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遊 = 加強WiFi服務? 學者:香港發展仍屬初步階段

撰文:林嘉淇
出版:更新:

財政預算案提出用144萬元推動智慧旅遊項目,究竟是否只如電視廣告般,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預訂酒店及機票,便算是智慧旅遊?港府發展的智慧旅遊項目進展如何?我們口中常講的「智慧」究竟要如何融入旅遊業,才可算得上是掌握到「智慧旅遊」的元素?而旅遊業管理學者、旅遊業界、旅遊初創企業-三方持份者對智慧旅遊的理解和期望又是什麼?

反觀新加坡早於2015年的智慧城市規劃中加入發展智慧旅遊項目,從交通數據至消費體驗,視智慧旅遊為整個服務業的科技再提升,以創科改變傳統旅遊業。中國內地更有部分景點早已展開科技化改革,包括:透過社交平台可隨時接收到景點資訊,比如實時監控人流情況,從而向遊客建議最佳遊玩時間;設有景點虛擬遊,遊客可透過網站窺看景點全景等等。由此可見,智慧旅遊在鄰近地區早已發展得如火如荼,香港仍然停留在起步階段。

港府能否把握智慧旅遊的浪潮,以爭取更多遊客訪港?(江智騫攝)

智慧旅遊與智慧城市關係密切,智慧城市所必須的基建——即感應器,以至互聯網的新技術、數據的開放使用,均是智慧旅遊發展的基礎。

港府用2.7億元建設的「多功能智慧燈柱」便是感應器一例。燈柱可收集實時交通數據,除了改善交通外,亦有助發展智慧旅遊。收集回來的數據會透過政府網站發放,協助旅遊業界為遊客規劃行程,以避開人潮擁擠的地區,提升旅遊體驗。

智慧旅遊與智慧城市不同的是,前者的目標服務群為遊客,而後者為當區居民。旅客不只能利用科技接收到旅遊相關資訊,及時安排和調整旅遊計劃,還有利於旅遊業界提升營銷效益,亦可協助政府推動本地旅遊業發展。

至於在旅遊業持份者眼中,智慧旅遊最重要的價值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以科技收集不同數據,透過分析改善旅客旅遊體驗。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助理教授梁堯忠
提供更便利服務,供旅客查詢資料,令他們預訂酒店餐廳更方便。
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
為遊客度身訂做行程,令他們能利用科技找到非一般的資訊。
TravelFlan創辦人趙健鷹

在他們的答案中,看到他們對智慧旅遊的着眼點各有不同。觀察最多外國經驗的旅遊業教授說的是要滿足各持份者的需要,從旅客的旅遊體驗至政府制訂的旅遊政策,智慧不單是指科技如何,更是要讓所有人,不論其熟知科技的程度如何,也能運用得好;走在最前推動智慧旅遊的旅遊業界則指要令遊客在查詢資料更為方便;而熟知新科技的初創企業則認為,要將數據與科技結合,為遊客提供更個性化的旅遊體驗。

不過,他們的理解背後均建基於同一基礎,即數據及資訊有足夠的開放度:一方面,提供旅遊相關服務的持份者須開放資訊,另一方面依靠政府基建收集遊客的數據,藉此改善旅遊及相關政策。

區日民表示,大數據技術可協助業界制定營商策略。(吳鍾坤攝)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教授區日民指,大數據有助業界掌握到營商策略,對準目標客戶群的口味。「香港什麼時間屬於旅遊高峰期,他們喜歡在這個城市做什麼,何時去哪裏玩等,這些資料以前沒有(數據支持),靠經驗估估吓。但現在(業界)掌握到這些資料,他們便能夠思考如何利用這個trend(趨勢)。掌握愈多資訊,對他們來說愈方便。」

業界處科技轉型期

然而,業界是否真如區教授所言,懂得如何乘着發展智慧旅遊的趨勢?黃進達指,站在業界角度,智慧旅遊是以科技提高遊客出行的便利度,如利用互聯網預訂行程。

黃坦言,旅遊業對科技應用仍然處於適應期,最近幾年才開始盛行。自由行的旅遊模式促進了智慧旅遊的發展。在他眼中,使用新科技能優化市場宣傳策略,例如製作宣傳品、制訂行程及改善旅遊產品服務。「以前睇報紙,現在個個睇手機、社交平台,即使是年紀大的旅客也睇手機。」

