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絕膠經濟圈」 告訴你即棄不等於乾淨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本港兩年前提出的垃圾徵費草案近日胎死腹中,再者,疫情期間人人叫外賣,並產生大量即棄餐具。社會確實應反思在源頭減廢上是否做得足夠。香港有環保團體發起外賣「走塑」行動,告誡大眾不要顧此失彼,執着於「乾淨」、「衞生先行」的迷思,令環境成為犧牲品。

承接上文:疫情下「衛生優先」 環保只能讓路?

甫來到元朗的老馮茶居,舊式公屋裝潢映入眼簾前,先被店外張貼的「抗疫+絕膠」海報吸引。這間主打懷舊點心的餐廳,甚具環保意識,客人要求外賣打包時,員工都會主動詢問:「不如用一個餐盒盛載?」大多數食客都樂意將所有食物裝在同一個餐盒內。雖然,偶爾仍有些食客要求:「分開裝吧。」

「員工新來乍到,我都會提醒他們,主動詢問顧客可否少用餐盒及飲管?食客打電話來下單時,都會主動詢問會否自備餐盒或『走餐具』?」老馮茶居負責人余小姐提到,早於一年多前已鼓勵食客自備餐盒,少用即棄餐具。

疫情期間,老馮茶居的「走塑」計劃多了一班同行者:這些食肆都是綠領行動在元朗區推行「絕膠經濟圈」的參與商戶。

「絕膠經濟圈」資助了15間食肆,每間食肆最多可獲1,000元補貼。只要食客外賣滿30元,自備食物容器及不索取任何即棄餐具,可減免五元。食店為樂意「走塑」的食客提供折扣優惠,藉此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

老馮茶居這間主打懷舊點心的餐廳,甚具環保意識,客人要求外賣打包時,員工都會主動用少些塑膠餐盒。(伍振中攝)

降低營商成本 既環保又省錢

根據綠領行動在4月發表的「港人購買外賣消耗的即棄塑膠」問卷調查,推算全港市民於疫情期間每星期消耗逾一億件外賣即棄塑膠,包括膠飲管、膠餐具、即棄塑膠食物器皿和外賣膠袋。而且,疫情前港人一周大約外賣1,350萬次,疫情期間則外賣2,110萬次,大幅上升了56%。以外賣份數計算,香港人在疫情前每星期購買約2,710萬份外賣,疫情期間則購買約4,710萬份,升幅超過七成。

據綠領行動統計,元朗區的巴打小食是這次「絕膠經濟圈」中表現最好的食肆,最多食客自攜餐盒。

巴打小食的店主Andrew表示,食店一向只做外賣,沒有堂食,疫情期間顧客多了,尤其是政府頒布「限聚令」之後。「有些客人知道『絕膠』行動後,特地參與支持,並表示不用回贈。我會跟他們說,最重要是把這個計劃告訴更多朋友。」他又說,曾有居於港島區的市民特地來光顧,令他十分感動。

巴打小食是「絕膠經濟圈」中表現最好的食肆。(受訪者提供)

「來小食店買三、四十元食物,因為自備餐盒就可以減價五元,十分划算,而且可以養成環保習慣,一舉兩得。」來買小吃的食客,相當認同「絕膠」行動。 此外,亦有食客覺得,願意參與活動的人,其實不會認真計較那三元五塊,純粹是因為活動有意義。

老馮茶居的余小姐亦指出,「當初實施四人限聚令,真的多了許多人來買外賣。」她認為,「走塑」行動除了推廣環保,亦可降低經營成本。從經營角度而言,塑膠包裝也是成本,應省則省。「試想想,食客叫一份外賣,我們就要隨餐跟筷子、湯匙、膠袋等。這些都是成本啊!」

早前香港實施限聚令,當時令很少人選擇在餐廳堂食。(資料圖片)

套餐菜式多樣 難以實踐走塑

儘管「走塑」既可以為環保出一份力,從控制成本層面上,店舖亦有得益,但是,願意參與「絕膠經濟圈」的食肆數目不算太多。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尋找合作商舖的過程並不容易,最大原因是很多食肆難以完全「走塑」。「譬如西餐廳,套餐有薯菜、沙律、主菜等,顧客如果要外賣,很難要求他帶這麼多餐盒。」

