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笑聲笑聲滿載對抗的溫馨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一個音樂頒獎禮,卻成了本港最大話題。(毛記電視網站)

若昨晚有用Facebook的話,相信也不能倖免被毛記電視的《勁曲金曲分獎典禮》瘋狂洗版。這場前所未有的分獎典禮號召力之大,在門票瞬間售罄後,能夠找來Now舉行直播,地方組織自發落區轉播,Neway以此作招倈已可見一斑。而整個分獎典禮,笑聲不絕的背後,其實充斥著一股對抗的意識。

 

填補「流行文化真空」的game changer

 

近年香港通俗流行文化的疲態盡現,陷於死氣沉沉的悶局之中,引起大眾共鳴和追捧的明星、歌曲、節目買少見少。十三億市場吸引力(和吸金力)強大,很多昔日在演藝界電影圈具領導性地位的名導、一線演員,都寧願長年累月北上「搵人仔」,中港合拍片成為主流,針對港人的文化口味、貼近本地社會脈絡、反映時代面貌的作品數目銳減;一台獨大、缺乏競爭的電視圈生態亦是一潭死水。大台TVB出產之劇集質素參差不齊,多淪為網民茶餘飯後的批評、取笑對象,「電視撈飯」的流行文化黃金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

偽員是毛記成功的重要因素。(符祥定攝)

毛記電視自8、90年代歌舞昇平的香港流行文化中吸取養份,糅合商台DJ創作傳統、網絡(主要啟發自高登討論區的「派膠」文化)抽水文化以及《歡樂今宵》的俚俗趣劇模式,也有香港電台長壽節目《頭條新聞》的惡搞精神,舊曲新詞便是其中一大元素。毛記電視的《六點半左右新聞報導》、《星期三港案》、《勁曲金曲》等節目取名,以至一眾名字戲仿TVB新聞報導員的「主播」如東方昇、黃慘盈和盤菜瑩子等,無一不是針對大台的parody。

 

傳統媒體的不思進取、明星藝人的青黃不接,主流娛樂品味單一而空洞,令到大眾長期以來蘊釀出一種對主流娛樂文化的抗拒情緒。毛記電視以取笑大台、玩世不恭為形象,迎合年青網民的玩樂得來對現況失望的心態,具有宣洩效果,打響「解悶」頭炮;毛記又時常邀請河國榮等被大台忽視的甘草綠葉作節目嘉賓,既有為默默耕耘小人物抱打不平、提供亮相機會的仗義姿態,也能引起網民大眾對「集體回憶」的共鳴。

毛記電視可算是個依附在「集體回憶」之上作大規模二次創作的project,他們諷刺時弊的改歌,如《亞視永恆》,原曲都是來自90至00年代初家傳戶曉的流行曲,大眾本身對這些歌曲和背後的文化意義熟悉,即使賦予新詞,原曲旋律之出眾都令改歌收琅琅上口之效,在傳播上有先天性優勢。分獎典禮未必星光熠熠,卻有種令大眾爭相尋找直播渠道、聚埋坐低一齊睇的強大魅力,不少人見之大跌眼鏡。有賴在網絡空間傳播率甚高的「候選歌曲」,亦有賴那種隆重其事、熱熱鬧鬧的喜樂氛圍,在主流樂壇睽違已久。俞琤、MC仁驚喜登場令節目後段觀眾情緒達到頂峰,帶出一種彷似在看8、90年代的大型樂壇頒獎禮的既視感。毛記和分獎典禮,除了時事政治的投射外,最煞食莫過於反映出大眾對昔日流行文化、還「好景」之香港社會的懷舊鄉愁。往日的美好,對照今天的不濟,這種笑中帶淚的傷感,於牽動觀眾,尤為重要。

 

不過毛記是否只有消費集體情懷的內容?在分獎典禮的一些細節之中,我們可看到她一些頗為稜角的立場和態度。

俞琤當晚演說被網民瘋狂截圖轉載。(符祥定攝)

