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旅遊】台灣虎井嶼自救靠賣萌 振興地區經濟卻苦了主子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台灣澎湖縣的虎井嶼本是個漁村,全盛時期有3000多人口。如今這裏只剩下不足200人,當地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加上缺乏就業機會,不少年青人選擇外流打工。面對困局,當地一間只有6名學生的虎井國小,想出以一班只懂曬太陽、睡覺和玩耍追逐的「居民」來救亡,就是島上比常住人口還要多的200多隻流浪貓。

校長林妍伶透露,學生的靈感來自鄰近地區貓城的成功經驗,諸如日本貓島。因見到網絡上對坊間其他貓島和貓村的熱烈反應,證明與一大群貓咪相處的親身體驗確實大有市場。

他們參考了其他地方的經驗,在製作以貓為題材的產品賣給遊客外,同時邀請了藝術家為當地設計貓題材的公共藝術品,如貓郵筒和貓雕像。學生則利用課餘時間學習攝影,拍攝一系列的貓咪照片,再印製在以舊衣物製成的布袋上,以及明信片等產品上義賣;所得收入將用作貓糧和貓咪的醫療基金。

虎井國小一班師生希望透過流浪貓振興當地經濟。(網上圖片)

借鑑貓島經驗 幫助地區發展

林校長表示:「學生們希望製造一系列基於關懷島上流浪貓的貓島項目,同時幫助本地旅遊業發展。」為打造貓島觀光形象,校方上月中還舉辦了藝術節,校長帶領小朋友與藝術家一起創作3D貓咪壁畫。校方希望透過這些藝術教育與當地社區相結合,希望藉此讓更多人關心島上貓咪,進而協助地方觀光業的發展。

這裏如今因貓咪而開始為外界認識。然而,同樣以貓為主題的旅遊景點在鄰近地區近年也有不少。台灣另一個以貓作賣點的地方還有猴硐貓村,同樣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日本貓島是世界知名的「貓多過人」的島,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VCG)

遠一些的日本,貓島和貓站長也吸引不少區內的旅客,單計第一代貓站長小玉在幾年間估計就為該條鐵路帶來1000萬美元 (約7800萬港元) 的利潤。兩地近年也興起以貓為主題的咖啡店和餐廳,貓旅遊一時間變得競爭激烈的行業。虎井嶼能否成功複製或許言之尚早。

能夠一睹眾多貓主子聚集的體驗,在當今社會大有市場。(VCG)

帶旺經濟卻犧牲了貓咪?

貓旅遊雖然看似一門雙贏的方案,然而從過往的經驗可見,貓旅遊同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猴硐貓村就是一個最佳寫照。

2010年,到訪猴硐貓村的旅客只有約500人,後來借助網絡和傳媒的影響力,迅速擴大名氣。用了半年左右時間,旅客人數便急增至數萬人。2013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將當地評選為「世界六大賞貓景點」之一,自此旅客更是源源不絕。2016年吸引了近87萬遊客,翌年估計也增長一成二,全年訪客量直逼100萬人次。

貓咪成為人類謀利的工具了嗎?(VCG)

自從這裏的名氣增加,問題也隨之而來,村民對貓咪也變得又愛又恨。首先,一些村外人知悉猴硐貓村是個流浪貓天堂,便將自己棄養的貓隻送到當地,令流浪貓的問題惡化。棄養的貓很多時是患病的貓和老貓,這些家貓很多時無法適應野外流浪貓的生活,而且貓的地盤意識也強,被送來的貓容易被當地的貓攻擊受傷,又或因無法覓食而最終餓死、病死。

2014年就曾爆發過傳染病,導致眾多貓隻死亡。村民雖然在村內張貼告示,提醒相關做法違法,且可被罰款,惟仍未能阻止情況發生。

流浪貓一般較家貓短命數年,被棄養的家貓也難以適應野外生活。(VCG)

此外,部份旅客的行為也為人詬病,例如胡亂的餵食、不停騷擾貓隻令牠們睡眠不足、小孩亂跑也會嚇壞貓咪,為避開這些遊客也令貓咪遇上交通意外的機會增加。最常見的是亂把貓糧放在地上,結果貓咪沒吃也沒有清理掉,造成環境惡劣,滋生細菌。而且,說到底流浪貓比一般家貓短命得多,故這類的貓村本來並非想像般美好,說不上貓天堂。

以貓島作生態研究的日本西南學院大學準教授山根明弘亦指出,在以漁業為主的小島上,貓咪的確能夠幫助捕捉啃咬船底的老鼠,這樣貓咪與居民之間形成了共生共存的關係。近年,貓島受到外界眾多關注,讓當地一眾居民不知所措,他也認同不應該讓商業化破壞原來的關係。

幸好,現時很多地方的人開始反思部份純粹以商業掛帥的「貓經濟」,擔心做法反害慘了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