那麼,主打輕便小食的巴打小食,理應很容易「走塑」。不過,Andrew亦指出很多「走塑」難題。他舉例,並不是所有食物都可以放在食客自備的餐盒裏。「我們有一款食物是蛋包飯,因為形狀的問題,很難放在自攜餐盒。」

不過,為了身體力行支持環保,有些食客可以「做到好盡」。Andrew記得,有一位食客第一次在巴打小食買了外賣蛋包飯後,留着店舖提供的圓形大膠盒,之後每次過來買蛋包飯,都會自備洗乾淨的膠盒。雖然膠盒以塑膠製造,但清潔過後可多用幾次,也算是為環保出一分力。

巴打小食店主Andrew指出,食肆真要做到完全「走塑」,相當困難。(伍振中攝)

此外,有些食客很有心,主動攜帶餐盒買外賣,但由於餐盒太小,買的小食較多,結果食物都裝不下。「那就沒辦法,我們只好提供即棄器皿。」 雖然,「絕膠經濟圈」活動已告一段落,「走塑」折扣優惠亦已結束,但Andrew表示,將來若有類似活動仍會繼續參與。

若店舖要長期做到全面「走塑」或折扣回贈,會面對不少困難,因為要考量經營成本。「食店的生意剛起步,現在仍有使用塑膠、水松等不可再生物料製成的容器,但我們正在尋找一些更環保的替代品。」Andrew說。

何漢威指出,即使食肆願意為環保出一分力,但基於疫情下的衞生考量,為了讓食客安心,不少食店會主動提供膠匙、水松碗、木筷等即棄餐具。「衞生先行」的前提下,食肆和顧客難以放心「走塑」,因此尋找「絕膠經濟圈」的合作食肆亦甚困難。

「衞生先行」的前提下,食肆和顧客難以放心「走塑」。 (資料圖片)

消除偏見誤解 環保衞生並行

綠領行動解釋,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外賣的衞生風險是與確診者接觸,或間接在外賣器皿接觸到確診者飛沫。因此,即使使用即棄餐具,不代表能夠阻止病毒傳播。而且,即棄餐具在製造及運送過程中有機會受污染。顧客自備食物器皿,反而更清楚了解餐具的來源,若徹底清洗乾淨,衞生效果更佳。

綠領行動成員建議食肆可以在顧客主動要求時,才提供即棄餐具。余小姐亦贊同「走塑」不等於「不乾淨」,老馮茶居堂食用的食具雖然是重用餐具,但每次使用後,餐廳員工都會清洗兩次,並向食客提供熱水,可即場再沖洗餐具器皿。

余小姐贊同「走塑」不等於「不乾淨」,大眾應該摒棄這些衞生謬誤。(伍振中攝)

早在2003年沙士(SARS)之前,何漢威已經投入環保工作。他憶述,那時社會也有類似的衞生謬誤。當時因為公共衞生危機,抗疫意識提高,社會出現「棄環保換健康」的心態。雖然在疫情之下,注重公共衞生絕對正確,但因為醫學科普宣傳不足,導致社會對「衞生」、「乾淨」的概念存在偏見。

何漢威舉例,2003年很多學校、機構由於衞生原因,大量轉用樽裝洗手液,而不用較環保的肥皂。

何漢威認為,疫情之下,注重公共衞生絕對正確,但因為醫學科普宣傳不足,導致社會對「衞生」、「乾淨」的概念存在偏見。(Getty Images)

「我當時極力提倡使用肥皂,但是,很多人怕不乾淨,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肥皂不可能是滋生細菌的媒介。肥皂的特性就是殺菌,怎可能會養菌,以及不衞生、不乾淨呢?」他認為,公共衞生固然重要,但大眾不需要過度反應,甚至因而破壞環境。

疫情導致「膠」災加劇,源於即棄品較衞生的謬誤。「絕膠經濟圈」背後的理念,就是希望社會能摒棄誤解,明白到環保與公共衞生其實並非對立,而是可以並行。

上文節錄自第220期《香港01》周報(2020年6月29日)《「公共衞生先行」釀塑膠災難 疫下消費模式阻環保之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