從線下走至線上,由傳統旅行社真人一對一宣傳到於網絡世界以圖像、影片賣廣告,對業界來說是另一項巨變,「(如果不用科技的)客人不知道你有什麼行程安排,自然不能報名。」黃進達說。

即使是傳統旅行社,也要因應科技進步而將部份宣傳轉至網上。(資料圖片)

政府早於2016/17年度注資1,000萬元展開「旅行社資訊科技發展配對基金先導計劃」,每間旅行社可獲上限10萬元配對資助,提升資訊科技水平,迎合網上銷售產品趨勢,署方將再加碼撥款3,000萬元繼續推行計劃。

「以往(業界)較被動,不太喜歡用科技,對科技應用亦不是太積極,這個(計劃)提供了誘因,是很重要的。」黃進達指,計劃吸引會員投放資源發展科技,有助他們突破傳統營運模式。計劃沒有限制申請者必須改善某範疇的科技服務,只要關於科技應用,一律可以申請資助。「過往有旅行社的保安系統出問題,有此基金便可以令業界改善公司的內部系統,如保安、應用交易等,也可以改善其手機應用程式及網頁的介面。」

香港智慧旅遊不智慧

除了以金錢直接資助業界提升資訊科技水平的基金外,港府還有其他的智慧旅遊項目,《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中均提及推動智慧旅遊,而上文提到旅遊事務署將用的144萬元,當中包括設立新智慧旅遊網頁,以及在高鐵站、港珠澳人工島及機場提供免費Wi-Fi及旅客抵港資訊。

三位教授依次為:梁堯忠(左)丶羅振雄(中)丶區日民(右)。(吳鍾坤攝)

不過港府以上舉措,在梁堯忠看來,仍然停留在發展基建方面,如增加Wi-Fi熱點,但對於如何運用收集回來的大數據,未有着墨。他以隨意行觀光巴士(Hop-On Bus)為例,「過去幾年巴士路線一直沒有改變,如果政府能夠利用收集回來的數據,了解客人遊覽路線變化,既可以幫助設計新路線,也可以改變某幾個(旅遊)地區過於擁擠的局面。」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教授羅振雄也認為,利用大數據可知道遊客旅遊路線,從而更準確地制訂交通及配套政策。「旅發局的統計數據,與我們看到的大數據可能有出入。官方或會說遊客大多去山頂、淺水灣,但大數據可能會說是時代廣場。」區日民接口笑說:「甚至是上水。」

一直以來,新景點是城市吸引遊客的重要賣點。但港府自2009年後,再無發展新景點的打算。而翻查旅遊發展局的資料,十大受歡迎景點中,最「新」的景點已是2005年落成的迪士尼樂園。在未有新景點之下,以科技如擴增實境技術(俗稱AR技術)及虛擬實景技術(俗稱VR技術)營造不一樣的旅遊體驗,或許是刺激旅客再次光臨的另一賣點。梁堯忠認為,「旅客來香港住兩日,已可獲得一般的體驗,(應用新科技)是希望提供誘因予遊客再來香港,也即在一般的旅遊經驗之上,在這個城市體驗更多不同的東西,例如舊城中環這個項目。」

+1
如果(遊客)發現其他城市已有一定程度的智慧旅遊,但來到香港卻什麼也沒有,會怎麼想?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教授區日民

對於香港發展智慧旅遊的滯後保守,區日民詰問:「新加坡、香港以前是四小龍,但(香港)論智慧旅遊已落後別人很多。是不是香港所需的資訊太方便太容易,所以不用發展智慧旅遊呢?」

他強調,一個城市智慧旅遊的發展程度,對其形象有極大影響。「如果(遊客)發現其他城市已有一定程度的智慧旅遊,但來到香港卻什麼也沒有,會怎麼想?除非落後是一個城市的賣點……我相信香港是在走一個商業化、advanced(高級)的路線,(當遊客)在微小的事情上感覺香港的落後,並不會影響旅客直接的旅遊體驗,但會影響到整個城市的吸引力。」特別是商務旅客的觀感,「下次我搞conference(會議)便不會在這裏搞,這個(落後)形象一旦形成,便很難逆轉。」

上文節錄自第114期《香港01》周報(2018年6月4日)《官商數據不開放 港難推智慧旅遊》。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