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水質污染707次超警戒線 白海豚絕迹

撰文:鄭思思 鄧芯怡
出版:更新:

混濁的大海、消失的海豚,原來這一切都有機制避免,你能相信嗎?
港珠澳大橋工程當年通過環評報告,條件是多方面訂立了警戒線,一旦超標要立刻改善否則停工。不過《香港01》發現,工程在過去4年,水質污染超警戒線逾707次之多,中華白海豚數量亦連續5季跌破警戒線,可是承建商聘請的環境顧問公司,近乎每次均表示污染和工程無關,路政署和環保署亦接納報告,因此空有停工改善機制,卻從未啟動。《香港01》約兩個月前(4/12)就此向路政署查問,至今仍未獲回覆。

2015年1月17日拍攝的高空圖,顯示人工島南端流出黃泥水,污染大海。(政府測繪處相片,圖2)
2013年12月,人工島仍未成形,但附近一帶的海域已非常混濁。(政府測繪處相片,圖1)

政府測繪處的高空圖顯示港珠澳人工島工程,由2013年(圖1)至2015年(圖2),附近一帶均有海水污染,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關國雄更以「很污糟」來形容。他估計人工島南面地基工程一帶排出黃泥水,可能是填海新近沉積的泥沙,而非深灰或黑色海底瘀泥,但單看相片難以百分百判定污染源頭。關教授對污染表示驚訝,但原來政府一直知情。

邱誠武:污染超「極限水平」 未有適當補救行動前停工

 

政府當初為了保護北大嶼山藍藍的大海,環評制度規定承建商監測地盤附近的水質、空氣、噪音和中華白海豚出沒數量,共4方面數據,並訂立兩條污染「防線」。運房局副局長邱誠武去年11月還在立法會闡述這兩條線,指出如果監測數據超越「行動水平」(Action Level),承建商需要採取補救行動,防止環境質素變差;當監測數據超越「極限水平」(Limit Level),在未有適當的補救行動前(包括嚴格覆核機械及施工方法),工程不得進行。

 

水質污染 行動水平 極限水平
懸浮粒子(一般為沙泥)

23.5(毫克/公升)

34.4(毫克/公升)

混濁度

27.5 NTU

47 NTU
承建商 採取補救行動改善 未有適當補救行動前停工

《香港01》翻查自2012年起,港珠澳大橋工程共5份合約的監測數據,發現數據已清楚顯示水質污染超出極限。

《香港01》調查環評監測數據,由2012年有紀錄開始,審視超過75份顧問公司報告。(曾梓洋攝)

懸浮粒子超「極限水平」707次

 

工程首兩年差不多每月也驗出水辦污染超「極限水平」,而累積次數是數以百計。即使問題近兩年獲改善,但仍達兩位數字。原本一次都不能有的嚴重污染,竟一次又一次突破極限。

每一份工程合約的承建商各自聘請環境顧問公司,調查污染原因,但每次均表示和工程無關。(鄭思思攝)

污染無限,但邱誠武所講的「停工機制」卻從未啟動。翻查承建商聘請環境顧問公司所做的監測報告,原來每次調查結果近乎一樣,不斷重覆那幾句話:「監測站附近並沒有主要海事工程進行,而抽水辦期間,管制區附近所有沙土物料安裝、填石、船隻維修和屏障維修等工序,都在防沙網內進行,這些活動不像會對水質造成影響,因此這些超標數字被視為與工程無關」。707次超極限水平,只有2次,報告說和工程有直接關係。

承建商委託顧問公司調查:污染和工程無關

顧問公司說其餘705次污染均和工程無關,當然無需停工改善,但究竟污染從何而來?監測報告無提供確實答案,估計是珠三角水域本身的水質污染,或源於海上其他工程(沒指明甚麼工程)。這些結論,這些監測報告, 工程四年間每月都做,每月也交路政署和環保署審批,而全部均被接納。同一套邏輯,亦套用於中華白海豚身上。

