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膠.五】「薯」不簡單 英回收商:薯片筒是最難收拾的壞蛋

撰文:黃珮瑜
出版:更新:
有「塑膠窗」的三文治盒應該投進哪一個回收桶?這類「踩界」產品如何求變,影響回收率。(VCG)

從超市買了一盒60粒裝的香口膠回家,看着眼前這個直徑八厘米的圓筒型小膠盒,似乎對環境沒多大殺傷力,不過最危險的其實是其複雜的成分—盒身是聚丙烯(PP);蓋子因為要重複開關,用上了抗磨損性能較好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招紙則是聚氯乙烯(PVC)。由於盒子用上三種不同類型的塑膠,許多回收廠的自動分揀機器根本無法識辨其成分,最終只能拿去焚化或堆填。假如一粒香口膠可以過30分鐘「口癮」,一盒香口膠能讓我們吃足30小時,可是那個包裝盒卻要花上數百年才能分解,相信任何人聽了都覺得荒謬至極。不過,這卻是實情。

註:隨着回收技術不斷改良,最新型的自動分揀機器能更精確地識別各種塑料,不用靠人手拆除樽蓋和撕掉招紙,有助提升回收率。可是新裝置價格高昂,回收業界權衡利弊後,大多沒有動力投資購置。

黑色塑料托盤是另一種難以回收的包裝。(VCG)

塑膠大不同 回收機傻傻分不清

「難分難解」的塑膠廢物,還有超市用來盛載鮮肉的黑色塑料托盤。今次問題不是出自成分,而是顏色。超市為了令肉類色澤看起來更鮮紅,特意選用黑色膠盤,但代價就是分類機被黑色素擾亂,無法分辨出托盤的塑膠成分,結果只能把它當作一般垃圾處理。

薯片包裝袋是另一樣「生命無take two」的塑膠廢物。薯片之所以會卜卜脆,除了因為其密封包裝外,還要多得包裝袋內層的鋁箔。它隔絕了氧氣、水分和光線,令薯片不致變「腍」。不過,跟香口膠包裝盒一樣,薯片袋亦是複合物料,無法純化成塑膠再生原料,只能長埋堆填區。另外,盛載咖啡粉的膠囊、即食麵包裝袋、膠製掃把、清潔用品的噴霧瓶(實在數也數不完)……都是不能投入一般回收箱,分分鐘還會污染其他有用物料,造成更大浪費,因此英國回收協會就有一句家傳戶曉的口號:「如果不肯定,就扔掉它吧(If in doubt, throw it out)。」

註:鋁箔並非無可替代的,最近有多個科研團隊都研製出100%可回收的包裝物料,其中一款是於塑膠袋加上可食用的、由矽酸鹽和氧化鐵製成的磁性添加物,用以隔熱、隔光、隔水氣,保持食品新鮮。另外,也有科學家成功以牛奶製成薄膜,用以包裝食物,不過只能隔絕空氣,不能遮光。

資料來源:英國回收協會

作為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盡量「走塑」,提高回收意識是份內之事。不過地球是大家的,消費者有責任的同時,生產商也應該確保產品及其包裝採用可回收物料,並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產品設計中。

「可持續產品設計」聽起來枯燥乏味,事實上卻是非常有趣和貼近生活。舉一個例子,產品設計師Leyla Acaroglu早年做了一個有關英國人使用電熱水壺習慣的調查,發現全國幾乎每個家庭都使用電熱水壺燒水,近七成人承認即使只沖一杯熱飲,都會盛滿水壺,剩下來的水往往被「攤凍」,到下次需要熱水時又重新加熱一次,變相浪費電力。Acaroglu指英國人每天煲水時浪費的電力,足以點亮倫敦每支街燈一個晚上了。她認為英國人現時最需要的是容量較少、且能清楚顯示沖一杯茶所需水位的熱水壺,方便用家「喝幾多煲幾多」。這個熱水壺,正好展現了什麼是可持續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師Acaroglu認為容量較少、且能清楚顯示沖一杯茶所需水位的熱水壺,對節能大有幫助。(VCG)

脫膠由產品包裝入手

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產品設計中的,還有Marilu Valente。這位駐德國慕尼黑的設計師認為,自從個人護理用品生產商於1960年代以膠樽淘汰玻璃瓶後,人們終日「與膠為伍」。雖然部分人已自發「斷膠」,惟不少生產商仍未努力帶頭走塑。「所有產品的包裝設計和用料竟然和20、30年前一模一樣,我認為是時候改變了。」 Valente接受傳媒訪問時稱。

既然等不到製造商改革,Valente便自己動手設計了一款100%可循環再造的塑膠樽Nephentes,用來盛載沐浴露和洗髮水。Nephentes跟傳統洗髮水樽最大的分別,在於它是沒有蓋的,其頂部是一條細長的膠管,可以用來堵住瓶口,原理就像紅酒的瓶塞一樣。由於解決了樽蓋的問題,Nephentes可以「從一而終」使用同類塑膠,打破了樽身、樽蓋使用不同塑膠的必然定律,更有利回收。

除此之外,Nephentes的瓶身使用軟膠製造,輕輕一壓便可擠出洗髮水,不像傳統膠樽般,每次用到最後,「死唧爛唧」也擠不出最後一滴,造成浪費。當裏面的洗髮水用完了,只要打開瓶底,便可以徹底清洗瓶子,再加入補充裝。Valente說:「我希望不久將來,每個人購物時都自攜一個容器到商店,直接倒入洗髮水和沐浴露,而非重新購買一個包裝。」

無蓋的Nephentes打破了傳統洗髮水樽使用兩種塑膠、不利回收的詛咒。

Valente的意念雖好,但要化為現實始終有難度,因為傳統生產線早已擁有一套標準化的工序和機械,大規模生產現有的塑膠樽,轉換包裝意味着成本上升,難免令部分生產廠卻步。Valente現時正與某些個人護理品牌洽商,新設計最終能否推出市面仍是未知之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隨着公眾的環保意識日漸提高,定必有助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在設計產品及揀選用料時,優先考慮其「可回收性」。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有11個國際品牌,包括歐萊雅、馬莎、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承諾在2025年或之前全面使用100%可循環再造、可循環再用或可分解的產品包裝,預料每年減省的包裝類塑膠廢料將達到600公噸。

傳統生產線早已擁有一套標準化的工序和機械,大規模生產現有的膠樽,轉換包裝意味着成本上升,難免令部分生產廠卻步。(VCG)

上文節錄自第105期《香港01》周報(2018年4月3日)《煩 膠》。

《煩膠》系列文章: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4月3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05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