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訪華求「秘方」 俄羅斯最想從中國取什麼經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普京為期兩天的中國國事訪問,隨行代表團規模史無前例,幾乎把新內閣都帶上了,可以說是高層實權人物全部到齊——負責經濟、社會、能源、資源開發和旅遊文化的五名副總理陪同訪華外,還有新任命的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此外還有數十名州長。

這意味着,除了總理米舒斯京需要留守國內主持日常工作以外,其他人基本上都跟着普京到了中國。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中俄戰略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而如果特別從政經角度看,除了上述五位副總理外,還包括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央行行長納比烏林娜、俄儲蓄銀行首席執行官格列夫、俄外貿銀行行長科斯京、俄石油公司總裁謝欽、諾瓦泰克公司董事長米赫爾松等。俄方代表團名單裏,還有俄聯邦金融監測局、軍事技術合作局、國家航天局、鐵路公司、國家原子能公司等的領導。俄羅斯這次基本是把政經領域能做決定的人都一起帶著訪華,可見雙方要討論的雙邊合作和要簽署的文件有多少。

普京訪華行程十分緊湊,只有兩天,但要談的事情非常多。從報道看,5月16日上午普京與習近平進行了小範圍會談後,兩國元首隨後主持大範圍會談。據報道,俄方出席大範圍會談的有第一副總理曼圖羅夫、副總理塔戈利科娃、俄央行行長納比烏林娜、俄羅斯鐵路局局長別洛澤羅夫、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總經理利哈喬夫、外經銀行行長舒瓦洛夫等官員。

兩國元首聽取了兩國政府間各合作委員會雙方主席匯報投資、能源、經貿、東北-遠東、人文、國際等領域合作情況,對取得的進展表示滿意,對未來合作建議表示肯定。這次訪華的重頭戲,就是加深雙方各領域合作。

+1

此外,此次還發布了過萬字的中俄聯合聲明。這份聲明的第三部分內容都是事無鉅細談中俄合作的,篇幅之大、項目之多,內容可謂是無所不包。

其實,從普京組建新政府班子,到此番帶如此龐大經濟團隊就任後立即出訪中國,都可以看出普京對於經濟建設的重視。

事實上,俄羅斯近代幾百年縱橫世界,一直是強國,特別是軍事力量很強,但是經濟一直都是歐洲大國中最差的。即使蘇聯時代,經濟好一點,但是也跟世界先進差距很大。蘇聯解體後,經濟更是一日不如一日,而後獨靠能源出口渡日。會造成這樣的經濟畸形,除了先天條件不行,以及人口劣勢之外,從蘇聯到俄羅斯,歷屆政府都不善於搞經濟,在社會當中也沒有這個意識。俄羅斯近代的崛起,起源於軍事,戰爭的強悍。而戰鬥力越強,俄羅斯就越迷信武力。

普京訪華:圖為2024年5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中國進行國是訪問期間,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並簽署多份文件。(Sputnik/Sergei Bobylev/Pool via REUTERS)

因此,俄羅斯人不善於經商,但是歷史上一直極度重視軍隊,幾乎每年大量的財政收入投入到軍事,即使到現在其軍費佔比GDP比例也是世界大國中最高的,因此,這直接影響了俄羅斯在經濟上的投入,投入不足,自然發展緩慢。而能維持其大國地位的軍事則不斷得到加強,形成惡性循環。

而且俄羅斯人跟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等不同的是,俄羅斯長期是內陸國家,民族特性內斂,不善於經商,所以經濟一直搞不好。普京上台後雖大力改革,但收效甚微,因為俄羅斯得了一種病——那就是過度依賴石油的病。21世紀初的油價高漲,為俄羅斯帶來了「增長的10年」,不得不說是普京夠幸運,但也是因此讓本就不善於營商的俄羅斯「將錯就錯」。

但俄烏戰爭的爆發,讓普京著實吃到了苦頭。西方一輪一輪地制裁俄羅斯,據統計次數超過兩萬項,俄羅斯近一半的外匯儲備被凍結,能源、貿易、金融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當然,普京算是有手段的——把對外貿易伙伴從歐洲轉向需求量龐大的中國、印度、東盟等國家;其次擴大內需、促進自給自足、擺脱對外依賴;最後是在金融上實行外匯管制,還搭建了新的支付系統。俄羅斯因此極為有效地抗住了制裁壓力,並拉動了本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而這一次更讓普京看清楚了必須治好「俄羅斯病」——戒掉對能源的依賴。

