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婦以亡夫遺物重編圍巾 香港引入創新服務助家人走出傷痛

撰文:何潔泓
出版:更新:

親友離去,家人在執拾遺物時往往感到懊惱,一方面想保留物件紀念親人,卻又害怕睹物思人而想丟棄。70歲的澳洲婦人 Mary Burgess 以創新的「遺物重塑法」,把丈夫的舊衣撕成布碎,重新編織成各種物品如圍巾,透過重塑過程轉化哀傷,讓生者善於別離。
有機構把治癒方式引入香港,轉化為「重織愛、念、情」善別輔導,為期一年的計劃預期將協助20名喪親者處理遺物,走出傷痛。
攝:何潔泓

Mary Burgess 把逝夫的舊衣服與床單重新編織成圍巾,每當她披上圍巾都感到很溫暖。

舊衣床單重編圍巾 披在身上感溫暖

自創善別方式的 Mary Burgess 拿出一條紅綠相間的圍巾,笑着把它繞在身上。9年前,Mary 丈夫去世,她一直未有丟掉遺物。數年後的某天,她忽發奇想,挑選丈夫生前最喜歡的6件衣物與床單,撕爛成布碎,再結合重新編織成一條圍巾,三個月的製作過程讓她從失去變得完滿。現在Mary時常把圍巾帶在身邊,她形容每當披上如同感到丈夫存在,覺得「很溫暖、很有安全感」。

4年前,Mary 在澳洲成立 Woven Memories,透過重塑遺物與其他人一起走出傷痛。她回憶,曾經有位少女懷孕喪父,對於父親看不見孫兒出生而情緒低落,Mary和她見面後,二人決定把她父親的衣服改造成嬰兒被,作為孫子的禮物。少女參與了整個過程,才沒那麼遺憾。後來Mary在少女口中得知,孫子與那張被有種連繫的感覺,只要蓋上它就能安睡。

左邊為Woven Memories在澳洲的工作室,右邊是生者挑選出的親人遺物。(照片來自Woven Memories網站)
經過草圖設計後,布料便開始進入編織過程。(照片來自Woven Memories網站)

香港引入創新服務 為期一年呼籲市民參與

據衛生署數字,現時香港每年有四萬多人離世。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與東華三院合作,引入這項善別輔導,進行為期一年的計劃。計劃由本年十月開展,至今有7位喪親者參與,尚有13個名額開放予公眾報名。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呼籲面對親人衣物感到矛盾的市民參與計劃,選取逝者的衣物作為材料,與社工及藝術工作者一同設計新織物。

周燕雯解釋撕破遺物的程序,能把失去逝者的負面情緒具體呈現,有助喪親者抒發情感。她補充說:「近代哀悼理論提及「持續性相連」(Continuing Bond)的重要。透過物件與逝去者保持相連感,能有正面效果,幫助他們重新定義與逝者的關係。」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與東華三院合作,引入這項善別輔導,進行為期一年的計劃。

逝者舊衣編織新物 送下一代作禮物

何女士的父親於八月底離世,她對於自己工作繁忙未能照顧父親感到自責,一直放不低這件心事。參加計劃後,社工問她:「如果你日後在天堂重遇父親,他會跟你說什麼?」何女士回話:「我猜,他應該會說,傻女,我現在過得幾好。」於是,何女士帶來父親的衣物,參與了撕破與再造的過程,在義工的協助下,編織成一個咕𠱸。表面由兩塊彩布掩蓋,翻開布料,入面寫上「我很好」三個字。

另一名參與者張女士在十月經歷喪母後心情低落,她憶起兒時媽媽經常編織冷衫、冷帽與冷襪給子女。子女長大後衣物不再合穿,媽媽便拆掉毛線,繞成幾十個毛球,一直保存至今。張女士思前想後,決定重整冷球,織成一張百家被留給兒子,以懷念母親對兒女的愛護。她回憶媽媽離世前,曾答應與她共同編織毛衣,可惜手術後失智,忘記了舊日技能,直至離世都無法編織。她說:「我要承傳媽媽教我的編織方法,作為對她的懷念。」

參加者把遺物編織成一個咕𠱸,由兩塊彩布掩蓋,翻開彩布,入面寫上「我很好」三個字。
參加者把遺物再造成相簿套、小布袋和咕𠱸。
周燕雯形容撕破遺物再重新編織的過程,能把失去逝者的負面情緒具體呈現,有助喪親者抒發情感。(照片來自Woven Memories網站)

「重織愛、念、情」創新善別輔導公開講座
對象:公眾人士
日期:12月10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9:15至11:30
地點: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
查詢:2870 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