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遙遠的距離】探索「天涯海角」 揭開太陽系誕生之謎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曾經人類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愈發掘更多未知,就愈顯得人類無知。而正因為對世界一無所知,才驅使充滿好奇心的人類將目光放在遙遠的星際,想要窺探肉眼看不見的世界。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船「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周二(1日)成功飛越距離地球最遠的太陽系邊緣、名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小行星,為史上最遙遠的一次星際邂逅。
一次華麗邂逅,能夠為人類帶來甚麼啟示呢?在觸手不能及的星際,又埋藏着甚麼秘密?

NASA「新視野號」: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船「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周二(1日)成功飛越距離地球最遠的太陽系邊緣、名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小行星。圖為NASA早前發放的預想圖。(視覺中國)

「天涯海角」位於柯伊伯帶(Kuiper Belt),距離地球64億公里。雖然有太空任務曾飛越柯伊伯帶,但當時科學家仍未知柯伊伯帶的存在,因此從未探索過該區。

小行星2014年由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發現,當時僅以編號「2014 MU69」來稱呼,後來才由「新視野號」團隊透過命名活動挑選出「Ultima Thule」作為別名。當中的「Thule」(圖勒)原是中世紀地圖中一個神話島嶼,為地球上極北之地,因此「Ultima Thule」意指超越已知世界。

「天涯海角」比起冥王星還要遠16億公里,由於距離太陽甚遠,溫度幾乎接近絕對零度。冥王星大小與美國面積相若,而小行星的面積就更小,比冥王星小100倍。

NASA「新視野號」:擁有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同時為英國殿堂級樂隊Queen的結他手Brian May發布新歌,紀念這次探索行動。(路透社)

與冥王星和其他太陽系之中的大行星不同,「天涯海角」為倖存的行星組件,原始且完好,從來未曾遭攝動或移動,仍留在誕生時所在軌道。加上小行星所在地帶維持極低溫度,冰堅硬如石,亦因而從未融化或形成冰芯。

科學家尤其想知道如此遙遠的世界是怎樣形成。其中一個猜想是,這些星體是由暴風雪中鵝卵石大小的冰粒,大量積聚組成。「天涯海角」就似是太陽系的時間囊,一直靜悄悄地存在於太陽系的角落,蘊藏太陽系45億年前誕生的秘密,有助科學家了解冥王星等小行星的起源。

「新視野號」在2006年升空,當時任務目標只是探測冥王星,科學家甚至仍未知道「天涯海角」的存在。直到2015年完成任務後,NASA決定延長任務,向更遙遠的地方探索。「新視野號」別過「天涯海角」後,將會繼續探索柯伊伯帶其他數十個星體,並測量柯伊伯帶的環境,為空白的太陽系誕生之謎填上更多答案。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