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租管.三】藝術家無聲控訴 重建藝文聖地的「自由空間」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熱愛藝術的人,都知道歐洲有兩大公認的當代藝術中心,一為法國巴黎,二為德國柏林,後者的草根風格街頭藝術蔚成風氣,聞名於世。也許是冷戰時代遺留下來的歷史沉澱,或許是納入不同聲音的包容性、讓幻象變成現實的可塑性……柏林,是將歐陸的人文精神與媒體互為融合的藝術烏托邦。不過,當住宅高樓在市中心拔地而起,自然與反建制式藝術創作空間造成價值衝擊。資本熱錢流入,很容易令到自由創作筆墨乾枯。商業利益主導城市的精神孕育,這座城市或還能苟然手執畫筆,但畫布上的物事,既無體,也無神。當鈔票錢幣牽着一座城市的命運之手,不難預料,它舉世無雙的自我神韻便如煙消逝。取而代之,就是一頃又一頃格式化的石屎森林。(此為【柏林租管】專題系列之三)

柏林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自然也孕育出一處處活力四射的藝文空間。(Getty Images)

假樓盤廣告 找回初衷的無聲控訴

這半年來,紮根柏林的視覺藝術家Dorothea Nold埋首做了一項社會實驗:她在柏林市中心豎起了三幅「售賣豪宅」的廣告牌。廣告牌宣傳的「樓盤」圖片,並不是真實的樓盤樣貌,也不是電腦繪製的模擬圖,而是由Dorothea用畫筆一手繪畫出來的。

Dorothea Nold的其中一幅「假廣告」作品《Treptown Visions》。(受訪者提供)

廣告除了「介紹」樓盤外觀、入伙日期,還附上一個本地電話號碼,供有需要買「樓花」的投資者致電查詢。結果,查詢樓盤的人一浪接一浪,Dorothea因而忙得不可開交。他們完全不知道,這是一個「騙局」:這三幅「新盤」廣告牌,其實只是Dorothea 放在社區的藝術裝置,目的是諷刺柏林樓價高企,炒風熾熱的社會問題。Dorothea介紹廣告牌作品《Princess Towers》時指出,作品的用意是希望告訴外界:紮根柏林的藝術工作者現正面對着「地產霸權」的威脅,租金上升導致創作空間不斷萎縮,昔日的藝術烏托邦已經不再。

「創作這三幅廣告牌,不僅是因為抗議市內不斷上升的樓價,而且還希望反映,現今整個柏林市雖然布滿一個個建築工地……但所建造的,全是普通人無法承擔、並且毫無美感的新樓盤。」 Dorothea 指出,過往很多用作藝術創作、展覽、園林綠化之類的公共空間─她稱之為「自由空間」(free spaces)─現今卻因為大型地產商瘋狂購地建屋,而被迫關閉或遷移。

柏林藝術家Dorothea Nold。(受訪者提供)

她認為,柏林過去之所以能夠成為歐洲街頭藝術文化的中心,在於它獨特的「空間智慧」(space-wise)。柏林素以善用空間聞名,由於歷史因素,東西德統一後的柏林有很多空置的樓房,以及未劃分用途的土地,因而出現大量普羅民眾皆可負擔的住宅單位,以及可供公眾自由使用的城市空間,吸引大批年輕藝術家進駐。創作者可以來到這些公共空間「劃地為牢」,進行街頭創作或其他社區活動。二十多年來,柏林因這些「自由空間」而獲得無窮無盡的城市活力泉源,也不經不覺,成為了政治中心變調作藝文聖地的當代楷模。

不過,要繼續走這條讓藝術創作與市區生態共冶一爐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非常不容易。近十年,柏林人知道這座城市開始變了。

Dorothea Nold另一幅作品《Princess Towers》。(受訪者提供)

柏林土地資源豐富,人口雖已超過350萬,但本身面積大,仍有巨大發展空間,亦正正因為人多地多,供求均足,形成升值潛力巨大的優勢。柏林也因此被愈來愈多國內外的地產投資者「相中」,紛紛前來購置未開發的土地,拔地建造新式住宅樓盤。尤其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歐洲各城房地產市場動盪不安,一向甚少受外圍經濟影響的柏林成為海外房地產投資者的避險池,一批批熱錢如泉湧般流入柏林的房地產市場。

隨着房地產市場活躍,地產商轉而增建盈利更豐厚的中高級住宅。當區內貴價樓盤紛紛湧現,且不說社會中低下階層無法購置,甚至連租住也有困難。更加令人惱怒的,是這些貴價房屋,只是社會上流人士才有能力購買─而且不少是用作投資。近年柏林急欲紓緩居住人口急升的危機,但這些「房屋供應」,根本無法根治柏林人「無屋住」、「捱貴租」的住屋問題,徒然成為地產商及投資者的斂財工具。柏林市政府毅然實施租金凍結管制,便是建基於這項理論基礎。

上文節錄自第17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29日)《留住「貧窮,卻性感」時代 柏林擬凍租保「住宅天堂」》。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