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打德】專訪港人工程師 每周做35小時 德國是否打工天堂?

撰文:甄梓鈴
出版:更新:
德國機械工業是經濟其中一項支柱。(VCG)

現年27歲的石賈墨(筆名)在德國任職工程師,2009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學念書時,認識了來自德國的交換生,譜出異國情緣。翌年,他放棄完成本地大學學位,遠赴德國讀書,現已在當地生活接近八年,並成家立室。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6年統計,調查的38個國家中,德國每人每年總計工作1,363小時,即每天工作約7小時,是平均工時最低的國家,緊隨其後的是丹麥(1,410小時)、挪威(1,424小時)和荷蘭(1,430小時),墨西哥則是工時最長的國家,為2,255小時。反觀香港,統計處最新數字顯示,全港343萬打工仔的工時中位數為44小時(以五天工作計算,即每日工時為8.8小時),當中約一成一比例每周工時達60小時或以上。

德國真的日做七小時?

石賈墨話:「好多人講到德國好像天堂,因為福利好,難民問題就當成地獄,我不會這樣說。在德國,超過兩成半人只做兼職,當中以女性為主,這樣平均計算才得出7小時,其實有時德國人都要加班,視乎工作需要。」

石賈墨表示,德國人慣常在生產力大幅下降前,停下來稍作休息,這是維持高生產力的關鍵。(受訪者提供)

德國有OT這回事?

以石賈墨本人為例,從事新鮮食品處理工業的他每周工作30至40小時,他稱讚公司十分注重員工作息平衡,也講求生活質素,「德國夏天日照長,部分同事會早上班,然後下午三四點放工,去人工湖游水曬太陽,或者去花園享受大自然。」不過,加班當然還是會有,「做機器安裝或者故障維修,出差到其他國家,很多時候都要工作10小時或以上。如果遇上緊急情況,大部分人都會接受加班1至2小時。」

在德國加班有補水嗎?

石賈墨說,超時工作可獲補錢或補假作償,他指德國人比較喜歡補假,老闆通常都會批准員工的補假要求。

科隆經濟研究所(Cologne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的高級經濟學家Holger Schäfer分析指,相比其他國家,德國工人的生產力更高,原因在於擁有先進技術,使工業領域能夠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在許多情況下,工業在生產率增長方面比服務業有更大的潛力。德國設有有薪實習形式的職業培訓體系,平均技術水平和人力資本較佳。」

事實上,德國本身是高技術產業強國,在這些範疇裏,其他國家難以取代,有利穩住優勢。由此可見,不同國家有着不同的經濟及產業結構,打工仔工時也因而各異,光說羨慕也沒用。

我跟香港朋友談起,在德國睇醫生,醫生好快批出三至五日病假,朋友話邊有可能?病到就嚟死都要返半日搞埋啲手尾。
0
石賈墨(右)表示,德國人有時都要加班,視乎工作需要。(受訪者提供)

德國人工作效率很高?

石賈墨坦言,不覺得德國人工作特別快,但他們確是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工作,以便在維持生產力的同時,平衡個人休閒時間,「正因為德國工時短,所以才能維持高生產力。」他舉例說,正常人體力有限,上班通常朝早最精神,午飯過後有點疲累,而德國人慣常在生產力大幅下降前停下來稍作休息。

德國人興唔興帶病返工?

以石賈墨的個人經驗,比如請病假,公司從不過問,「我跟香港朋友談起,在德國睇醫生,醫生好快批出三至五日病假,朋友話邊有可能?病到就嚟死都要返半日搞埋啲手尾。」德國人覺得帶病上班太傻,請病假本來只損失一個人的生產力,但若患感冒還堅持上班,一旦傳染到其他人,就變成危害整個團隊的生產力。他質疑,香港人工時那麼長,生產力猶不及德國,或者正因為打工仔經常處於低效率的狀態工作,「唔可以當人係機器咁操。」

放假需要check email 嗎?

他笑言,早陣子有位同事因腰部不適,需入院治療,「他不算是工作狂,但入院期間還看公司電郵,老闆知道後好嬲,叫電腦部同事封鎖他的電郵帳戶,又叫其他同事不要找他(處理工事),提醒他的首要任務是好好療養。」這在香港簡直不可思議。

系列報道其他文章:

上文節錄自第104期《香港01》周報(2018年3月26日)《從工業4.0到工作4.0   拆解德國超短工時之謎》。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26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4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