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福田敬二:國際社會抗疫不團結 港人未來數月勿鬆懈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本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連日急增,當中多例為回流的留學生及涉及外遊的個案,面對來自海外的「第二波」病例,社區爆發風險恐比以往更高,專家紛紛呼籲市民保持警剔。港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前世衛助理總幹事福田敬二接受《香港01》專訪,指出全球多國感染個案如今才開始攀升,國際社會不見得團結抗疫,香港不能置身事外,相信未來數月處境依然艱難,但深信經歷過SARS的香港有齊各種抗疫元素,仍有能力成為全球榜樣。

曾任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幹事(2010-2015)的福田敬二,過往曾在香港協助應付1997年禽流感疫情和2003年的SARS。他回憶指,SARS當年是沉重的一役,很多不確定的事,大量病人死亡,對所有人而言都很大壓力。不過,這位曾於西非對抗伊波拉的流行病專家也形容,這次新冠疫情,對於全球的影響確是前所未見,也是「最不尋常的一次」。

【圖輯】3月中的香港市面可見市民已如常出行:

1918年,全球發生流感大流行(俗稱西班牙流感),全球約5億人、即當時三分一人口感染H1N1病毒,5000萬人死亡。這場近代史上最嚴重的瘟疫,距今剛滿100年多一點。福田敬二形容,那場大流行在20世紀展示了疫情的威力,如今我們處於本世紀的初段,大流行再次展示了其可能威力,改變了大家的認知。「過去幾十年來我們擔心的事現時都展示在眼前了。我們都不肯定國際間會否分享物資或是收起自用。今次我們見得到的是,各國都比較關心自己,較少關心他人,這一切已超脫理論探討。」

香港擁有抗疫的一切關鍵元素:民眾意識其嚴重性、政府意識其嚴重性,技術、科學、財政及文化上都具應對疫情的能力。
福田敬二

🔻疫情下的美國🔻

福田敬二指出,現時國際社會並不團結,各國各自採取行動,而且不一定會互相合作。國與國之間政治關係緊張,隨着疫情大爆發變得更差。他認為,中國在今次疫情上無疑為全球立下了一個範例,對武漢及湖北實施了嚴厲的封城措施,並在民間強力推行「社交疏離」(social distancing)政策,都是可行的方法,然而代價頗大,經濟受到嚴重衝擊,武漢最終亦出現大量病例,死亡率高於其他地區。

隨着疫情在多國爆發,國際形勢變得複雜。福田敬二提醒,中國與香港都無法置身事外,而且中國幅員遼闊,雖然近日官方監察的新確診數字很低,但難以排除有漏網之魚,因此長期管控是當前最大的挑戰。

福田敬二認為未來數月對全球都會是艱難的時刻,同時呼籲民眾必須繼續減少社交及保持個人衛生。(毛詠琪攝)

福田敬二指出,香港目前沒有全面禁止旅客入境,但規定入境人士必須接受隔離,包括留學生等,措施仍算是比較合理。相比起台灣、澳洲及新西蘭等地,日前已先後宣布全面禁止外國人入境,福田認為這只能是短暫做法。「現在,全球各地入境的人士都可能是帶有病毒,因此各國都採取應變。但我認為全面禁止國際旅客入境難以持續,時間久了代價便太大。」

過去數天,香港病例急速增加,而且多數是海外輸入或有外遊歷史,「第二波」疫情不比一、二月時輕微,但民間過去數周似乎已明顯放鬆。福田敬二認為,港府必須意識到民眾的怠倦心態,因為遠離社交的確是非常困難的,然而大眾必須要明白,未來數月對於全人類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世界各地的感染個案亦很大機會傳入本港。他又呼籲,香港市民如非必要,應暫停一切外遊或離港計劃。

福田敬二呼籲,香港市民如非必要,應暫停一切外遊或離港計劃。(美聯社)
減少社交、保持個人衛生都是把感染數目維持於低水平的重點,也是香港至今尚未出現大爆發的原因。
福田敬二
瑪嘉烈醫院在SARS之後設立傳染病中心,專門接受傳染病重症。(資料圖片)

美籍的福田教授曾為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出任流感部流行病學處處長,他認為香港是疫情應對能力最出色(best equipped)的地方之一。

「在SARS之後,瑪嘉烈醫院設立了傳染病中心,增加了大量負壓隔離病房專門接收傳染病重症病人,全面提升了針對傳染病的科研能力,並且設立了衛生防護中心(CHP)。」他認為,香港擁有抗疫的一切關鍵元素:民眾意識其嚴重性、政府意識其嚴重性,技術、科學、財政及文化上具應對疫情的能力,因此對香港情況感到頗為樂觀。

🔻全球各地搶購生活物資 貨架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