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再搵工會否被DQ? HR達人話你知是「大膽」定「懶型」

撰文:陳彥婷
出版:更新:

每天被困死在那數十呎斗室內營營役役,對於一些打工仔,一遇上惡上司,要委屈「食死貓」的時候,窗外的自由空氣便為之心動。
「裸辭」一詞在近年興起,對一些人來說是勇氣的表現,如人生教練Anna Lundberg在年初分享了她在裸辭所學會的事,當中不外乎是離開穩定狀況並不如想像中恐佈、所有東西在最後都會迎刃而解,而市面的大小報章上亦不難找到一些人裸辭到異地當義工或是創業等勵志故事;不過,仍有人擔心若在及後時間重返職場時,僱主會否因自己曾經裸辭而扣分?

時下流行裸辭,但對打工仔是好是壞?(iStock)

對於裸辭,坊間有不同的理解,但對人稱「Son姐」的獵頭公司CEO張慧敏而言,裸辭只不過是個冠冕堂皇的包裝。「我覺得裸辭現在已成為一些人想做一些事但『唔夠照(不夠說服力去解釋)』,無法找一個足夠的理由去說服別人而拿出來的擋箭牌。」Son姐認為裸辭是「咩都唔要就走、劈炮、悔氣的造法」,又說大眾對裸辭有誤解,「好似好有遐想,好有憧憬,好型」,又認為工作假期、去長期旅行都不能稱為「裸辭」,「你take a break就take a break,不要再將這當成潮語,以為這是很型的包裝。」

要做個醒目打工仔,記得睇多幾條「職場處境題」啦!
(按此進入)

Son姐認為,就算老闆沒有要加薪的意思,但工作上的成就仍是屬於打工仔自己的,所以無論結果如何,大家亦不算蝕底。(受訪者提供)

大眾最關心的是會否因為自己曾經裸辭而在求職時被比下去,Son姐坦言裸辭有予人不成熟的感覺,所以大家毋需刻意以裸辭來交待離職原因,「如果你跟我說是因為工作不愉快而裸辭,那我便會很擔心你現在回來找工,不知道你下次會不會又裸辭。」問到若有2個同樣合資格的應徵者,曾否裸辭會不會是大考慮,Son姐指她會按其應徵工作與應徵者的性格而定,「如果這工作需要的人是具創意,我可能選擇夠膽take a break的一個。如果這工作是很repetitive(重覆),那我可能選那個較乖巧聽話的。」

但Son姐不反對年輕人若在看不清前路,甚或是在3、40歲的仕途上遇到樽頸時,選擇休息來作緩衝。她建議在重返職場時,以「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向僱主坦誠相告,「最重要是你能否說出為什麼要這個休息,以及當天決定要休息與今天所應徵的工作有什麼關係。」曾有年輕人對她說:「沒有,我趁後生,沒有經濟壓力,我又未結婚,不現在去(有這個空檔期),難道等70,80歲才去?」她表示這些回應既沒有刻意包裝,僱主亦會理解,甚至認為應徵者若從中發掘自己興趣,就會是一個賣點。

學多幾招實用搵工技巧,練成自己嘅「求職必殺技」啦! (按此進入)

對於應徵者如何解說自己的事業空白期,Erika在出席婦女基金會前訪問時說:「要毫無歉意地說,因為這是根據自己人生主次而作的決定,但不等於你缺乏野心、能力。」(受訪者提供)

有人認為空檔可以,但亦有人認覺得騎牛搵馬較實際。現為彭博環球多元共融主管的Erika Brown說:「我認為當你有一份工作時,更容易轉工,而且你在談判桌上亦有優勢。」過去多年來曾在公司任招聘人才工作,坦言裸辭未必會令僱主不請你,但當來到談判人工、福利時便可能有影響。「有份工作,你可以商議你的補償、職銜、職責……當你現有一份工作,不斷有人主動地招募你時,你便有更多談判籌碼。」

誰有資格去裸辭?
「當然看自己的bank book balance」,Son姐劈頭一句,「如果你有一家大細要養,講什麼,抹乾眼淚去工作吧。」另外,她說不要在自己盛怒下作決定,「如果早見工作不如意,便應該去計劃,而不是忍無可忍便走。」她又指「年輕人裸辭,我敢講99.9%都是意興闌珊,一時衝動下做的決定。」,她認為打工仔裸辭前要先了解原因,是因為人際關係還是工作狀況,不然來到下一份工作仍會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