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戰.來稿】小圈子選舉是中央的遊戲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特首選舉是由近一千二百人組成的選委會小圈子投票產生。但在特首選舉問題上,中央絕對會發揮主動權及控制權,這才能體現中央對香港的主權。

文:狄志遠(新思維主席)

選委會的組合可以說是兩大陣營,三大板塊。兩大陣營是建制及非建制,三大板塊是建制分成兩大板塊,包括所謂唐營,上屆支持唐英年的商界力量;傳統建制,主要包括人大政協,建制政黨及上屆支持梁振英的力量;加上非建制,形成三大板塊。

三大板塊的票源分配大約是唐營佔250至280票,傳統建制佔500至550票,非建制佔320至350票。

三大板塊成員在提名候選人方面會壁壘分明,但到投票時,由於是暗票,會出現很多暗湧。特首選舉基本上是中央及建制派的遊戲,非建制派只能發輝政治騷動,在選舉過程中,令中央及特區政府尷尬及為難。但最終中央仍有操控的能力。

中央在操盤方便,較能得心應手的是動員傳統建制五百多票,至於唐營的二百多票,可取但不穩。非建制票源就要逐個繋破。在操盤效果方面,可以界定有高中低指標。

高指標是中央造就心目中的候選人能高票當選,而令下任特首有個較好的開頭。達到這效果必需要從建制陣營的八百多票中,取得八成選票。另外在非建制中取得一成票。即是傳統建制的五百多票要穩,唐營二百多票要取半,再加上非建制陣營爭得卅至五十票,共達到七百多票當選,高過六八九。

中指標是使中央的候選人只能取得六百餘票低票數當選,票數來源包括,傳統建制五百多票,唐營取四分一,即五、六十票及小數目來自非建制。

至於低指標就是在第一輪投票中,只能穩守傳統建制的五百餘票,未能過選委半數,即六百零一票,要進入第二或第三輪投票。這樣中央就要面對很大風險,一旦非建制的三百多票全投白票,會可能令最後兩強,都不足過半而出現流選。這局面就是中央失控。

由於非建制取得三百多票,中央可管理的票,只有約八百票,如果票源集中,風險仍然不大,可以達到較高的指標。但如果建制有兩位或以上而同樣具相當實力的候選人,選情就會出現很多變數,中央的管理能力就受到很大考驗。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