廢青與「老屎忽」的長期抗爭

昨晚的分獎典禮,可算是廢青戰勝「老屎忽」的一場漂亮勝仗。當「親生仔」主持不停戲謔地強調廢青的身份,並周融上身自嘲終日遊走於網絡世界的自己是社會的失敗者,這番笑中有淚的嘲弄,也可視為對老屎忽的挑釁。

 

面對日益荒誕的現實社會,廢青即使深感「生於亂世有種責任」想做點什麼,卻像推土機前的泥土一樣,不停被壓迫被翻滾,一份無力感悠然而生。而坐在推土機上的,也許是阿叻,是王晶,是老闆,也是所有凡事想當年,自恃「食鹽多過你食米」,認定年輕人不務正業的上一代。

 

一直以廢青自居的毛記電視,以啜核抵死的歌詞回應生活的無力感,成為了一眾廢青控訴生活的代言人。當這些改詞作品能登伊館的「大雅之堂」,當毒男偽員Dickson站在台上口窒窒手震震贏得全場掌聲,當何韻詩在唱《廢鐵是怎樣煉成的》前說:「廢青都可以做一個最好嘅package!」,還有事後被網民瘋狂截圖轉載的俞琤金句:「與時並進,先可以歷久常新,有時經驗去到人嘅手裡面,只會變成老餅」,都印證了這場「低俗劣質」的節目在顛覆「老屎忽」對事物的認知,暴露他們對網絡主導流行文化的認識匱乏,更直白地刺痛他們要害,逼他們面對最殘酷的事實——時代已經改變,他們一直信奉的一套在今天已行不通,不變通,只會被社會淘汰。

「有請小鳳姐」場內場外都喜氣洋洋。(符祥定攝)

香港人香港地

 

由東方昇這個「愛國主播」以及諷刺大陸的改詞可見,毛記電視另一個對抗的,自然是大陸。

 

毛記電視另一個對抗的,也許是大陸,他們支持本土更是毋庸置疑。雖則有云頒獎禮只是俾面派對,但看看直播鏡頭經常出現的時事評論家李怡、何韻詩和my little airport的林阿P,皆與本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至於引起全場哄動的殿堂級歌手徐小鳳,她的現身表面上似是一般娛樂事件,可是對網民來說,卻別具象徵意義。「有請小鳳姐」是網上傳頌已久的金句,因為她經典金曲《喜氣洋洋》中的一句「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歌詞原意的載歌載舞被《毛記電視》借用成爭議性事件的幸災樂禍,建制派議員劉江華和鍾樹根在議會選舉中失利,網民走到他們的辦事處高歌《喜氣洋洋》;所以昨晚全場大合唱《喜氣洋洋》時,在熱鬧與感動之外,亦難掩網上金句登上大雅之堂的喜悅。

 

至於河國榮演繹得獎歌《真.香港地》忽然出現的Hip Hop音樂人MC仁,意義也同樣重要,他可能是近代最被忽視的廣東歌代表人物,他筆下歌詞流暢押韻,同時也有大量社會性的題材,2004年陳冠希專集《Please Steal This Album》,他包辦了大半作品歌詞創作,《香港地》一曲的一段歌詞「向住同一個方向睇/一定會搵到大前題/係同一種人/點解要將人睇低∕係同一種人/可以學埋同一種語文/講第二種語文唔表示你係第二種人」,如今毛記電視新版《真.香港地》變為「向住同一個電視睇/一定會鐘意梁烈唯/係真香港人/當然會識英雄輝/係真香港人/可以睇埋同一篇潮文/你一崇拜馬雲 就表示你係第二種人」,相隔十年多香港人心聲不同了,我們追求的身份認同自然有所不同。

 

當市民大眾面對時局不見出路,今宵未能歡樂時,唯有從自嘲之中尋找丁點的歡笑慰藉,這也是娛樂和流行文化的重要功能。客觀地說,即使整個分獎典禮充斥著對抗的意識,但到最後畢竟是一場Show,沒必要放大其政治影響力,並視其為社會運動、爭取民主的領頭羊,過份投射是對毛記電視的不公,或許正如主腦人林日曦所言:「毛記係無聊,但就等如一道門,一道吸引嘅門可以令人想打開佢,去了解門後面嘅嘢。」這道門通往哪裡,關鍵不在毛記,而在觀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