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ly Planet走過近半世紀高山低谷 紙本旅遊書魅力不再?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自47年前創辦以來,Lonely Planet經已成為今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旅遊書品牌。然而,在網絡興起的年代,實體書本身的發展經已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旅遊書的發展相信亦難以躲避此一時代的變遷。最近,大半生幾乎都從事旅遊書寫作及出版的Lonely Planet 創辦人Tony Wheeler,和《香港01》分享了他對旅遊指南書發展的前景和看法。(此為《旅遊書》專題報道之二)

由Wheeler夫婦二人於1972年開始撰寫旅遊指南,到組織寫作團隊,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到了八十年代,由於業務愈來愈繁重。他們開始招募營運夥伴,並在墨爾本開設辦公室,而且讓經理人入股。及至九十年代,公司急速擴張,人手編制年年遞增,由原本夫婦二人小本經營的公司,拓展成為一間規模達200人的品牌。

與此同時,不少書商窺見旅遊書市場潛力龐大,爭相加入競爭,令旅遊書市場的經營漸趨困難。其後網絡興起,傳統紙本媒體包括旅遊出版物,面對重重經營壓力,種種因素皆令Lonely Planet的發展充滿挑戰,甚至難以維持收支平衡。

Lonely Planet今天是無人不識的旅遊指南品牌。(VCG)

1998 年,在時任行政總裁Steve Hibbard帶領下,公司謀求轉型,由一間小型本土出版商轉變成專業化、放眼全球的跨國公司。公司的經營方針也開始變得多元化,設立網站、經營博客,甚至投資電視節目等。

但好景不長,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襲,事件除了令旅客擔心安全,對旅遊業帶來衝擊外,由此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亦長期拖累旅遊業。翌年,世界旅遊業的增長速度大大放緩,旅遊書的銷情亦大受影響。

幸而,多年來建立的名聲和品牌地位,Lonely Planet 得以維持下去。2007 年,夫婦二人因年事日高,決定出售經營權,將75%股份賣給英國廣播公司(BBC)旗下的BBC Worldwide;2011 年,夫婦再將剩餘股份出售,正式過着退休生活。

Tony 原以為這次交易的決定十分正確,應該不會有什麼差錯。然而,在2013 年,BBC 卻將Lonely Planet 易手予美國的NC2 Media。當年有報告指出,BBC 購入Lonely Planet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對其未來收入的增長也「過度樂觀」,最終令公司虧蝕8,000萬英鎊。

去年,NC2 Media 傳出有意出售Lonely Planet,惟最終沒有成事。今年初,公司委任來自風險投資公司的Luis Cabrera 為行政總裁,零出版經驗的他聲言會令公司成為「全球首個將熱門的數碼內容轉化成可訂購的旅遊體驗的國際品牌」,期望為公司帶來新增長點。

Wheeler夫婦分別於2007年和2011年售出Lonely Planet的全部股份,圖攝於2006年二人訪港期間。(AFP)

除了網絡的興起和行業的競爭外,部份挑戰同時發生在公司自身。近年,部份Lonely Planet 的忠實讀者開始抱怨,支持多年的旅遊指南內容質素下降。品牌的網站表現也未如人意,界面和分類不夠清晰,令讀者難以搜尋想要的旅遊資訊。最致命的是,品牌的發展方向和其他旅遊網站愈來愈相近,失卻了Lonely Planet的原有魅力。

智能手機普及 旅行像探囊取物

在智能手機尚未普及前,一般旅人倚仗地圖和旅遊書。昔日的旅人往往在旅途上用「每事問」的方式,取得簡單和實用的資訊,碰上言語不通時,則以身體語言來心領神會。

時至今天,旅遊已變得更普及,普羅市民每逢假日也很喜歡往海外旅遊度假。手握智能手機,便能在異地輕鬆遊走。從地圖位置、名勝景點、餐廳店舖、當地交通以至風土人情,統統都能在網絡中找到。當今旅遊,可說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網絡似乎取代旅遊書的地位,這是否意味着實體旅遊書快將迎來終結的一天?大半生從事旅遊書寫作和出版的Tony強調:「我仍然相信專業策劃的訊息有其價值,由知識淵博的專家收集得來的資訊,有別來自於某餐館老闆的兄弟帶點偏見的隨機推薦。」

今天旅遊,只要有智能手機在手便可輕鬆出行。(Getty Images)

面對科技的挑戰,Tony 也自認算是數碼先驅:「畢竟,我們早在八十年代初,已經開始用文字處理程式來編寫書籍。那個年代大多數出版商就算擁有電腦也只會用來處理會計工作。」早在1994年,他們已在Tim O'Reilly的全球網絡導航網站(Global Network Navigator)上擁有自己的博客。不久之後,他們也開設網站。2000年,他們又在掌上電腦PalmPilots推出CitySync指南。

他說,雖然旅遊書市場萎縮,但據他所知,Lonely Planet 的書籍銷量依然有所增長。他仍閱讀實體旅遊書籍,尤其是Lonely Planet,只是現在多用了電子版本。他透露近日買了一本有關挪威的旅遊書,為今年的旅程作準備。

他補充:「如果我只是去一個城市或一個地區,我只會取出書中相關的章節或段落,而不會帶整本書,這是一般Lonely Planet的顧客都會做的。」去年他去阿塞拜疆,只帶了《Georgia, Armenia & Azerbaijan》一書中阿塞拜疆的部份。

網絡上的旅遊資訊變得異常豐富且方便。(Getty Images)

「旅遊書還會存在一段很長時間」

Tony 認為,網絡不會完全取代實體旅遊書:「我可以隨時隨地閱讀旅遊書,無論是實體書或電子書,但只有在網絡覆蓋的地方才可以看到網上資訊。」若需要尋找旅遊資訊,Tony 通常會利用多個渠道,如旅遊書、網絡和智能手機。他認為像航班或火車時間表這些實用資料,網絡可提供實時、準確資訊。若是關於意見評價,如推介哪家餐廳、哪間酒店,他對網上的推薦較有保留。

「我如何得知那些熱心的建議並非由餐廳老闆撰寫?而且資訊放上網絡,並不代表它是最新。」他堅信旅遊書的內容比不少網上旅遊資訊更可靠,也更客觀。他樂觀而肯定地說:「我認為旅遊書還會存在一段很長時間。」

Tony 認為,Lonely Planet 等旅遊指南書仍然有存在價值。(VCG)

網絡和智能手機或許帶來了便捷,但文化和品牌則需經過長時間的建立和經營。在網絡資訊爆炸的今天,Lonely Planet依然擁有眾多忠實讀者,讀者欣賞的正是他們始終如一的「旅人角度」,由作者親自走訪當地,以第一身的真實經驗,與讀者分享貼心的旅遊體驗。

時至今日,無論身處何地,相信依然不難看到背包客喜愛手執Lonely Planet,這反映的不只是讀者的忠誠和感情,還因為它是深得信賴的旅遊夥伴。正如Tony說:「我最喜歡的是,儘管它是一本英語指南,但其影響力卻無遠弗屆。」

Tony那種由作者以第一身的真實旅遊經驗,或許是Lonely Planet 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主因。(受訪者提供)

上文節錄自第16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2日)《專訪Lonely Planet創辦人Tony Wheeler 從「孤獨星球」走向全球》。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