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輋半日」中港邊境導賞 拆村危機面前 村民以藝術說故事

撰文:郭藹盈
出版:更新:

坐落在新界北部的打鼓嶺坪輋,能眺望中港邊境,就像是城市的外圍。這裡曾為政府推動「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一部分,後於2013年剔除,另納入「新界北部地區研究」。雖然大眾對東北發展議題關注似是靜下來,但不少坪輋村民擔心拆村只是遲早的問題。
在過去九個月,有15名中文大學學生幾近隔周入村,與村民接觸,了解坪輋的生活日常與發展規律。他們將親自採訪的鄉郊故事結集成書,又在上周六(29日)舉辦「坪輋半日」導賞團,帶領公眾走訪村落,更深入認識這個社區。
攝影:黃偉民

中大同學為參與者作導賞,途經壁畫村。

北區坪原路「九記士多」旁邊的一條窄窄的田間小路走入,一旁都是綠樹,烈日高照,進入一小塊舖磚空地,旁邊是一個能容納幾十人的大鐵棚,黑色的防水布在上面遮蓋住,這就是舉辦活動的導賞中心——「打鼓嶺坪輋保衛家園聯盟」活動基地。大鐵棚看似簡陋,但卻安上光管、風扇,紮上一排紅燈籠,有著鄉間的情味。大鐵棚也是研習學生的常往之處,內設有一排桌子,訪問當日設市集。 
 

棚外,活動導師、藝術家黃宇軒解釋,大家踏足的基地原先是爛地,在過去七年,聯盟不斷建設,「成為一個有廚房、一個大家聚集的地方。」他續指:「到坪輋看的不但是風景,而是人出了力做的東西,例如導賞團會去的壁畫村,和魚菜共生農場。」

+3

村民創作建「壁畫村」:望更多人認識坪輋

由參與計劃的中大同學帶隊,一行參與者跟著導賞團來到壁畫村。中大同學解釋,壁畫村為村民KK作畫,他也負責向其他村民解釋計劃想法:「一開始好多村民都不太想在自家牆上『畫呢畫路』,但經過KK一番解釋後,村民最後都同意讓KK作畫。」

KK是一個50多歲的創作者,20多歲前住在馬屎埔,村落後遭發展商收地,他被安排上樓,並與大哥一家分散。因為對鄉土有感情,KK幾經轉折又搬到坪輋。他在一路上畫上向日葵、大樹、栗米、南瓜與村狗的屋子,還製作了五顏六色的指示牌、裁成球狀的汽水罐風鈴,與擺在路旁作「留言信箱」的彩色冰箱等隱含了生活痕跡的創作,他表示,希望用藝術讓更多人認識坪輋。

+3

魚菜共生 推新式農耕

中大的導賞員再帶參加者前往村民張貴財(財哥)管理的魚菜共生農場。農場採用魚菜共生的方式,即依靠魚肥為蔬菜提供養分,比一般種植方式更環保與健康。財哥又帶參加者參觀蝴蝶園,在紗帳圍起的農場內,財哥養了一百多只蝴蝶。

他說:「一開始開了門,放些蜂蜜在裡面,就引到蝴蝶進去。」蝴蝶在一個受保護的環境交配、繁殖,數量逐漸增多。「太多的時候,會放它出去。」財哥熱情地向參與者介紹蝴蝶:「蝴蝶好重要,如果沒有蝴蝶,我們都生存不下去。」財哥希望透過魚菜共生農場與蝴蝶園向公眾傳遞保護生態的信息,同時以坪輋為基地推動新式農耕。

+3

驚覺發展拆村 辦藝術節說村的故事

不論是KK與壁畫村的故事,還是財哥與魚菜共生農場的故事,都被記錄在一本《坪輋七年》的小冊子裡,作者為帶導賞的一行中大學生。

為何要製作一本講坪輋的小冊子?這要從七年前說起。2012年,坪輋村民由一場鄉議局舉辦的盆菜宴中,首次得知所住地被規劃入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那時已進入發展計劃第三階段公眾諮詢,他們面臨被拆村的命運。村民手足無措,又對家園將失感到痛心,他們在民間組織「土地正義聯盟」的幫助下成立「打鼓嶺坪輋保衛家園聯盟」,反對發展計劃推行。他們參與遊行抗爭,村外人亦開始關注坪輋的發展。

