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X影像】科企掌握我們的「記憶」 數碼遺產誰來繼承?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當談到雲端技術,必然觸碰兩大議題。第一是有關個人私隱的爭議,第二是寄存在雲端伺服器的數碼遺產問題。《紐約時報》與Google雲端技術團隊合作,希望在未來數年,將數以百萬計的歷史圖片放上雲端,不禁令人懷疑有關的互聯網安全風險:Google會否憑着開發成熟的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技術,配合《紐時》的圖片資料庫,獲取某些個人資訊?Google擁有龐大的雲端伺服器,會否輕易壟斷數據整合並控制輿論導向?種種疑團,在互聯網極其發達的年代,促人深思。(此為《雲端上的圖片》系列報道之三)

觀乎當今網絡世界,提供各種資訊的網站多如繁星。但認真想想,其實我們的網絡生活,總是離不開寥寥數間科網巨擘。搜尋引擎Google提供個人化網絡服務,如雲端檔案庫、電子通訊郵箱、定位地圖及即時通訊等,彷彿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助理,對我們的日程更瞭如指掌。Facebook及其旗下的Instagram,幾乎雄霸社交網絡平台的份額。互聯網的世界看似遼闊,可是我們往往囿於科企巨擘的一隅。

系列相關文章:

【01專訪】從《紐時》地庫「停屍間」 看一場百年舊照的重生之旅

【雲端X影像】讓人工智能學習歷史 拼湊出人類的「時光地圖」

【01專訪】Instagram取代實體相簿 細訴兩種攝影的意義

【雲端X影像】尋找「古早味」老照片 探索香港影像的數碼化進程

科企巨擘壟斷 照片洩露私隱

Google在2017年的開發者大會,向大眾開放「人工智能照片辨識技術」 Google Lens。這項技術可以分析一張圖片上所蘊含的許多資訊,包括照片中的物件、拍攝位置(即定位地址)等,並能明細辨別該物件的具體資料。譬如用戶在街上見到建築物,可以用手機拍下,只要交由Google Lens分析,便可知道建築物的名稱及相關資料。用戶可在Google Photos雲端圖庫裏,隨時利用Google Lens工具進行圖像分析,準繩度極高。《紐時》都是運用這項辨識技術,協助建構龐大的歷史圖像資料庫。

人工智能照片辨識技術Google Lens可以辨認及分析建築物的相關資料。

人工智能照片辨識技術趨大眾化,意味Google已經掌握成熟的技術。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知道,這有機會令到Google在用戶不知情下,透過寄放在雲端伺服器的相片,掌握大批用戶資料,加上網際網絡記錄(IP位址)、網站瀏覽記錄、電郵資訊、地圖定位等「網絡足迹」,足以令Google掌握用戶全盤「行蹤」。雖然Google聲稱恪守用戶私隱守則,不過,去年一宗用戶個人資料外洩事件,使全球用戶對科企的信任一夜掃地。科企的私隱保護承諾,也許只是一張無約束力的黑字白紙。

去年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被揭非法獲取Facebook用戶的個人資料,受影響人數逾8,000萬。Facebook則被揭發早在2015年得知違規事件,卻未有公布消息,反而銷毀相關資料。事件引起大眾進一步反思,掌握人面辨識及身份識別技術,以及大量用戶數據的科企是否意味可隨時追蹤用戶每天的動向,並藉用戶數據,賺取商業利益?

毋庸置疑,Google是全球少數科網寡頭之一,公司旗下核心業務包括Gmail、Search、YouTube、Google Play、Google地圖和Chrome瀏覽器等,用戶總數累積達十億。另外,Google提供的雲端檔案儲存服務Google Drive,也有超過八億用戶;另一雲端圖庫服務Google Photos,每月則有五億活躍用戶。 Google的用戶覆蓋面廣闊, 公司從中掌握的用戶資料驚人。在大數據壟斷的情況下,公眾對科網寡頭的疑慮亦不脛而走。

Google推出的應用程式多元全面,彷彿成為手機用戶的虛擬私人助理。(Getty Images)

關於《紐時》與Google的合作,負責該項目的編輯Veronica Chambers向記者表示,Google並沒有權限進入《紐時》的儲存庫存取資料:「Google在它訂定的私隱條例中提到,Google在提供雲端服務的角色上,只是確保服務運作正常,用戶在雲端存取的數據不會被用作宣傳。」《紐時》與Google合作的過程中,確保在圖像存取至出版過程中,不會涉及任何用戶的個人數據。Google提供予報社的服務,不包括備受爭議的人面識別技術。在數碼化圖片時用到Google Cloud Vision API技術,只是針對識別圖像中的物件,以保障相中人的私隱。

繼承數碼遺產 申領手續繁複

數碼相片雲端儲存技術,除了引發個人私隱和大數據壟斷的問題,還有關於「數碼遺產」的思考。有別於《紐時》龐大的歷史圖庫,普通用戶不會特別繼承「數碼遺產」。試想一想,倘若我們過世後,沒有為數碼遺產(如社交網站帳戶、雲端存儲檔案、虛擬貨幣等)打算,那麼,這些資料該以什麼方法處理?誰有資格接收這些數碼遺產呢?

2014年,英國倫敦男子Josh Grant入稟法院,希望蘋果公司(Apple Inc)可以為已離世母親擁有的iPad解鎖,以便取回iPad裏母子的珍貴回憶。由於他的母親未有在生前訂明寄存在雲端服務的資料在她去世後應歸誰所有,所以蘋果公司基於保護用戶私隱為由,拒絕Grant取回母親儲存在蘋果公司雲端上的數碼遺產。生活依賴網絡的現代人,是時候認真思考數碼遺產的問題。

隨着網絡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的虛擬遺產繼承權理應受到重視。(Getty Images)

現時很多科網公司和社交網站平台,在處理數碼遺產繼承權方面都是偏向謹慎。遺屬需要經過繁複的遺產申報程序,才有機會取回家人留下的部分互聯網資料。譬如Facebook得悉用戶去世後,便會限制活躍功能,帳戶內容僅供用戶的朋友閱覽。

針對類似的情況,Google設有Inactive Account Manager(閒置帳號管理)功能。用戶可以預先在帳號設定後備電郵,若帳號在三個月內沒有任何活動,所有資料都會轉移到預先設定的後備電郵。換句話說,該服務需要用戶先在自己的帳號指明其帳號資料的信託人。由於今天數碼遺產繼承權的概念並不普及,因此有關功能受到一定限制。數碼財產管理公司如Legacy Locker和LifeEnsured,亦會協助客戶整理網上儲存的資料,以及身故後數碼遺產的轉移手續。

我們掌中的手機就是最方便的相機,手機拍下照片,上載至社交網站伺服器或雲端服務存儲庫,不消數秒,極其便捷。不只圖像,還有文字檔案、個人資料……通通可以放上雲端儲存。可是,針對雲端服務的私隱及數碼遺產爭議,到了人人「機不離手」的今天,似乎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上文節錄自第14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2月11日)《把記憶託付雲端 褪色老照片獲新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