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膠.二】英國垃圾圍城 學德國、挪威、台灣的走塑之道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西方國家垃圾堆積問題愈來愈嚴重,中國素來是一眾先進國家的廢料收集箱,2016年處理的塑膠廢料高達730萬噸,佔全球逾半。其中,英國的情況可用誇張來形容,三分之二的塑膠廢料送往中國及香港,相等於每年50萬噸。回收的塑膠廢料,多半是飲料或清潔用品的即棄膠樽。膠樽之所以難處理,其一是每個膠樽自行分解需時長達400年,其二是膠樽難以壓縮,塞到堆填區也相當佔空間,而且塑膠的回收率遠低於金屬及紙張。

發展中的亞洲國家,往往成為發達國家的廢料處理場。(vcg)

不過像馬來西亞、印尼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接收能力遠不及中國,膠樽及其他廢料開始在英國堆積。當地塑膠回收組織Recoup指,這會把堆積的塑膠廢料推往兩條出路——焚化或堆填。不過兩種方法都會衍生污染問題,堆填恐導致塑膠釋出化學物污染土壤及水源;若焚化膠樽,則會釋放氯氣及染有重金屬的灰燼,環保組織都斥責,靠焚化解決問題明顯是「錯誤答案」。直至上周,英國政府宣布將推出按樽制,如何落實的細節有待公布。

無疑,現在才為塑膠廢料尋找「安身之處」,有點為時已晚。英國政府在今年初公布未來25年的環境保護計劃(25 Year Environment Plan),當中包括減少塑膠使用的六大方向:

文翠珊宣布未來25年的環保藍圖,多重方案為英國減廢。(VCG)

方案詳情尚未出爐,如何執行、成效為何都屬未知之數,但部分概念在社會上經已出現雛形,或許香港政府或企業界都可以跟隨。事實上,香港在塑膠源頭減廢及回收上,也沒做得很標青,坐看英國處理得如何笨拙,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至少英國今年初落實生效禁用微膠粒(microbeads),成為全球先驅。

德國與挪威的按樽制

在政府層面,減少使用即棄塑膠、增加回收,確實是有政策可施。德國自2003年推出回收法律Pfand system,簡單而言就是按樽制度(deposit return scheme, DRS),消費者每次購買即棄樽裝飲料,價錢已包括瓶子的稅項,消費者把空瓶投入超市的自動回收機,就會獲得退款。這無疑為消費者自願回收膠樽,提供了極大的誘因。

首先,飲料膠樽可以分為可再用膠樽(multi-use bottles)及單次使用膠樽(single-use bottles),前者可回收多達25次。少數怕長計,清洗及消毒舊瓶子,比起製造一個新的即棄瓶子,不論是成本還是碳排放都雙雙大減,鼓勵飲料生產商循環使用。但由於德國法例並沒有禁止單次使用膠樽,只是稅項稍高,消費者將樽子回收可獲退0.25歐元(約2.4港元)。

德國超市外設有自動按樽機,投入空樽後,就會退按金。(網上圖片)

不過,德國《明鏡》周刊去年報道,法律實施初期,市面出售的飲料瓶子當中64%獲循環再用,但至2012年底,回收率降至46%,而且呈繼續下降迹象。三年前,可口可樂公司也以物流成本高昂及欠存放空間為由,宣布逐漸會以單次使用膠樽取代可再用膠樽。可見Pfand法案提高了膠樽回收率,但並未有效令生產商改用可再用膠樽。

其實除了德國,歐洲多個國家的按樽制度已相當成熟了,特別是在1972年已推行的挪威,做法跟德國差無幾,但因沿用多年,民眾都已養成按樽習慣,就算有沒有那一塊幾毫,挪威人也會把膠樽回收。在超市廣設自動回收機還未夠,當局發現很多學生都有在上學途中喝能量飲料的習慣,所以貼心的在校門外加置回收機,實行「一個都不能少」,也因此挪威的膠樽回收率相當高,成為英國政府的參考對象,希望照辦煮碗。

台式飲料店每天派發大量膠杯、杯蓋及飲管。(vcg)

目前,香港每十個膠樽只有一個被回收,即使有金錢作誘因,但總有人不志在,有樽也不退,更可能出現的畫面是,平日執紙皮、鋁罐的長者也開始拾起膠樽來,按樽制也不是必勝秘方,香港若要落實效法,運輸及回收處理的成本也要詳細計算。

台灣限塑令 未來用海藻吸管飲珍珠奶茶?

除了膠樽,同樣「邪惡」的還有即棄餐具,包括外賣膠杯及飲管。台灣今年初公布的「海洋廢物治理行動方案」,逐步禁止即棄塑膠餐具,也見頗為進取,包括在2020年:

不銹鋼飲管有粗有幼選擇,配合不同需要。(資料圖片)

再過十年,上述的三種塑膠製品都會全面禁止提供。或者不少消費者立時會有疑問,「那在街買珍珠奶茶,不用飲管怎喝呢?」不過,有時苛刻才會逼出創意來,除了人人皆知的「BYOB」,其實已興起BYOU(Utensils餐具)、BYOM(Mugs杯子),甚至BYOS(Straw飲管)等自備餐具概念,除了不鏽鋼、玻璃製的環保吸管,美國有設計師還創作出一種可食用、易分解的海藻吸管。雖然台灣目前在塑膠回收及限用之上不算走得很前,但不難發現,不少台灣品牌或設計小店都主張以天然物料製造產品,如竹子餐盒、木咖啡杯、布書套、藤籃子,在「走塑」潮流下,呈現自然復興。

上文節錄自第105期《香港01》周報(2018年4月3日)《煩 膠》。

《煩膠》系列文章: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4月3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05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