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保】「韓流」帶動 高雄醫療觀光成新潮產業?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六合夜市、忠烈祠、孔子廟、左營舊城、旗山老街……數之不盡的港都勝景,讓舊稱「打狗」的港口城市高雄,成為南台灣的旅遊寶藏集中地之一。既有純樸的田野鄉郊風情,也不乏摩登高樓、舊城遺蹟共冶一爐的豐饒地段。去年底上任的高雄市市長韓國瑜,矢志要帶領高雄成為「全台首富」,兼且瞄準了一項過往沒太多人關注的產品—國際醫療觀光服務。口號以外,實際運作又如何?《香港01》記者到高雄實地了解。(此乃《台灣健保》系列專題之五)

3月8日,高雄市政府舉行「2019高雄醫療觀光元年啟動記者會」。韓國瑜向媒體表示,要銳意拓展國際醫療市場,高雄不但要賣水果蔬菜,還要將自家的醫療產品服務結合市內富饒的旅遊資源,一併向外推銷兜售。

2019年高雄醫療觀光元年在韓國瑜帶領下正式啟動。(網上圖片)

「高雄發大財,貨出得去,人進得來。」「貨出得去」自然是說要擴充高雄的在地農產品、商品出口,增大高雄市的對外貿易份額。「人進得來」就是要將國外源源不絕的遊客、投資者帶到高雄,靠外力直接推動港都的經濟復蘇。醫療旅遊,就是韓國瑜口中「把人帶進來」的戰略一環。

過去數十年,自寶島經濟起飛,高增值的科技研發及製造工業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區。以高雄市都會圈為首的南台灣,則一向以農林漁牧及重工業生產等作為地區經濟發展引擎。有關醫療科技之類的第三產業,似乎與高雄市連不上很大關係。

這或許只是過去「台灣奇蹟」下各省市分工、以北部拉動全國政策下的既有定型。實際上,高雄市近年來的高階醫療器材研發及連帶相關醫療領域的發展增長勢頭十分可觀。

2009年,高雄市生物科技醫療器材產業的產值僅有3.1億新台幣(約7,700萬港元),但到2017年,已增長至21億新台幣(約5.2億港元),八年間升幅接近六倍。看來,韓國瑜並非空口說白話。

不過,高雄憑什麼可以推動醫療領域產品?具體的醫療觀光計劃又是怎樣?在地配套可以如何配合?為更詳細了解「高雄醫療觀光元年」是怎麼一回事,《香港01》專訪了高雄衞生局局長林立人。

針對健檢醫美兩類遊客

林立人認為,若要讓高雄成為「人進得來」的城市,其中一個元素就是「觀光」。高雄的觀光在縣市合併之後,除了原有的景點,更多了空港、海港、文化等觀光元素。

林立人認為,高雄的觀光及旅遊資源可以結合,打造一道嶄新產業。(楊雅琳攝)

另一方面,近年高雄市的醫療器材生產、技術研發、護理服務等的發展迅速,醫學界也認同高雄的醫療水平在亞洲各地中具很大競爭力,市內的旗艦醫院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榮民總醫院、長庚紀念醫院及其他近七、八家區域醫院等,醫療資源相當充足,醫療品質在行內毋庸置疑。

台灣醫療多年來積累下來的品質和信譽,讓海外遊客對其服務質素相對放心。最重要的是,台灣醫療服務有價格優勢:因有健保的安全網,藥物、手術和檢查等費用都壓得很低,比鄰近的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等地區還要划算。

所以,林立人認為高雄市有力建立一個集健檢、醫學美容、觀光景點、特色醫療的醫療觀光旅遊套餐,吸引海外客戶前往當地享用非緊急性、非侵入性醫療服務,同時到市內和近郊遊覽景點,藉着高雄的醫療優勢,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消費。

「我們希望(顧客群)擴展到有華人的地方或國家,以及鄰近的東南亞國家,能夠讓外界了解高雄醫療的特色。」林立人指出,衞生局初期先規劃兩條觀光路線,包括「山線」、「海線」,並會為顧客度身訂造五天四夜的行程,當中附加一個健檢項目五選一、醫美項目五選一。若選擇價位最低的醫美或健檢項目,加上住宿、交通費用,帶着旅客參訪山海景點,索價新台幣39,999元(約一萬港元),兩人成行,還可在回程前拿到健檢報告。若選擇更高階的項目,則會再另外加價。

高雄港灣頗具特色,沿岸舒適宜人。(Getty Images)

事實上,醫療觀光所涉及的療程有其局限,針對的肯定不是需要接受重症療程的病人。較為可行且具吸引力的,是健康檢查和醫學美容兩類非侵入性醫療及檢測,譬如說五天的健檢暨觀光行程,頭兩天可以到醫院進行詳細健康檢查,由於不會馬上有檢測結果,於是第三、四天便可到市內觀光,離開前再回醫院拿報告。若是醫美療程,可能需要回台覆診,進行二次觀光。高雄市的醫療觀光藍圖,就是希望藉此增加遊客到訪高雄的意欲,促進經濟。