黃宇軒為抗爭的其中一人,他在七年前認識坪輋村民後就忍不住「留下幫他們」。他曾經在坪輋舉辦兩屆大型藝術節「空城藝術節」,曾結合許多村民曾就讀、閒置多年的坪洋公立學校,及村內其他角落,舉行展覽,向公眾推廣坪輋,引發更多人關注。這次,他又化身導師,帶著15個中大學生深入了解坪輋9個月,聽村民的故事,最後由學生寫出坪輋這七年發生的事。

活動導師、藝術家黃宇軒選擇坪輋為社區研究的地點。

社群相聚 危機來時不各自飛

黃宇軒認為,社區在香港的定義為「人和人因為各種原因,組成一些群體,他們是互信的,可以一起志同道合地做一些事。」

而他在坪輋,看到村民在面對「新界北部地區」發展的壓力下,與外界人聯繫,形成「理想的社區」。「我很享受看見他們團結起來,不單止這裏的人團結,他們好開放,同外面很多藝術家、藝術人、學者、攝影師、不同的朋友,好多不同的人聚在一齊,去變成一個family的過程。」

黃宇軒指,坪輋七年前在發展巨輪挑戰下,仍能建立社區關係,十分難得。「原來你被人搞,是不會大難臨頭各自飛,會聚在一起。我覺得就好似香港發生的事,越有危機,越需要有社區、社群聚在一起。」

他希望將他所知與人分享,故當他接到作「中大人在社區」計劃的導師邀請時,他想到了坪輋,也開展了一班中大學生對坪輋的了解之旅。

坪輋村民財哥為2012年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抗爭者,曾經在政府總部被捕。

中大人在坪輋社區
「中大人在社區」計劃受中大教學發展及語文培訓補助金(Teaching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Enhancement Grant)資助而產生,為期兩年。現為計劃舉辦第二年,這一年聚焦討論坪輋社區的故事。中大同學在第一個學期每隔幾個禮拜就到坪輋參觀,聽村民說他們的故事,第二個學期策劃關於坪輋的公眾活動,以及編輯一本書寫坪輋故事的小冊子《坪輋七年》。

「什麼叫本土?」

計劃製成品《坪輋七年》記錄了坪輋被納入及剔除出新界東北的新發展計劃的過程、居民、社區組織、在地傳統與社區經濟。計劃負責人陳燕遐女士在小冊子序述計劃目的:「多少增加了一點認識,更多的可能是對自己生活的反省,對社會制度的拷問,對城市、鄉村、發展、保育等概念的重新檢視。」

陳燕遐表示,在社會發展下,越來越多同學有興趣了解不同的社區,關注歸屬感從何而來。「近六、七年,討論本土議題很熾熱,近十幾年,大家都很關注香港人的身分、本土的討論。其實什麼叫本土呢?什麼叫做本土人?什麼是香港人?我覺得我們都好有需要問清楚。」

計劃負責人陳燕遐女士向在場參與者介紹《坪輋七年》小冊子。

中港邊境 安居以外的連結    

參與計劃九個月的學生Milky初時認為,坪輋是「邊境地區,很有神秘感」。但真正令她感受到坪輋不同的體驗,是一團人登上坪輋的噹噹山。「看見中港的邊境,和跨境的公路,才發現坪輋屬於城市的外圍。」

看到村民與村民之間透過溝通,達成共識,建立壁畫村,Milky在坪輋見證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態,認識到何為社區。「社區不單是不同的人住在一起,而是在你的安居以外,人同人之間的連結。城市裡面比較少,主要都是大家各自安居,我覺得這裏(坪輋)有多些鄰里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