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垃圾村莊上勝町 分類45種萬物皆回收 老村民為何賺大錢?

撰文:日式生活美學
出版:更新:

最近,生活在上海的群眾,可謂是有苦說不出,誰也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會失去「丟垃圾的自由」。開始「垃圾分類」就將在上海被納入法制框架,如果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人民幣,下同);如果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堪稱「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自7月1日起,除了垃圾要分類丟棄,每天丟垃圾也有了固定時間,上午7:00-9:00、下午18:00-20:00(不同地方時間可能有差異),違者個人罰款50~200元。

這兩天流傳很廣的一個「段子」是上海人每天早上都要接受居委會大媽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就連這兩天熱鬧非凡的娛樂圈,也向日美醬(筆者)發出了究極型選擇題:請問范冰冰要處理李晨在海邊送給她的那個從義烏買的那個心形石頭是: A. 乾垃圾/B.濕垃圾/C.可回收垃圾/D.有害垃圾,請回答。

上海人每天早上都要接受,居委會大媽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Gettyimages/視覺中國)

不過,說到垃圾分類這個領域,幾乎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已經把它做到了極致。其中,最為「變態」的,要數日本德島縣的一個小村莊——上勝町。它不僅被評為「日本最美村莊」,還擁有「日本零垃圾小鎮」、「日本最環保小鎮」的美譽。在日本的一些大城市,通常將垃圾分為5~10種,遊客往往盯著一長排垃圾箱一臉茫然無措。

而在上勝町,垃圾分類高達45種,就連雞蛋殼,豆腐盒都有嚴格分類。小鎮上的每個居民,都自覺恪守著嚴格的垃圾分類方法,喝完的牛奶盒,要遵循洗淨、折平、晾乾三部曲。礦泉水等塑料瓶的丟棄,也要經過四個步驟。而玻璃瓶也要分為有色和無色,一支口紅也要慘遭解體,因為膏體屬於「可燃物」,口紅管則屬於「小金屬物」。

在上勝町,「零垃圾」 的意思是:「沒有什麼東西會被當成垃圾扔掉,所有的舊物都必須可回收。」比如用廢酒瓶做裝飾品,舊衣物做稻草人等。把垃圾扔進山裏就是犯罪,沒有廢物,只有放錯位置的珍寶,分類越細,可再生的資源就越多,這就是上勝町的村民守護家園的方式。

+21

而這樣一個極度老齡化的小鎮,第一個關門大吉的,竟是老人院。在日本其他老人靠著退休金生活時,上勝町的老人們仍在「自給自足」。因為這個地方的老人,年均能掙1000萬日元(約71.9萬港元),還在給國家繳納稅金,而他們的高收入,則源於日本料理中的一片片點綴花葉。

日本料理講究「五感五色」,眼鼻耳觸舌,黑白赤黃青,尤其注重視覺的美感,尤其是堪稱藝術享受的懷石料理,這些料理的點睛之筆,就在於這一片片點綴的花葉,越是高級的料理亭,對花葉的要求就越加苛刻,花葉的形狀、大小、色澤、季節感,都會影響一道料理的美感。

而四季分明的上勝町,正是生產這些的花葉的一處寶地,潔淨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氣,為植物們提供了一個純淨的天然氧吧。這裡的樹葉色彩鮮明,老人建立了專門的季節檔案,方便查閱今天是採摘哪種樹葉的最佳時間。採下樹葉後,就在這樣清澈的溪水中清洗乾淨,然後根據大小、形狀一一篩選。

如今,日本80%料理亭的點綴花葉,都來自上勝町,甚至出口至美國、法國、意大利。而上勝町老人的故事,也被拍成了電視劇,名字就叫《人生、いろどり》。

介紹上勝町的節目及《人生、いろどり》劇照(點圖瀏覽)↓↓↓

+17

就這樣一個有「強迫症」的小村莊,從垃圾分類開始,讓大家對每一件事的追求到極致。因此上勝町的村民,每天都對生活充滿着期待,日子過得愈來愈充實。據說,有些老人的高血壓都被治癒了。人與自然,從來都是在相互作用,能夠得到自然的治愈,自然也源於他們16年如一日,對零垃圾生活的堅持。有機會的話,日美醬一定要去上勝町觀光旅遊,不僅僅是去欣賞美景,還要學習怎樣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的匠心。

【本文獲「日式生活美學」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fangxuehou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