被批「賤價推廣」和分薄資源

「高雄醫療觀光元年」的出現旨在促進市內旅遊業發展,也與韓國瑜從競選以來主打的「經濟優先」核心發展願景一脈相承。醫療與觀光之融合,「觀光」資源分享予海外遊客,民眾無任歡迎,但若「醫療」資源也要與海外遊客分享,難免惹來非議,衍生出資源遭分薄、削減本地居民就醫權益之類的憂慮。

在「高雄醫療觀光元年」啟動儀式舉行之後,大批醫界、病人權益組織人士批評韓國瑜此舉是「賤價推廣醫療」,佔用了旨在惠益台灣人的廉價醫療福利政策份額,盲目追求經濟增長。高雄市醫師公會副理事長賴聰宏更批評韓國瑜「毫無醫療常識」,搞不清楚「醫療觀光」是何物。

然而,高雄醫學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藍傳盛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解釋韓國瑜的「醫療觀光」其實是主打美容醫療、微整形等毋須住院的項目,較不會出現海外遊客分佔本地醫療資源的情況,患者結束療程後可立即觀光,高雄絕對有條件在這部分贏取經濟回報。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院長張宏泰也向記者講解現時高雄的醫院佔用率情況,嘗試釋除一些外界針對「醫療旅遊」的疑慮。

張宏泰認為,現在高雄病患負荷率比較高的醫院是市內三間最大型的*醫學中心。另外有很多區域醫院,包括聯合醫院,由於這批區域醫院的病患擁擠問題不是十分顯著,有餘力分擔健檢和醫美等非急性醫療服務的工作。醫療觀光預計帶來的海外病患數量,不會導致醫療資源遭分薄。

醫學中心:台灣衞生福利部自1988年全面實施醫院評鑑,制定分級系統。最高級別的醫院分級是醫學中心,下級依序是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目前全台灣共有19間醫學中心,其中3間在高雄市。

(香港01製圖)

此外,大型醫學中心一直有從事國際醫療事務,包括為海外人士進行關節置換、心臟手術或肝臟移植等,但因為個案很少,不一定從中賺到很多錢。現在醫療觀光政策集中吸引觀光客前來健檢、進行醫學美容等,反而可能是區域醫院的機會。

以聯合醫院為例,因為它們能夠提供磁力共振掃描(MRI)、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等儀器及服務,有能力為海外人士提供健檢之類的非緊急性醫護服務。

中小型醫院需開源求生

除了中小型區域醫院未有面對病患壓力之外,它們自身的經營困境,也是韓國瑜醫療觀光藍圖吸引它們之處。張宏泰直指,在現今台灣全民健保的總額制度下,由於中央批准的健保預算有上限,即使醫院完成健保的點數額度,最多也只能獲得八至九成補貼,要維持醫院的營運,需要有額外收入來源。通過開發國際醫療暨觀光事業,從海外消費者賺取利潤,是這類醫院的經營出路。

張宏泰回憶此前有醫美診所業者分享,說曾有一名大陸客人給診所200萬新台幣(約50萬港元),負責一年保養他的皮膚,但因醫美診所設備不齊全,缺少磁力共振掃描、電腦斷層掃描等設備,所以前來與醫院商討合作。

「那個客人的身份是一名企業董事長,他甚至向診所提出幾個要求,連醫院聽了都『傻眼』。他說,抵達台灣後必須有專人司機接送到醫院,甚至指定名車接送,一定要高調地從機場到診所……我們要賺的就是這種錢,也就是金字塔頂端的錢。」

張宏泰指出,會購買醫美服務的客群的消費模式,與普通醫院的病人不同。他們就是「花得起」,區域醫院要開源,賺取利潤,這類客人是目標之一。

「我在榮總(高雄榮民總醫院)時,有一名病患有前列腺肥大的問題,必須用激光把前列腺收小。起初我們定價是十幾萬,沒想到中介竟說這個『太便宜了』,若太便宜,大陸客就不想來,要求醫院必須開超過50萬的價格,這樣客人才會覺得這是好東西。」他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

張宏泰(左)認為,醫院不能賺錢的話,便難以營運下去。因此,它們應從不同途徑賺取收入,彌補健保資助的不足。(楊雅琳攝)

在台灣,很多人還是有一個很傳統的觀念,就是醫院「賺錢」不符合道德原則,醫生不能說「賺錢」兩個字。但張宏泰認為,醫院不賺錢怎能維持運作?又怎樣提供更好的服務?「韓市長提供一個觀念,就是『賺錢不是罪惡』,沒有錢怎麼服務大家……以前大家都不敢講,現在都敢講。」

張宏泰認為,現在很多顧客的消費觀念已經改變,只要提供的服務質素夠好,即使調高價位,也會欣然接受,更何況台灣的醫療收費本已比亞洲其他先進地區低廉。

所以,張宏泰除了確保聯合醫院的醫護團隊維持高水平醫療服務,還開始注重健檢護理同事的服務態度、禮儀培訓、儀容服裝等等,早前甚至派了護理長到酒店向從業員學習。最終目的是希望客戶到醫院進行健檢時,能感覺賓至如歸,使他們覺得物有所值。「這就是台灣的機會。台灣要從不同的商業模式去思考醫院的經營之道。」張宏泰說。

上文節錄自第16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10日)《借鏡台灣全民健保 病有所醫 產業有道》。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