這次俄烏戰爭也同時刺激到了俄羅斯軍工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滿足前線作戰需求,俄羅斯軍工企業紛紛擴大產能,大量招募工人。2023年,俄羅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8%,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軍工領域。一些地區的工資漲幅甚至達50%,失業率也創下2.9%的歷史新低。軍工產業的崛起,帶動了鋼鐵、機械製造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普京訪華:2024年5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抵達哈爾濱,這是他此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第二個城市。圖為他5月17日參加第八屆俄中博覽會和第四屆地方合作論壇開幕禮並與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Sputnik/Mikhail Metzel/Pool via REUTERS)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發生。從俄羅斯海外資產被凍結的比例可以看到,其中80%以上被凍結的資產是在歐洲的。這說明什麼?說明了歐洲和俄羅斯之間在產業和資本互補上其實存在深厚的合作和利益關係。

原本是歐洲提供製造業產品輸出給俄羅斯,俄羅斯收到歐洲的機械設備升級資源採集設施並提高國內工業水平後滿足國內人民物質需求,再進一步輸出原材料給歐洲的產業鏈降低歐洲的工業生產成本提高歐洲的產業競爭力的良性循環。而俄羅斯的寡頭們,通過俄羅斯國內資源產業發家致富以後,通常也是以移民到西歐國家享受生活和自由為終極目的。

但是俄烏戰爭深刻的改變了這個利益結構,尤其是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被炸,可以說是歐洲殺俄一千,自損八百之舉。結果一輪俄烏戰爭打下來,這個產業鏈被直接幹廢了。歐洲很痛苦,德國不得不將高能耗的工業遷出國去。其他歐洲國家則因能源價格上漲,飽受經濟停滯+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三重打擊。

只是這一次俄羅斯在經歷前期的歐美國家經濟制裁和產業鏈斷供後,卻非常意外的走出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大量從中國進口民用工業品對歐洲工業品進行替換。現在因為俄烏戰爭打到現在,俄羅斯國內的民生居然因為中國的高性價比民用工業品輸入過得比過去還更好了。要知道,沙俄和前蘇聯當年只要一和西方交惡,貿易制裁就能引發國內經濟崩潰,因為民用工業品沒有備胎解決方案,民生受到影響,俄羅斯就會不戰自潰。而那時候的中國不是被沙俄侵略,就是和蘇聯交惡,而且過去的中國始終不是一個工業化國家,沒有工業產品可以輸出給俄羅斯。

海參崴(俄稱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港口上的中國汽車。(Reuters)

現在的局面是在民用工業品領域,俄羅斯通過和中國的貿易穩定了內部矛盾,在軍工領域,用通用件工業模式解決了軍火供應難題。而歐洲和美國則陷入了一個窘境,因為歐美的軍工產業已經極度高精密化了,這使得北約國家常規軍工業品生產買原材料和零部件都買不到,自己產能又不足,導致烏克蘭打着打着彈藥越來越稀缺。

也就是說,俄羅斯的工業方向由過去以和歐美合作為主,試圖往高精密件模式轉型,變成投資本土製造業為主,以大規模標準件和通用件工業模式並重的路線來發展,並儘可能加強和中國、中東、中亞、印度的合作,形成產業互補。

事實上俄羅斯民間資本這兩年在土耳其、沙特、阿聯酋的投資就特別多。一來這些國家和俄羅斯在地緣上靠近,二來這些國家和地區有龐大的人口和市場。而且俄羅斯和歐美的貿易也不會中斷,只是從過去的直接貿易變成了間接貿易。俄羅斯因為和西方的合作已經切斷了,想要發展就只能依靠和周邊不敵視他國家和文明發展經貿關係,開發自身內部的資源,恢復人口增長和提升產業競爭力才有可能。這樣的話,其產業互補和對投資資本的需求,就只能依靠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合作來完成。

俄羅斯2024年5月9日迎來衛國戰爭勝利日,舉行紅場閱兵儀式。(Reuters)

這一次俄烏戰爭,對於普京政府,對於俄羅斯社會來說,很重要的一個的「收穫」就是真正認識到工業化的重要性。這個世界為什麼會邁入全球化時代,是因為工業的發展已經令全世界的產業鏈形成了優勢互補的生態。世界各國都明白不可能完全退回到過去那種封閉地緣集團的模式。俄羅斯更是要放棄過去很多固有的陳舊觀念,這個磨合註定需要一個痛苦的適應過程,但在戰爭中開啟,對於俄羅斯來說,未必不是一個時間窗口。

對於普京而言,雖然才剛剛開始他又一個新的任期,但對他而言,必須要面對的是接班的問題。如果再造一個強大穩定的俄羅斯,普京深知經濟基礎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經過這次俄烏戰爭洗禮之後。大膽預期,俄烏戰爭戰場局面已大抵初定,然而對普京政府而言,新任期必將更大力氣投入經濟結構性轉型,而工業發展將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