感歎號代表該季度跌破「極限水平」,即海豚數量較工程前基線下降逾六成。
環保監測報告指中華白海豚消失是基於「大自然變化」,和工程無關。(鄭思思攝)

截至最新報告, 中華白海豚已經連續5季「被消失」,數量較工程前的基線大跌逾六成,超出「極限水平」,當中還有很多月份是茫茫大海中一條海豚也找不到。不過環境監測報告卻認為和工程無關,指「觀察不到工程對海豚造成不能接受的影響」,認為海豚急降是「自然的變化」,又或者是其他人為因素,例如高速船愈來愈多,以及因為本港2012年底起禁止拖網捕魚,可能引致海豚游到內地水域追逐拖網漁船食魚。這些調查結果,這些解釋,同樣被路政署和環保署批核和接納,無需啟動停工機制。

這個一心保護環境的「極限水平」機制,究竟能否保護環境?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洪家耀,當年有份釐定「極限水平」,更一度為工程拍宣傳片,介紹工程保護白海豚的措施。5年後的他不禁歎一口氣:「我無後悔過,因為我是真心相信制度才可以保護我們的環境,只可惜制度落實不到。」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洪家耀2011年為港珠澳大橋拍宣傳片,介紹工程的環保措施。他說至今不後悔。(路政署網頁截圖)

洪家耀:承建商推卸責任 政府欠監管

洪家耀說當時釐定「極限水平」時已非常保守,沒料到工程對白海豚的破壞遠較想像中大,但因為工程涉及5份合約多個承建商, 大家各自委託顧問公司做報告,變相互相推卸:「工程複雜的地方是有幾份合約,你好難指出哪一份單一合約出問題,或三五個承建商都出問題,抑或真的和大家都無關係?結果便推來推去,但作為工程的倡議人,路政署應該承擔責任去改善。環保署亦應該看報告把關。」

洪家耀說海豚不斷被消失,擔心未來三跑工程會進一步摧毀牠們的生存空間。(陳焯煇攝)

「環評鬆散,法例無力。」水質專家、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亦批評監測制度是「無牙老虎」。他從未聽過任何工程因污染超標而停工,而環境被污染後往往無法逆轉。他說根據監測報告數據,北大嶼山海域的「懸浮粒子」和「混濁度」都超出極限,即細小的泥沙會黏附魚鰓,有可能導致大批魚窒息致死,加上太陽不能穿透海水,浮游生物難以生長,因而影響整個食物鏈,「魚毛蝦毛」、大魚,以致中華白海豚都因為無食物而要遷徙。他無奈說:「現在環評變得文件化,空洞無力。需要檢討,要更嚴格,批出(環境許可證)時,條款要明確,令檢控更容易,更有阻嚇力。」

上屆籌組7人親建制名單「高教呼聲」的公大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則表示,考慮籌組2至3人名單,主張專業自主,不提政治訴求。(資料圖片)

路政署近2個月後仍未回覆查詢

除了水質和中華白海豚響起警號,空氣亦累積有19次超出極限水平,噪音1次。不過顧問公司的監測報告同樣認為是和工程無關。

為何污染通通和工程無關?究竟環評監測制度有沒有成效?

這些質疑,我們2個月前(4/12)已經向工程倡議人,路政署查問原因,但至今仍未獲回覆。記者多次投訴不果。

我們昨天(28/1)亦另外向環保署查問接納報告原因,暫時未回覆。

 

後記

報道刊出當天,路政署署長劉家強在立法會被議員質詢方作出回應。他指707次水質污染超極限水平,只有2次和工程有直接關係,事後經承建商補救後,水質已回復正常,至於其他超標情況,可能因為船隻在淺水地方航行時,揚起海泥。

 

環保署在2月6日回覆,指署方在港珠澳大橋工程的東北和西北海域設有海水監測點,並沒有發現工程懸浮固體水平異常。即使如此,本署十分重視今次報導,尤其是一些高空照片顯示的情況。署方正就此作深入調查,確定是否需要加強監察力度,如發現有違法情況和證據,定必作出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