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選】對移民敞開大門 多元社會是怎樣煉成的?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我不會說自己(政治立場)是左翼還是右翼,只要加拿大政府還保障着我們國民的言論自由、對種族的包容,那就是好的政府了。」25歲的張先生在北京出生,十歲便跟隨父母到了加拿大溫哥華,在這個近三成人口為華人的城市度過了中學和大學的青葱歲月。

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無疑是建成今日這個種族多元國家的支柱,不過,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該國的移民政策旨在吸引美國人和歐洲人移民當地,因此有「白色加拿大」(White Canada)之稱。直至六十年代起,加拿大政府實行移民「計分法」,廢除以申請人的種族作審核標準,改以語言能力、教育水平、工作表現為評分準則,意味容許更多非歐裔人士能夠申請入籍加拿大,成為公民。

雙語並行 讓「多元」成為國策

1971年,老杜魯多政府實行多元文化政策,提倡包括華人等少數族群在內的「停止種族歧視計劃」(Stop Racism Campaign),遏制社區內的種族仇恨和歧見,令華人社區得以擴張,促進其與主流社會的共融。大批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的華人在六十至八十年代移民到加拿大,至今,加拿大的華人佔全國人口比例近5%。

加拿大對移民開放門戶,多元文化主義是令社會和諧的重要原因。(Getty Images)

張先生住在溫哥華多年,他說,跟在中國生活似乎沒多大分別,自己能與主流白人社群混熟。他提到,加拿大的華人群體很大,華人移民來到加拿大,即使很少與白人接觸,也能夠擁有充足的社交生活。譬如來加拿大僅一兩年的留學生,初初可能只會流連在華人圈子,但隨着在加拿大生活久了,與主流白人群體多了接觸,便會產生與加拿大身份認同間的連結。

「加拿大最特別的地方是,它是多元文化的國家。」張先生說。無論你來自哪裏,基本上都能夠得到相對平等的待遇,社會不會因為你與其他人不同而歧視你,因為加拿大本身便是多元族裔的國家。

在芸芸先進國家中,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相對來說較為開放。除歐裔之外,華裔、印裔等多元種族都在這裏落地生根,讓加拿大成為全世界人口構成最多元的國家。

之所以會有這麼一種情況,或多或少歸因於歷史元素。現任總理杜魯多高舉種族包容、和諧共處的左翼政治旗幟,其實可以追溯到其父親老杜魯多。

老杜魯多的自由黨政府,把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定為國策。(Getty Images)

老杜魯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兩度擔任加拿大總理,在任內致力推動多元民族國家的倡議。由於當時加拿大的主流人口、即白人人口,主要分為英裔及法裔,雙語族群的共存間接造就了加拿大人推崇多元文化包容的天性,也賦予了國民身份認同的獨特涵義。

針對老杜魯多當時的政治環境,聯邦政府面對很大的一道反抗力—來自魁北克法語區人口的分離主義威脅。為了避免法語區與聯邦政府分裂,老杜魯多着手處理令加拿大逐漸過渡為英裔與法裔共存的真正雙語國家。

1969年,老杜魯多為求安撫法裔居民,領導制定了《官方語言法案》,賦予英語和*法語在聯邦政府內享有同等的地位,成為加拿大雙語政策的基礎。1971年,多元文化主義訂定為國家政策,確立任何族裔的加拿大公民都應享有公平待遇,鞏固了公眾對於非歐裔移民的正面觀感,相信不同族群對於社會的發展意義。

法語:指母語為法語的加拿大人,很大部份是十七和十八世紀來到現今加拿大大西洋沿岸的「新法蘭西」(New France)殖民地的法國人後代。現任總理杜魯多的祖先便是源於殖民時期移居北美的法裔家族。法裔加拿大人約佔全國人口兩成,大部份居住在東部的魁北克省(Quebec)。

