作品,如《蘇弗里埃爾火山爆發》與《維蘇威火山爆發》等。

  迫使科技進步 發明單車雛形「雙輛跑動機」

而除了文學與藝術外,科技亦有相當的影響進步。無夏之年帶來糧食短缺,亦造成大量家畜死亡,作為當年主要交通工具的馬匹也不例外。為尋找替代品,德國發明家卡爾德萊斯(Karl Drais)發明了一個名叫「雙輪跑動機」的機器,也就是今日單車的雛形。

特納的維蘇威火山爆發《Vesuvius in Eruption》。(網絡圖片)
卡爾德萊斯的發明「雙輛跑動機」,成了今日單車的雛形。(Getty Images)

天災帶來的災害確實可怕,但坦博拉火山的爆發卻同時衍生了影響深遠的人文與科技成就。美國《紐約時報》回顧這段歷史時稱這為「改變了人類歷史200年的大爆發」。若沒有這場爆發,人類會是得到更多,還是失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