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埔開展無障礙計劃 傷健人士也能欣賞自然的美

撰文:溫釗榆
出版:更新:

踏入秋冬,是過千隻候鳥到訪香港,在這裏過冬的季節,米埔在10月開始頓成觀鳥者天堂。不過,若身體有障礙、失明、無法說話或行走,甚至智力水平較低人士,能夠與平常人一起欣賞自然嗎?

米埔自然保護區是拉姆薩爾濕地的重要一部分,同時保留香港最後一片基圍和最大的泥灘。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下稱WWF)是保護區的管理員。今年,WWF獲得匯豐贊助,為米埔開展為期3年的「樂聚自然無障礙」計劃,從硬件和軟件上增設無障礙設施,希望令不同類型的傷健人士,包括肢體傷殘、視障、聽障及智障人士也能體驗大自然的奧妙。

踏入秋季,是候鳥到訪的季節,身體的殘障不會影響欣賞自然的機會。(龔慧攝)
WWF的導賞員與傷健團體的隨行手語翻譯是互補的角色,在維持正常溝通的基礎上補充生態知識。(龔慧攝)

導賞員接受手語訓練 「讀風景」體驗自然風光

針對傷健人士需要,導賞員接受一系列導賞訓練,學習「讀風景」,用口語向視障人士描繪周遭景色及雀鳥神態等特點。米埔過半數導賞員已掌握手語技巧,可為聽障人士進行翻譯及介紹生態知識。「一般的傷健團體隨行都會有手語翻譯,在維持溝通的基礎上,導賞員能針對雀鳥的專有名詞進行解釋,譬如「大白鷺」的「鷺」是指大、中型的禽鳥,不是馬路的路。」WWF的高級推廣主任(米埔參觀事項)梁銘諾解釋道。

無線傳送望遠鏡影像 坐定定「睇住芒」觀鳥

計劃花費15萬添置無線傳送望遠鏡影像設備和10台平板電腦,只要手持Ipad或智能手機,便可接收影像。「操作望遠鏡的技術並不容易掌握,對於肢體傷殘的人士,更加難配合望遠鏡而調整姿勢。無線望遠鏡設備可以滿足他們的需要,眼睛無須用力聚焦於望遠鏡,開闊的電子屏幕令他們也能更輕易地觀鳥。」WWF解說員張思敏說。

無線傳送望遠鏡影像設備可以實時直播,智能電話和平版電腦都可以接收影像。(龔慧攝)

增置3D雀鳥模型 增加感官體驗

WWF的生態專家針對視障人士參觀需要,與本地立體打印公司合作,設計立體打印的雀鳥模型並配置發聲系統,增加感官體驗。選中的雀鳥種類有香港特有的黑面琵鷺以及常見的翠鳥和赤頸鴨。WWF助理傳訊經理謝貝嬈說,「它們都是參照真實的個體原型製作的。由於不可能把牠們活捉下來掃描,所以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長時間觀察牠們的細節,包括鳥爪的紋理、型態等,同時參照大量圖片比對,希望盡量用模型再現。」WWF主張不要因計劃需要而影響候鳥的生態,盡量用其他方法滿足要求。

3D雀鳥模型不但形態接近真實,還錄有相應的雀鳥叫聲。模型配有凹凸字簡介,視障人士可以輕易「閱讀」。(龔慧攝)
「中學時期曾經來過米埔,但沒有這麼多體驗裝置。今次的參觀很愉快,導賞員非常生動地描繪雀鳥的細節和觀鳥屋外的風景,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希望有機會再來。」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輝仔
視力有障礙的輝仔本不熱衷雀鳥觀賞,但米埔人性化的配套令他對觀鳥產生了興趣。(龔慧攝)

無障礙觀鳥屋 輪椅也有泊車位

觀鳥屋外是的濕地是雀鳥的Canteen,不少雀鳥沿內后海灣到米埔覓食,這裏是雀鳥發燒友的必經之地。新式的觀鳥屋不但增建了無障礙通道,改善開門裝置,還為輪椅使用者增設「泊車位」。WWF的高級推廣主任(米埔參觀事項)梁銘諾說,「以往觀鳥屋的內部都設有很多木樑,令輪椅不能貼近觀鳥台,改良後的設計讓輪椅可以剛好地停泊在觀鳥台邊,讓傷健人士可更舒服地觀鳥。」

輪椅使用者以往只能在觀鳥檯的後方眺望遠處的雀鳥,如今輕輕一泊,輪椅就輕易停泊在觀鳥屋內。(龔慧攝)

傷健團體參觀費用

「樂聚自然無障礙」計劃下的參觀團體獲匯豐資助,費用全免,名額先到先得。​參加團體更有機會獲得交通資助,用作租借傷健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