從英法雙語政策的包容性,鋪墊出日後加拿大多元種族和諧共存的特色。這個傳統延續至今天,尤其在難民潮席捲全球之際,加拿大此刻承擔了重責。

影響全球的難民潮近年成為了歐美國家的熱門議題,政客們紛紛祭出針對移民的政策方案,成為左翼和右翼政客的主要政綱分野。加拿大基於歷史因素及自身對勞動力的需求,對移民素來採取寬鬆政策。對加拿大來說,國外湧入的人口是構成經濟發展的主要勞動力。在難民危機爆發的數年間,加拿大政府沒有拋棄這項政策傳統,放寬接受合資格的難民申請,杜魯多也曾親身歡迎敘利亞難民「來到家中」。聯合國難民署去年的數字顯示,加拿大是接收最多難民的先進國家,總數超過28,000人。

失落的原住民 被遺忘的一群

「種族歧視(在加拿大)的確是個議題。但相比美國來說,這裏的歧視問題並不嚴重。」張先生提到,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使社區內各個族裔群體間的互動相當成熟。當然,每個地方都會有種族及性別歧視之類的問題,加拿大也不例外,但張先生坦言,相比種族歧視,加拿大人反而更加關心*原住民權益。歷任政府對主流白人群體及不同少數族群採取包容共處的政策,但針對原住民的政策卻令人失望。這種對原住民權益的不公義,一直讓加拿大政府為人詬病。

原住民:加拿大約有140萬名美洲原住民,約佔全國人口4%。當中以第一民族(First Nation)的人數最多,有約85萬人。另外為數較少的原住民有因紐特人(Inuit)、梅蒂人(Métis)。加拿大對移民開放門戶,多元文化主義是令社會和諧的重要原因。

加拿大政府多年來都未能妥善處理原住民問題。(Getty Images)

2015年,加拿大媒體爆出在安大略省(Ontario)一個僅有2,000人的原住民社區,短短七個月內有超過100名居民自殺未遂,加拿大國會更因此召開緊急會議,商討事件。該社區所屬選區的國會議員指,事件反映了加拿大政府對原住民的壓迫及剝削。

加拿大原住民社區的生活條件不高,失業率及社區犯罪率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原住民亦未有獲得政府的足夠支援。更甚的是,由於原住民保留區所在地蘊藏着豐富的礦產和森林資源,很多開採公司在州政府的默許下進行開採,不但損害原住民的土地權益,還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杜魯多在2015年競選時曾承諾,會致力擴大本土原住民的權益,但在他四年任期內,原住民土地上的油砂開採及油管鋪設工程繼續全速進行,包括杜魯多政府在今年6月通過備受爭議、價值45億加元(約265億港元)的跨山油管擴建計劃(Trans Mountain Expansion Project)

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中),於魁北克聲援抗議氣候暖化的加國原住民。(Getty Images)

杜魯多解釋,這項橫跨亞伯達省(Alberta)及英屬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的油管擴建工程,是加拿大政府「對未來的投資」。有當地環保團體認為,杜魯多背棄當年的綠色政綱,違背了當年的選舉承諾,杜魯多的對手亦在今次選舉中緊抓着這些指控不放。

「黑臉」杜魯多 能守護種族共融?

除了未能兌現選舉承諾,杜魯多在上月更爆出涉嫌種族歧視、裝扮成阿拉丁「塗黑臉」的醜聞。事件成為有關種族議題的一大炸彈,不少批評者認為,杜魯多向外高舉多元包容的旗幟,實際上只是一名虛偽的種族主義者。對於這批攝於十八年前的舊照,張先生認為照片被媒體刊出時的確讓不少人震驚。「塗黑臉」事件可能會影響非自由黨支持者投票給杜魯多的意欲。

在杜魯多連番道歉後,醜聞尚算平息,可見其四年執政,仍能正面地維繫着加拿大人對於多元文化共處的共識,並沒有如美國那般出現強大的反移民聲音。不過,加拿大並非毫無暗湧,民調機構Leger Poll今年6月公布的民調顯示,63%受訪加拿大人認為政府應收緊移民人數,因為國家已面臨容納不下的邊緣,只有37%的人認為,政府應該增加移民數目,以應付經濟擴展的需求。

杜魯多對移民持開放、包容態度,能否對抗西方國家的反移民浪潮?(美聯社)

面對當今的國際環境,尤其是加拿大夾在美國和中國貿易戰硝煙之間,杜魯多是否有足夠能力維繫加拿大秉持已久的自由民主、多元共融等社會價值?加拿大人或多或少也心存疑問。

上文節錄自第18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14日)《半世紀移民政策促成多元社會》。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